我自己的“奥斯卡”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8月25日是我和先生结婚8周年纪念日。我们请来了近100位朋友,在屋后的草坪上“派对”狂欢。烤肉飘香,我们搭起一个舞台,支起10顶大篷,请来了歌手和乐队捧场。我亲自担当主持人,因为我需要圆一个梦。
  “各位好朋友,从我做演员那一天起,我就梦想得到奥斯卡奖,25年来我这脑子里一直在组织那两三分钟的获奖感言。眼瞅着年纪大了,这奥斯卡得不上了,我这感言憋得挺难受。今天我就自个儿弄一个典礼,站在这儿跟大家说说。”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一个儿时伙伴,她叫张旗。”
  说感谢谁谁谁是标准的奥斯卡“范儿”。那天我请来了很多童年时的朋友,我向张旗伸出了右手。她站起来,大家为她鼓掌,然后听我继续说。
  “25年前的一个下午,张旗拿着一份《北京日报》来找我。她说,丹丹,北京人艺在招生呢,我觉得你应该当演员。我问她,北京人艺是干吗的?她告诉我是演话剧的。我又问她,演话剧用唱吗?她说不用唱,你去报名吧。你学老师、学同学学得太像了……”
  在那个下午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做演员,因为我长得不好看。但我还是跟着张旗一起去了首都剧场。其实我认为自己一点儿戏也没有。剧场外的年轻人乌央乌央占据了整条街,个个青春逼人、闪亮夺目,还有个刚刚上映过的电影里的女主角。我相比她们什么也不是。但钱已经交了,不考也不能退。


  初試那天,我拿出家里的火筷子在灶膛里烤烤热,卷了卷娃娃头前面的刘海儿,又从床底下掏出我二姐的一双半高跟皮鞋——鞋跟儿已经磨“坡”了的,穿上,在镜子前转着照照,就出了门。
  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初试考场,走廊里挤满了心里没谱儿的考生。叫到我的名字时,我走进其中一间,包括田冲老师在内的三四个男老师都在等我。“怎么全是老头儿?”当时我心里想。其实他们不过是和现在的我年龄相仿。
  刚到门口,田冲老师说:“这位同学,请把鞋脱了,我要看看你有多高。”所以我的高跟鞋白穿了,初试是光着脚考的。我不会跳舞,就做了一节广播体操——上肢运动,证明身体协调性良好。然后大声念了一段报纸。考完我穿上鞋,撒丫子往家跑,让我二姐发现我偷穿了她的鞋就不妙了。
  没想到,初试这一关难倒了前去报名的90%,而我是其余那10%中的一个。很快,我收到参加复试的通知。竞争对手只剩下100多人。
  这一次的主考老师多为女性。狄辛老师站到我身边,跟我比了比个头。我朗诵了一首诗,李婉芬老师的评价却与诗无关:“这孩子——将来准是个大胖子,得比我还胖。”她边说边打量我,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我急了,连忙恳求道:“老师您收下我吧,不是能试读半年吗?我半年肯定瘦下来,我要是瘦不下来您再不要我!”
  我并不知道人艺是中国最好的话剧团体,只是第一次看到首都剧场那气派就暗自惊叹:“这个单位不得了!”于是考上北京人艺是我唯一的出路,如果我还不打算真去卖酱油的话。
  “老师,我还有好多本事呢,我会学老太太!我就是从来没减过肥,您让我试试吧!”我一再地恳求着,根本不考虑面子不面子。
  就这样,我通过了复试,并在三试之前把报考人艺的事告诉了父母。
  我爸听说我考演员过了前两关,完全不责备我三心二意,领我去见一位名叫周稷的阿姨。周稷阿姨是“文革”前的中戏表演系学生,我爸请她辅导我怎么做小品。她教我朗诵,给我辅导小品。临考的前一天她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丹丹你记住,你走进考场的时候,自自然然的,朴朴实实的,大大方方的就行。”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一直将它深深埋在心里。它不仅指导着我如何演戏,也指导着我如何做人。
  人艺三试是在一个大的排练厅里举行,全体老师一同出席,考生则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考试。专业课考试时我先朗诵了一首泰戈尔的散文诗,他的诗充满幻想。然后我接到了我的小品题目:妈妈病危,给爸爸打电话。
  我的右手食指在空中急急划圈儿,作拨电话状。写到这儿,我不得不向大家说说我爸的名字。
  我爸小时候在老家叫宋明东,十几岁时跑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就给自己起了个革命的名字。这名字学问太深了,“(氵凡)”,字典里没有,一般的汉字输入系统里也没有。念起来要多气人有多气人,叫“送饭”。光是“送饭”也还好了。小时候,和同学一起参加公审大会,身负各种罪名的犯人一一被拉出来示众,姓张的叫“张犯”,姓李的叫“李犯”,偏有一次碰上一个姓宋的。“现在把宋犯拉出来枪决。”公审员话音一落,“刷”,同学们全都把头转向我,我简直羞愤难当。
  这都是旁的话。转回那天的三试考场,我给我爸打电话告诉他我妈病了,手指在空中急急划圈儿。
  “喂,请问宋(氵凡)在吗?”
  “噗嗤”一声。我听见底下有人小声在笑。该死!我的心“咯噔”一下,注意力顿时集中起来。这时候蓝天野老师扮演电话中的对方说:
  “你打错了。”语气缓慢沉着。
  我重拨一遍,再问:“喂,请问宋(氵凡)在吗?”
  “你打错了。”还是蓝天野老师的声音。
  我有点儿慌神,但只有继续划圈儿,手指开始微微发抖。
  “喂,请问宋沉在吗?”
  这一次,蓝天野老师没有说话。我等了一会儿,又对着“电话”说:
  “那您帮我找一下他好吗?”
  又等了一会儿,我想象“电话”那一端“爸爸”应该已经过来了。
  “爸,我妈病了,住院了……”刚说到这儿,我竟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被刚才那些小障碍给吓的,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委屈……总之我那么意外地当众大哭,那么自然地进入了“规定情境”。
  “哇……我妈病了,住院了,你快来吧!破伤风!”考试那几天,我妈刚巧因为破伤风住进了医院,所以连素材都是现成的,让我由着性子发挥,渐入佳境。
  我实在不能忘记那最后一刻,要和“爸爸”挂电话的时候,是喜剧天分还是童心未泯,我居然鬼使神差地抽泣道:“爸,你快……快来吧,来的时候给我带……带两瓶酸奶!”
  话音刚落,我听见所有的老师都哈哈大笑起来,大概他们觉得这孩子太有意思了,这会儿还惦记着吃呢。
  听到他们笑,我突然有了种预感:成了!我会哭,会哭就没问题了!
  出了考场已是天色擦黑,我心情奇好,一路唱着歌走回了家。
  6月30日,人艺发榜,“宋丹丹”三个字不出所料地榜上有名。晚上,我爸下班回来,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光酸奶就不止两瓶。
  “我一猜丹丹就考上了!”这是他进家门说的第一句话,“今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打开报纸就看见红彤彤‘喜盈门’仨大字,占一整版。太吉利了!我当时就一动心思——今天家里准有喜事!”
  您瞧,人逢喜事看什么都顺眼,电影《喜盈门》做个广告也成了专为您家张灯结彩了。
  (选自《幸福深处》,长江文艺出版社)
  ★【星档】宋丹丹,1961年8月25日生于北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话剧演员,中国著名影视演员。曾荣获文化部观摩演出一等奖,北京市政府表彰优秀演员奖,第六届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1986年主演的电影《月牙儿》荣获第41届萨莱诺国际电影节意大利银质奖。1994年她和当时的丈夫英达主演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获得空前成功,但两人的婚姻随后破灭。之后,宋丹丹一直活跃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和影视剧中。小品代表作有《懒汉相亲》《超生游击队》《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等。影视代表作品有《回归》《家有儿女》《家的N次方》《李春天的春天》《马文的战争》等。
其他文献
秋天,岳麓山的枫林晚霞似的一片火红。  走进岳麓山的枫林,爱晚亭一定会扑入你的眼帘,它把身后的枫树衬托得更加妖娆妩媚。  漫步于枫林中,地上一层红叶,像地毯一般,踩出的声音像一曲欢快的民间小调,让心情愉悦无比。如果你的运气够好的话,说不定可以拾到一片通红的、沾着泥土气息的五角枫叶,带回家,做成一个书签,放在一本你喜欢的书中。  突然,一股清新的山风吹来,脸上多了一丝凉意。树上的枫叶发出“沙沙”的声
《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在从事语文教学一段时间之后,总感到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收效甚微。带着疑惑,我开始反思问题出在哪里。通过走访有经验的老师,调查研究学生,我发现问题出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大、积极主动性不高等方面。于是我开始从此入手,努力培养学生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