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其建议探索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質教育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音乐,能够升华一个人的灵魂,促进其全方位、全面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而高中,作为步入大学这个“小社会”的重要前期阶段,对学生的人格发展、素质培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时期。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到的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对高中音乐教育充分认识和重视,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影响;建议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和学生们的自觉遵守来实现。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进步发展,我国与国际社会频频接轨,中国文化、中国素养等名词频繁出现,每个国人的不自觉行为都会被冠上“这就是中国人”的标签。近几年,国外不乏仅用中国字写禁止标识的现象,新闻也会针对中国人乱吐痰、不排队、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大作篇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带上了不好的“帽子”,为此可见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教育正值改革时期,高中音乐教育在取得了飞跃式进步发展的同时,也正式宣布推翻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程中不免荆棘坎坷。本文从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力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现状
  由于音乐这门艺术学科长时间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尊重和认识,目前大多数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十分落后,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改进。普遍高中音乐教育内容枯燥平淡,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影响,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讲课内容单调无奇,无法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容易使学生失去深入了解音乐这门艺术的兴趣爱好。加上教师授课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常轻实践、重理论,使音乐教育影响素质教育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影响
  (一)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鉴赏古今中外的、具有民族特色或者是有价值意义的音乐作品,能够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深刻体会涵在作品中的“真、善、美”等优秀道德情操,引发共鸣。
  (二)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
  优秀的音乐作品中不乏有许多积极向上的思想,背后还有作者或坚韧不拔,或不畏险阻的作曲背景,在使学生充实了音乐知识的同时,更愉悦了心情、疏通了其心理健康,使其思想变得开阔、更加积极上进。古今中外有众多案例表明,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缓解人的病痛感,甚至还能治疗疾病,充分证明了其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程度。
  (三)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
  音乐教师在授课时,通过音乐的律动能够使学生们在被营造出来的氛围中不由自主地有所反应,促使学生感官、肢体间的协调性。并且,将教材内容同作者作曲背景和相关历史典故等扩展性内容结合教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文化素质。
  (四)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
  激情澎湃的音乐能够带动学生不由自主的跟随音乐舞动身体,刺激汗腺,忧伤的音乐能够发达人的泪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够刺激学生身体不同器官发生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五)影响学生的审美素质使
  高中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美的魅力,促使学生在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有感而发,在营造出来的美的情景氛围中,使心灵得到洗涤、灵魂得以升华,从而提高审美水平。
  (六)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音乐作品是被人创造出来的。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其饱含的夸张的亦或是含蓄的情感表达大多是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实践并加以想象后,创造出来的。高中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作者和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的基础知识更能拓展其想象空间,不夸张的说,谁没有过学生时代编唱过几首歌曲的时候呢,所以音乐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建议
  (一)改进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过音乐教育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应在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及时的改进教育理念。坚定学生主体地位,适当开展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等,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其表达、表现能力。并且,在授课带领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结合先进国内外思想,融入社会主义道德观,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吸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代精神,为发展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得到的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是使音乐教学高质量、高标准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建议学校领导要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音乐教师应提高自觉性,要不断深入研究专业教学手段,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增加知识储量,具备高尚的文化素养,以能够教育出具有优秀人格的学生。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的能力再强,知识再丰富,学生不重视音乐这门课程,不认真学习对待也是不行的,因此,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使其自主学习音乐。建议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面对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为其安排比赛、表演,锻炼其表现能力,增加其对学习音乐的信心和专业能力,拓展发展空间;面对专业能力稍落后的学生,从视唱练耳开始,单音、音阶、节奏、旋律......慢慢教学生听音乐、懂音乐、会音乐、爱音乐,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促使其对音乐产生兴趣。还可以适当组织角色扮演、知识竞赛,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发展。高中音乐教师采用高效的音乐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高度重视高中音乐教育,在不断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地将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积极影响发挥极致,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全方面、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作者简介:邱彩红(1984-),女,籍贯:湖南省涟源人,民 族:汉 职称:中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成高中音乐(声乐)教学。
  参考文献:
  [1]延洞里;浅谈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2]季遥;音乐教育对高中生素养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11期.
其他文献
垂直管圈水冷壁因其系统阻力小、给水泵功耗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火电机组中,但其对炉内燃烧热偏差的适应性不足,即使加装节流圈也难以适应负荷频繁变化、煤种多变造成的热负荷分布变化,水冷壁超温、爆管问题突出。从改善电站锅炉燃烧率和煤水比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适应垂直管圈直流炉特性的优化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或消除垂直管圈水冷壁传热恶化现象,提高电站锅炉设备运行可靠性,适应当前火电机组调峰调频的需求。
目前广大农村百姓冬季采暖基本上主要靠传统分体空调,少量有条件用天然气、电采暖等设备获取能量采暖,这些采暖设备不仅能耗大、效率低、单位面积投入高,而且缺乏经济性,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属于高品位能低价值利用。针对上述冬季采暖存在的突出堵点和难点,我们设计一种新型优化升级后“高能效性、高生态性、高便捷性、高舒适性”分体式双加热结构户用太阳能采暖装置,为连云港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