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三省级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il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夷陵区东湖高中、分黄片区中心学校和小溪塔街道鄢家河小学的三个省级课题同时通过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结题验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陈佑清和湖北省教科所所长、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青春等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夷陵区小组合作教育思想全方位运用,在国内领先,课改水平位于全省之首,在全省教科研工作中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这是夷陵区在2014年11月份6个课堂教学改革课题通过省教研室结题验收后的又一成果。
  近年来,夷陵区整体推进全区课堂教学改革,以课改促科研、以科研推课改,创建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走出一条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改革之路。
其他文献
写《筑园》的根由,可以追到五年前,与两位80后IT男孩的相识。但真正动笔,则是2021年了。写得颇为不易。写完后月余,去青岛参加研讨会,议题为《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学经验》。想起自己的“中国故事”,还要为之写篇创作谈。高铁上打开了电脑,想看看小说稿再写。邻座的小桌板上也放着电脑,瞥了眼屏幕,看见“物联网平台”“Pub接口”的字眼,邻座手速飞快地敲着键盘……  晚饭时间,同行的女生过来
近日,建始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全县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应用管理培训,各校资助信息管理员参加培训。培训现场,工作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作了全面解读,要求各校认真对照手册,熟悉信息录入等业务知识,做好信息操作管理。根据要求,从2016年春季开始,全县普通高中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面使用。各级资助资金将以系统数据作为主要依据,以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建始县教育局 邓贵莉 向海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切实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近日,汉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本次专项治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2016年6月—7月,该市将通过“全方位实施宣传、多形式开展教育、多途径建立互动平台、有针对性实施综合管理、完善和落实学生管理制度、监督指导、组织部署”等措
本刊讯 7月29日,为期3天的中国生态体验教育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国际论坛在荆州市沙市区隆重开幕。国家开放大学教授姚亚萍主持开幕式。荆州市沙市区区委书记段昌林致欢迎辞。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在主题报告中指出,素质教育必须走身体、科学、艺术、信仰、人文五大素质并举之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朱东斌在致辞中说,学校教育只是整个教育生态的一部分,要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体系,实现
认真做好幼儿园布局规划。规划要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前提,力求实现幼儿就近、方便、安全入园。  要控制规模,园班结合。一所幼儿园,服务半径原则上不超过3公里,最好是2.5公里范围以内;办园规模一般不超过360人,人口分散地区鼓励多建3-9个班幼儿园;边远山区(或其他特殊地域)应依托完全小学、初小、教学点,设置单设幼儿班。  乡镇中心园的建设规模,依据镇政府所在地和拟建幼儿园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数而定。需要
她追求并践行着用简单的课堂诠释语文的魅力,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享受语文;她以知识魅力吸引学生,以教学艺术感染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影响了更多的人;她倾心教学,勇于担当,开拓了一片诗情画意的语文天地。她就是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武汉市江夏区义贞小学教师周月华。  倾心教学,让课堂富有诗意  “语文是艺术,语文课就要让学生懂得欣赏并享受这种艺术。”每教一篇课文,周月华都会以普通读者欣赏性
近年来,宜昌市坚持把技能大赛作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主要举措和推进内涵发展的主要抓手,主动实践,狠抓落实,开创了全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反对把技能大赛办成“锦标赛”,着力构建常态化竞赛机制。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大力推进技能竞赛制度化建设,常态化竞赛机制已经形成。目前,宜昌市职业教育已建立了一套以学校日常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市级竞赛为驱动,以国家
中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对于缓解专业幼儿师资紧张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与这支队伍肩负的责任与重托相比,与老百姓的期望相比,转岗幼儿教师亟需提高专业素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找准差异,把握特点  转岗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素质较高,工作态度无可挑剔,也有尽快适应岗位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适应岗位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段,其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
从本质上说,教育关系着生命的繁衍和存续。早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教育就产生了。但学校并非与教育同步出现。以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学校最早出现在欧洲,兴起于17世纪乌克兰的兄弟会学校,那是世界上第一家班级授课制学校。这类学校在中国诞生的时间是1862年,当时的京师同文馆是第一家。这是欧洲工业革命百年后的事了。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它是天津大学的前身。  学校是社会变革的产物,社会
帮,是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那为何而帮呢?  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当一扇窗被关闭,另一扇窗一定会被打开。你甚至会发现,那曾经弱小的一定会最强大,曾经得到的需加倍地给予和付出。这是自然法则,也是平衡原理。  人类目前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生物,但当人还是一个新的生命时,却是自然界中最弱小的。它既不像一粒种子能落地生根,也不如一只兽禽下地能走,或者是一条小鱼生而能游。人在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