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习题课中的“三个顺应”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定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本质就是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预设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目标。初中数学习题课同样要注意这一点,即做到以下“三个顺应”,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真正目的。
  一、顺应学生思维,突破理解误区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让学生经过一定量有效地针对性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从训练的内容开始要注意顺应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包括两方面:一个是错误思维,即考虑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之处,比如学生在审题环节,可能出现哪些细节性的错误,我们就要在命制训练内容的过程中,顺应学生这个错误思维,让学生通过训练,把这些错误问题暴露出来。另一个是正确思维,即学生对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在巩固性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正确率和思维速度,并逐渐提升训练的难度,以确保学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真正应用数学知识。
  为了达到这个顺应效果,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有效促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思维顺应,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的误区。(1)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疑点和原有知识基础。因为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内容,我们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错误思维,才能让学生在错误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充分分析学生的思维断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断点,切实把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想法。(3)了解学生的解题困惑。无论我们是设计错误思维还是正确思维给学生训练,学生都不可能全部正确,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困惑点在何处,只有把握住学生的解题困惑点之后,才能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困惑,才能有效突破理解的误区。
  二、顺应能力提升,有效变式训练
  学生的能力提升,不仅仅要通过有效地训练来实现,还要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地透析,在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下,顺应学生发展的规律。对学生原有的错题或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内容进行有效地变式,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应用能力。如原题是: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3,0)、B(1,0)、C(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下面是三种变式。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是A、C,并且经过点B(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2: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B(1,0),C(0,-3).且对称轴是直线x=-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1.它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1,m)、B(n,4)两点,又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在变式训练的情况下,学生不仅对原题中如何通过三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到有效地掌握和提升,而且还结合一次函数、函数图象等其他信息获取解决二次函数的能力。
  三、顺应方法总结,促使能力提升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的总结是学生解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解题经验(错误经验和成功经验)对已经训练和变式的内容进行思维再现,学生因为已经掌握题目,这时再让学生去总结和分析,顺应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顺应了学生的需求,学生会更加乐于分析和总结。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的不仅是原先解题过程的思维再现,还会在思维再现的过程中出现新的认识和看法。仍然以上面的变式训练为例,学生对变式1的再思考和总结,学生可以把变式1和原题进行对比,从审题角度比较变式1和原题的条件差异,而条件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把不一样的条件转化成我们需要的信息来求取解析式,这时学生就想到先求出A点和C点的坐标,这样就转变成和原题一样的条件。而对变式2分析,本题的条件是对称轴是直线x=-1,这个条件也可以求出A点的坐标。而学生分析出两道变式的解题方法以后,对第三道变式题也就迎刃而解,并会在总结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而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学生因为对原题已经掌握,从而对变式中的规律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虽然没有自己想出或解出变式题目,但是也积累了排除错误的经验。在大家的方法总结下,也发现数学学习过程中,分析和总结是如此重要。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讲究方法,从而也促使薄弱学生在习题课堂的发展和提升。
  初中数学教学绝对不能因为考试而把学生培养成快速运转的解题机器,而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数学学科的内在价值出发,用数学的内在魅力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替代、个性差异,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地球的陆地表面约有70%的面积覆盖着植被,因此绿色植被就成为了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成分。植被在土壤形成、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消除噪音、调
本论文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选取铜都大道北段为研究区域,在对实验区域原始土壤现场检测分析的基础上,回填均质新土设立监测实验区域。以实验区域原始土壤、监测区域回填新土、对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快速增长,引起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锐减、过度土地利用,城市逐渐出现“城市病”。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尤其是人们所生活的城市生态环境,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及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视,清晰的认识到建立一个良性且健康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人们迫切的要求。长白山地区作为吉林省重点开发地区,
三维GIS是当前GIS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三维GIS有着二维GIS无法比拟的优势:更形象、生动、直观地描述现实世界。三维GIS不再将现实中的地物抽象成地图符号,而是直接将其立体地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尤为滞后,而产业发展不足是导致地区贫困的根本性因素。开发区是区域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是调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