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之书》看当代英国知识分子的收藏行为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女作家拜厄特的长篇小说《隐之书》是20世纪小说家对维多利亚时代进行文学想象的经典作品,对研究物文化与英国知识分子身份焦虑之间的渗透和影响有极大的启迪。本文聚焦小说中当代知识分子对维多利亚时期物品的收藏行为,探讨物品收藏动机与知识分子身份困惑、收藏模式与知识分子身份裂变以及藏品对知识分子身份重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透过英国知识分子的收藏行为考察作家对英国历史与民族文化身份的反思。
其他文献
品特的早期作品历来被定义为"非政治"甚至"非道德"的荒诞派戏剧。本文提出,"战后"英国社会对家庭伦理与道德问题的大讨论是理解这些现实主义剧作的重要线索。通过对同性恋、卖淫等社会敏感问题进行艺术编码,《回家》(1965)戏剧性地呈现集体男性气质危机,以此隐喻"战后"英国社会的道德危机,以及变革乏力、软弱无能的保守政府所遭遇的政治危机。与"愤怒的青年"不同,青年品特从未走向政治幻灭抑或政治反动,而是努力借戏剧艺术介入现实,传达积极的社会和政治批评,表现出显著的新左派文艺思想。50年代末涌现
黄昏的御花园,暮年的蒙古大帝忽必烈凝神倾听来自威尼斯的青年旅者马可·波罗讲述他旅途中的城市。五十五座城市,十一个萦绕在每座城市上的主题,事关人类生存的所有命题。城市汲取着记忆,奴役着欲望,承载着梦境,凝聚着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故事。卡尔维诺给每座城市都取了一个女性的名字,赋予她柔软的骨骼和灵动的气血,她充满了真实感,却又趋于无形。
在大屠杀反思文学代表作《运送A.H.到圣克里斯托巴》中,乔治·斯坦纳采用非自然叙事方式"复活"希特勒并对其进行审判。被复活的希特勒并非希特勒本人,而是一种政治文化符号,其背后隐含着乔治·斯坦纳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希特勒作为符号本身包含着能指与所指的关系链,其"魅力"并非由他个人产生,而是多个所指赋予他的。换言之,作者审判的对象并非希特勒,而是大屠杀产生的文化土壤。通过复活希特勒及其文学审判,作者侧面再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精英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重新了检视西方人文主义的教
约翰?厄普代克在《贝奇:一本书》中一改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为读者呈现了一本实验派小说。厄普代克用框架式的方法对小说叙事结构进行了实验,在创作中运用元小说叙事策略,采用心理现实主义对人物进行刻画,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性发展。
美国作家J.D.塞林格是“逆向文化”运动的先驱,其小说深刻质疑了美国正统文化观。塞林格的小说反叛物质化的正统价值观,体现其中隐匿的虚伪与欺骗;抨击异化的正统人性观,渴望人回归纯洁、自然、不被世俗扭曲的本性;揭示美国权力中心为消弭物质危机而鼓吹战争的正统战争观,戳穿战争荒诞、无理乃至反人性的本质。本文从逆写的价值观、逆写的人性观、逆写的战争观三个角度悉数剖析塞林格的文学创作,呈现作家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逆写,阐明其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以期重新定位塞林格及其作品在美国文学文化史中的意义。
尼尔?拉布特的《施恩座》以“9?11”恐怖袭击为直接背景,是美国“9?11”戏剧中最受评论界关注的作品。该剧通过两个普通纽约人面对灾难时的身份选择、道德取向和伦理意识揭示了美国社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机会主义、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拉布特从个人、家庭、国族三个层面审视了“美国之道”的悖论与危机,质疑了“9?11”后占据主流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叙事,对人性进行了一场严苛的伦理拷问。
阿特?斯皮格曼的绘本《在没有双塔的阴影下》具有双重身份,既是“9?11”漫画作品中的精品,又是“9?11”小说中的经典。它不仅用连环漫画书写了一个创伤自传,使之成为“9?11”共同记忆的一部分,还书写了一个对抗“9?11”主流创伤与记忆的“反叙事”(反创伤与反记忆)。这一反叙事以质疑官方与媒体给自己不断添加新的创伤为出发点,旨在批评媒体对“9?11”事件的操纵以及抗议政府的所作所为。因此,通过个人创伤自传书写有别于官方的创伤与记忆,斯皮格曼不仅为“9?11”档案留下另一份不可磨灭的创伤与记忆,更体现了他对
在剧作《维纳斯》中,苏珊-洛莉·帕克斯将大量脚注运用到巴特曼事件的创作中。脚注中的历史文献既有官方档案,又有民间杂闻逸事,揭示出历史叙述的复调性和杂语性,形成一张对勘映射的话语网络。同时,《维纳斯》中的脚注脱离文本边缘,进入主文本,与虚构戏剧语境交叉渗透,干预剧情发展,揭示戏剧虚构性,使巴特曼事件在虚实交错中呈现扑朔迷离的样态。无论是从文本本身还是从戏剧叙事层面看,脚注在该剧中发挥了有效的历史再现功能,揭示了历史叙事的后现代诗学特征。
在美国本土裔作家莫马迪的普利策奖获奖小说《日诞之地》中,作者将二战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印第安人面临的时代困境投射于文本的两个空间——印第安保留地和现代城市洛杉矶之中。不同于以往把主人公的归家视为批判城市化和现代性的解读,本文认为归家揭示了当代印第安人在物质环境与精神家园的二元对立之外的第三种选择,即开辟一个可以融合二者的、既是真实也是想象的第三都市空间。
作为美国两度桂冠诗人和普利策诗歌获奖者,娜塔莎?特里瑟维在系列诗歌集中,书写了生活在南方腹地的黑人的内心生活印记。诗人运用受害者历史叙事形式呈现历史,为黑人赢得同情和权利的同时,重构历史,表达其强烈的种族政治诉求。这一诉求与反复的创伤记忆书写与去殖民化相互回应,不仅能够阐释当下,而且构建了种族的记忆共同体。历史和记忆在超越时空的诗性语言的交织中,互为参照。本文试图为美国南方当下提供另一种思考维度,即如何超越受害者身份的局限而确定共同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