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农村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父母外出打工,家庭作业无人督促与指导;家庭作业的难度大、数量多,与学生的实际不符;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存在着依赖、逃避的心理。如何科学地设计家庭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能力、养成习惯、达到培养小学生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家庭作业;设计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家庭作业,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广大农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家庭作业设计要体现独立性原则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者的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学生要么是爸爸或妈妈单亲照看,要么就是父母都在外面没有时间照看,爷爷奶奶又管不了,家庭作业只能靠自己去完成。而这些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像动画片、玩具、手机等新鲜事物对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力就很大,一旦沾上这些又没人监管,他们就会不考虑后果,立即放下手中的作业。所以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设计上,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得适量,不要太复杂,尽量做到简单化、有趣化、独立化,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脱离做作业对家长的依赖性。
  二、家庭作业设计要精而少,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小学生观察事物只停留在表象,分析、推理等逻辑抽象思维才初步发展,往往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思维,比较笼统,不够精确。传统的家庭作业只是机械地重复抄写、练习,浪费了大量时间,学生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实际收益并不多,反而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受到束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形成做作业粗心、不按时、做一部分或直接不做等不良的作业习惯。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最为重要,良好的作业习惯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学习。如果作业量过多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起不到做家庭作业的效果和目的。所以,家庭作业的布置要做到少而精,让学生逐渐养成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家庭作业要根据不同学科从一年级开始各课布置十分钟左右,每升一个年级增加十分钟。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家庭作业当成负担,慢慢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三、家庭作业内容、形式设计要灵活多样
  据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内容、形式枯燥、单一,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这就会引起学生对家庭作业的不满。例如,许多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遍一遍抄生字、词、课文,一遍一遍背课文、作文甚至练习题的答案;一遍一遍练习组词、造句等式的“抄、背、练”老三套。由于内容、形式的枯燥单一,使小学生做家庭作业无兴趣,产生抵制态度,继而就形成心理性遗忘。而且这样的家庭作业对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忽略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倡导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的原则。其实,学生获得的大量知识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来自课外、课本外,仅仅靠一本书、一支笔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家庭作业的布置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在内容和形式上,把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收集作业、调查作业、动手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相结合,设计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多样化的并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形式,以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四、家庭作业设计要多层次
  十个手指伸不了一样长,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习惯、智力水平、思维能力不同,接受能力自然也就有差异,掌握知识的好坏快慢也就不一样。对他们提出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要求,显然有些不合理。因此,教師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再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不同层次、结构、题量的作业,做到因人而异。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或选编的作业,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带着任务主动自学,探索方法,尝试生疑,每个学生都可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另外,针对不同水平的孩子还可设计一些供孩子们闲余时间完成的家庭作业,这些作业不需要孩子们花太多的心思刻意去掌握,甚至有时候,可以理解成一个对话、一种观察,或者是一次愉快的出行。
  五、设计社会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设计社会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是新时代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农村空间广阔,课程资源丰富,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只要多方面搜集信息、做好记录、归纳整理,再利用这些资料就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当然,这些作业也许不是来自课本,也许不需要动笔,但这些家庭作业可以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让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场所,这样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形式、内容,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通过自主合作、动手操作,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自我创新能力,当然,对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作业,我们不能只看结果,更要看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悟出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创新学习的精神。
  总之,农村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应该科学合理、形式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使学生突破课本的束缚,从僵化的作业形式中解放出来,注重课内外知识的丰富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其他文献
美学鉴赏能力代表了一个人的品位,在学生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美学鉴赏的能力,将美学鉴赏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美学鉴赏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展开叙述。
摘 要:在小学语文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的民主性、师生关系的和谐性都时刻体现着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题地位和学生主导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写作与交流能力有效地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去查阅、搜集、整理、归纳知识。并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不断创新中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胆管先天性畸形,估计其发病率为1/10000~1/150000,大多数病人在儿童期出现症状,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黄疸"三联征".我们医院自1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自然界中的事物、现象、变化规律等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个人、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探究性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始于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聚焦问题环节能够有效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此環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