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急一代”的快陧生活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时代不断发展、世界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来获取更好的生活质量,更高的生活效率。但在让生活更加充实的同时,当一个人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该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也逐渐成为当下年轻人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活被学习和学生工作挤得满满当当,常常让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王军利觉得自己是在“与时间赛跑”。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数不清的会话消息。”摄像机固定机位拍视频时,不忘打开电脑改稿子;吃午饭时,顺便打开视频App看综艺;洗澡时,听听相声……王军利一直在努力实现生活效率最大化。
  近日,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021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80.8%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事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的经历。
  为不误多件事选择“倍速生活”
  早在大二开学时,王军利就已经过上了“倍速生活”。作为班级团支书的他,同时还要参与学校青通社选题策划。因为学生工作太忙,王军利身边时刻带着一本1.5厘米厚的本子,有什么事和处理问题的灵感就马上记下来,偶尔想到一些新颖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就先在本子上打草稿,再找空闲时间具体立项策划。
  压缩睡眠时间是王军利实现“倍速生活”的常用方式,床边的小台灯和电脑,和他一起在深夜里见证了优质视频的诞生。学校110周年校庆期间,他曾一度忙到凌晨3点。
  “每个人都会选择一条成长的路,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就好。”选择快节奏的生活其实是王军利的本意,他不愿在慢节奏中消磨意志。
  高校传媒联盟调查发现,49.36%的调查对象看电视剧等视频会倍速播放,81.39%则会边吃饭边做别的事,34.97%有过边洗澡边玩手机的经历。但“倍速生活”在人们身上的表现,远远不止这些。
  很早就把南京农业大学作为考研目标的江西女孩王诗涵,也在今年的6月深切地体会到了“倍速生活”的状态。根据她的描述,在与时间争分夺秒的过程中,不仅刷牙的时候要听晨读英语,就连上厕所,也要拿着小本子背几个单词。
  一边是清晰的、必须严格执行的考研规划,一边是急需交接的学生工作,王诗涵常常“恨不得把一天的时间掰成两半用”。
  “其实考研初期的安排不算紧张,但6月是学生组织换届季,一些部门工作和学习时间冲突,我就只能在每天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或是在深夜‘加班’。”
  与此同时,擅长芭蕾的王诗涵还被老师邀请参加学校“招生视频”拍摄工作,负责一段镜头。尽管时间很短,但从服装准备,动作设计,到一次又一次排练,王诗涵花费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因此,上午和晚上“驻扎”考研教室,下午就在办公室和舞房来回奔波,成了她的常态。
  不只是她自己,在王诗涵眼里,身边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倍速生活”。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生活节奏会更快的她表示,很羡慕电视剧里那种效率很高、看起来很酷的职场生活。
  “一倍速”承载不了更丰富的生活
  徐永亮在“倍速生活”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适应方式。初入职场时,多方面的约束和领导下达的各种截止日期的要求,让他感觉职场的忙碌和校园的紧张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一些项目合作和工作对接,都是接踵而至的,又很复杂。”这让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对此,刚踏入职场的徐永亮笑称,自己目前的状态大概是“剑尚未配好,出门已是江湖”。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徐永亮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生活方式。走路时,他会打开专门下载的听书App,用听的方式了解时事新闻,以及学习有关自己研究的领域的知识和行业动态;吃饭时,他会梳理一些事项的推进方法、提醒自己相关的注意点;晚上洗澡时,他会像“电影回放”那样,复盘一整天的学习和工作,反思做得不好的地方。
  福建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高永芳,是一个“多重身份”的大忙人,过着名副其实的“倍速生活”。
  她读大二时,作为班里的团支书,需要完成一份上万字的立项总结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对文字质量有要求,封面设计、排版风格也需要仔细考虑。除此之外,她还要和班长一起处理班级里零散琐碎的工作。每天踩着门禁时间回宿舍的她,在室友都已响起平稳的鼾声时,还要在幽微的灯光下处理工作。
  “连续忙一两个星期后,我就会给自己留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高永芳似乎没有读一本厚书的完整时间,她评价自己“越来越浮躁了”。但是提及“倍速生活”,高永芳很有成就感。“快节奏生活很好,但必须是在我的掌控范围内,我不喜欢被外力强制改变的忙乱。”
  “猴急一代”如何在生活中寻求平衡
  从个人角度来说,追求生活效率最大化这无可非议。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08年的46.99%上升至去年的59.58%,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项项为了提高我们工作效率的发明应运而生:手机支付、遍布全国的外卖系统、送货系统等等,这些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馈赠又反过来加速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这正是当今时代的迷人之处,但其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我们活得更加舒适,获得一切服务的等待时间都在急剧缩短,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的生产者,我们提供服务的支出时间也必须跟上。这个道理是不言白明的:动动手指,外卖即刻上门:提前在软件中预约好,修手机修电脑也可以上门,那么同样,你的老板是不是也会希望动动手指,你就可以随时回复他的信息,完成他的需求呢?
  二倍速看完一部又一部电影,速读一本100页以下的書籍,不太动脑子的事情,转瞬即忘……这一切都在昭示着我们当前“猴急”的社会状态,我们接受着便捷快速的服务,也就需要付出同样的代价。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就会带来对人文精神的更低考量。对普通人而言,把生活尽量安排得充实有序,把时间消耗在有营养的学习内容上,比起混沌度日、无所事事,总算是有所追求、有所收获。但在一门心思往前冲之余,偶尔停下来,思考一下人生的方向、做事情的意义,把握好生活的平衡与节奏,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倍速生活”尽管带来效率,却也不是无可挑剔。因为有时推着你往前冲的,并不是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详尽的规划,而是那种“跟上时代”“不落伍”的焦虑。日常生活的安排与人的自我实现、人生大目标之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清晰的路线图。比如很多人的“忙碌”源于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带来的交流焦虑。网上不仅话题,连用语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你想要跟上讨论的节奏,不被同事亲友的聊天话题所抛弃,就要不停观看大量网剧、每天浏览大量信息。但是在此,我们不禁反思: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倍速生活带给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未必会有这种焦虑带给我们的困扰大。
  在一个尊重多元选择的社会里,“快”固然值得激赏,“慢”也有别样的风光。有些同学选择“倍速生活”,是因为羡慕电视剧里那种效率很高、看起来很酷的白领职场生活。可除此之外,你要知道,也有人选择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钻研如何养好花、如何做好菜,如同跑马拉松一般,慢慢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人生同样精彩。而无论是“猴急”的生活还是“龟速”的生活,都是只有在自己的内省中才能找到意义。(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编辑 遐飞)
其他文献
今年才1岁的佳佳,不明原因持续高烧了一个月。日前,在医院被诊断为恶性程度极高的“神经母细胞瘤”。“以前都没听说过这个病,没想到婴儿也会得肿瘤。”佳佳的父親到现在都不能接受孩子患上癌症这个事实。像佳佳的父亲一样,对儿童肿瘤一无所知的人非常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儿童的第二大死因,仅次子意外伤害。据统计,每年世界上共有超过25万名儿童被诊断患癌,约9万名儿童死于癌症。儿童肿瘤的发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思想越来越前卫,“同性恋”一词被提起的次数越来越多。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在国内艾滋病传播过程中,男男同性性行为是高危行为。而且,青少年学生因为这一方式被感染的人数逐年增多,已引起疾控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同性恋的科学认识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在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
案 例:  孙某,男,19岁。某日晚8时许,孙某陪同其友蒋某去看电影。在平凉市东关电影院门口见到郭某及李某、马某三人尾追少女陈某、张某,郭某对陈某拉扯纠缠。孙某和蒋某上前制止,与郭某等三人发生争执。蒋某动手打了郭某面部一拳,郭某等三人即分头逃跑。孙某和蒋某分别追赶不及,遂返回将陈某、张某护送回家。此时,李某、马某到平凉市运输公司院内叫来正在看电影的胡某等四人,与郭某会合后,结伙寻找孙某、蒋某,企图
中文名 《影》  外文名 Shadow  制片地区 中国  导演 张艺谋  编剧 李威、张艺谋  制片人 张昭、程武、廉洁  类型 剧情、动作、悬疑、武侠  主演 邓超、孙俪、郑恺、胡军、王千源、王景春、关晓彤、吴磊  上映时间 2018年9月30日  片长 115分钟  对白语言 普通话  色彩 彩色  三国的谋权争斗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是形色艳丽的皮影唱一出光怪陆离的戏;是隔着泛黄连环画柔软纸
成长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我看完《Thumb sucker》之后脑中浮现的第一个想法。  Justin是一个17岁的高中生,但却始终戒不掉吮拇指的坏习惯。你能想象一个即将踏入成人队伍的大男生在受到委屈后蹲在厕所的马桶盖上吮吸拇指的场景么?或许你会觉得荒诞,夸张,但这样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着——我们都会迷茫,失落;只是每个人面对的方式不一样,Justin是吮拇指,或许你是躲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哭
因为有你,我才更好!  因为有你,我学着改掉那些坏习惯。  因为有你,我学着养成那些好习惯。  因为有你,我更加自信,每天都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因为有你,我比以前更开心、乐观,让自己活得精彩。  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还可以变得如我所想要的那样更加坚强与积极、优雅和美好。  在成长的道路上,懵懂的我们会经历成长的迷茫,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无知的我们会遭遇叛逆的侵袭,丢失自己最初的梦想;幼稚的我
汪曾祺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汪曾祺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上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重返”中国文坛,以老练精致素简的文风,开
2017年12月初,河南省委副书记王炯到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2015级1班团支部,参加了“写给2035年自己的一封信”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中王炯与同学们围坐一起亲切交流,分享学习感悟,畅谈美好未来。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王艺参加活动。  王炯在活动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树立了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成为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的新选择。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赴“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留学人数为6.61万人,比上年增长15.7%,超过整体出国留学人员增速。其中,国家公派3679人,涉及37个“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开辟留学新路  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摩尔多瓦,对中国人来说,也许不太熟悉。但在该国留学的中
旗袍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是一种东方含蓄式的美。它线条简洁、色彩绚烂、风格优雅、雍容华贵,内在与外在之间获得和谐,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其灵性在于同一款式、质地的旗袍,穿着在不同气质的人身上,就会展现出不同的风姿与韵味。  旗袍源于中国少数民族——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原本宽松肥大,样式和结构都非常简单。民国初期,新生事物方兴未艾,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旗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