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观看到自主观看:流媒体平台对当代电影观看模式的影响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媒体平台的崛起改变了电影在20世纪建立起来的大众传播范式,从而对传统电影的定义提出了挑战.当观众变成了流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影院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而当传播范式的改变促使电影观看模式发生变化时,流媒体平台的媒介逻辑也会延伸至电影的形式与内容层面,进而创造出更多新的美学形式与电影艺术形态,“电影是什么?”这一问题也将重新引发人们的思考.
其他文献
技术重构了非遗传播生态的边界,打破传播的地域限制,增强非遗的可见度,也拓宽了变现渠道.山西非遗短视频传播形成平台支撑、政府主导、传承人参与、网民自发传播的样态.其内容创新性不足,缺乏网络嗅觉与互动意识,缺少商业思路.需要创新叙事思维,掌握传播基因,构建文化认同,实现非遗生产与商业变现的融合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技术不断变革,互动视频这一新兴视频形态进入用户的视野.它的出现迎合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受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但由于其正处在起步探索的阶段,互动视频面临着伪互动现象突出等困境.
伴随短视频媒介的兴起,身体的社会和符号意义在视觉机制的作用下不断放大,成为移动短视频时代的叙事主体,造就了短视频身体景观.然而数字美颜技术的侵入使得人们的身体呈现面临被物化的危机.基于此,从居伊·德波的景观理论出发,剖析数字美颜技术下短视频身体呈现的动因,从而揭开数字身体“自我幻像”的神秘面纱.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网红带货的出现更是让消费社会步入了一个高潮.网红带货带动经济消费的增长,让消费者能够在互联网上方便快捷的买到商品.但是网红带货现象又反映出来了一些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从消费社会的视角来分析消费社会与网红带货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