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资的回归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眼那些即便全球经济下行却依然实现了高速增长的国家,人们会发现公共投资其实做了很多工作。
  在贫穷国家的政策制定者眼中,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公路、水坝、电厂等等—一直都被认为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驱动力。这一观点也是二战后初期发展援助计划的理论基础—当时世界银行和双边捐助者向新独立国家输送资源以资助大型项目建设。它催生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其目的是填补该地区据称达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差距。
  但这种公共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常被戏称为所谓“资本原教旨主义”—早已在经济学家中失去了市场。自19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建议政策制定者不要再强调公共部门、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转而优先发展私人市场,人力资本(技能及培训),以及治理和体制改革。这些现象说明,发展战略的思路已经出现了整体转变。
  不过,如今也是时候重新考量这种转变了。放眼那些即便全球经济下行却依然实现了高速增长的国家,人们会发现公共投资其实做了很多工作。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是过去十年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功故事。自2004年以来该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了10%,并因此实现了贫困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显著改善。该国资源较为贫乏,并未像其他许多非洲国家那样从大宗商品繁荣中获益,其经济自由化进程和体制改革也并未像世界银行和其他捐助者一贯建议的那样扮演主要角色。
  这一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大幅增加公共投资的结果—从1990年代占GDP的5%,到2011年的19%,增速全球排名第三。埃塞俄比亚政府发动了一场预算支出高潮,修建公路、铁路、电站,以及一项令大部分穷人居住的农村地区生产力显著提升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这些支出一部分来自国外援助,另一些则来自一些引导私人储蓄向政府提供资金的非常规政策(如对金融业的压制)。
  在印度,快速增长也是由大幅增加的投资来支撑,现已相当于GDP规模的约1/3。其中大部分都来自私人渠道,体现出自1980年代初以来对商业界政策的逐步松绑。但公共部门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也不得不在近几年私人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稍显缓慢时开始介入。
  在这些时期,正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帮助印度保持了增长势头。 “我认为,阻碍经济增长的两个部门是私人投资和出口。”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表示,“这就是为何……要用公共投资去填补缺口。”
  至于拉丁美洲,玻利维亚是其中一个在当前商品价格低迷时期不至于爆发类似邻国危机的稀有矿产出口国。在拉美总产出萎缩(约0.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的背景下,该国2015年全年GDP增长预计将保持在4%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公共投资,而总统莫拉莱斯也将此认定为本国经济的增长引擎。从2005年~2014年,玻利维亚的公共投资总额相对于国民收入的比率增加了1倍多,从6%提升到13%,而政府则计划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提高该比例。
  我们知道,公共投资的上调,正如大宗商品繁荣那样,常常以悲剧结尾。一旦经济和社会收益下降,资金枯竭,债务危机就会随之而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取得一些早期的积极效应后,大部分公共投资的驱动力会逐渐消失。
  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情况。公共投资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提高经济生产力,甚至是十年或更长,正如在埃塞俄比亚所明确展现的那样。它还可以促进私人投资,印度近几年也有一些证据证明了这种作用。
  公共投资的潜在好处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当今北美和西欧发达经济体从大力推动国内公共投资中获益良多。在对大萧条的反思后,这些国家有许多方式来增加使用额外的公共支出:增加需求和就业,整修老旧的基础设施,并推动科学研究—尤其是绿色技术。
  这些观点通常会在政策辩论中遭到反驳,担心会影响到财政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公共投资与其他类型的政府支出(比如对公共部门的工资支出和财政补贴)不同,公共投资的作用是积累资产,而不是消耗它们。只要这些资产的回报率能超过资金成本,公共投资就能令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更加优化。
  我们不知道在埃塞俄比亚、印度、玻利维亚的实验最终将取得何种结果,所以有必要在推广这些案例经验时慎之又慎。然而如果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想在日益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寻求可行发展战略的话,都应当对这3个案例加以密切关注。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授权《南风窗》独家刊发中文版,作者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著有《经济为王:这个沉闷学科的对与错》。
其他文献
2017年2月13日,卷入腐败丑闻的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抵达独立检察官办公室接受询问,这桩丑闻导致前总统朴槿惠下台。  韩国第四大财阀LG集团会长5月20日去世,享年73岁。具本茂是LG创始人的长孙、第二代会长的长子,他去世后,其养子、同时也是LG电子B2B事业本部电子显示屏事业部长的具光谟,被指定为LG集团登记董事,引发了外界对LG集团向创始人家族第四代经营者转移控制权的关注。  在韩国,公平贸
E763高速公路是“泛欧11号走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东欧政策出台以来首个正式签约的高速公路项目。图为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E763高速公路“苏尔津—奥布雷诺瓦茨”路段  20世纪上半叶,欧洲战事频繁,地处欧洲东部的塞尔维亚虽版图狭小,命运却跌宕起伏,几经洗牌。因巴尔干战争激荡出的余波,把整个欧洲拖进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漩涡。1918年12月,塞尔维亚在一战废墟上主导成立了南斯
中国金融业需要一次大整顿,这恐怕早已成为一个社会共识。  而历史上,那些但凡成为社会共识的改革,多半都能获得成功,比如,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  但金融整顿,恐怕并不是这个逻辑。  金融的精髓,并不是那些关于风险和收益匹配的复杂模型,而是杠杆使用和信息不对称这两个简单的道理。  杠杆,它决定着金融业的投资收益远超过其他领域。另外,如果金融业存在严格管制的话,那么就等于金融的“资金杠杆”,得以加上另
石勇资深主笔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意味深长。  在21岁空姐滴滴打车被司机杀害的事件中,有一个叫“二更食堂”的自媒体大号颇出风头,马上推出了一篇《托你们的福,那个杀害空姐的司机,正躺在家数钱》的文章,用词煽动、恶俗,引发众怒。最终,以二更创始人道歉,“二更食堂”被永久关停收场。  凭经验,有些自媒体骨子里充满了商业气息,但表面上却要使劲哄粉丝的假自我开心。  我对它们,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机构,把粉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盖茨比悖论”——地位认同的变迁及其形成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范晓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吕鹏本文节选自《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6期  私营企业主的地位认同与经济社会秩序密不可分,其变化趋势及形成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1997-2014年九次横截面数据,本文发现私营企业在营业收入持续上行的同时,企业主的地位认同水平却未能始
徐州市潘安湖原是一片采煤塌陷区,从2010年起,贾汪区政府正式对潘安湖采煤塌陷区实施改造,目前,潘安湖已经建设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为全国采煤塌陷治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再造的样板。  以往的徐州被煤灰和烟囱笼罩,作为江苏省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生产曾是当地的支柱和基础产业。  在从不缺乏“明星城市”的中国东部经济区,位列其中的徐州正努力摆脱过时的标签,试图以不同于过往“资源型城市”的形
“听信了特朗普要结束在对外干预上花钱的人,听完这个演讲多么失望啊!”在特朗普8月21日晚在弗吉尼亚州迈尔斯堡军事基地内宣布将“加大美军在阿富汗的存在”之后,刚迎来班农“回归”的美国布莱特巴特网站连发5篇文章加以抨击。  特朗普之所以违背竞选承诺、增兵阿富汗,台面上的理由是:美国在阿富汗打了16年仗,不能一无所获;仓促撤军会给恐怖分子留下空间;阿富汗政府可能瓦解,美国在阿富汗和南亚地区面临巨大风险。
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中国商朝就已经有工厂系统制造成千上万件青铜器用于日常和祭祀用途。在这个早期大生产的例子中,青铜铸造工艺需要错综复杂的规划和大批工人间的协调,这些工人以精准的顺序,各自完成单独的任务。  一千年后,类似的复杂工艺也被用于制造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些雕像“用奠定大生产和商业基础的流水线生产系统制造”。  一些学者猜测,这些早期规范工作(prescriptive-work)技术的
吴军在他的获奖图书《文明之光》中说,人总是要有些理想和信仰。当别人问起吴军的理想时,吴军就给他们讲贝多芬的故事。  一般人看来,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和他的身份并不相符。作为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原腾讯副总裁、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这种跨界之为,让正在失去集体记忆,依靠手机维持现实暂时性遗忘的人们颇感惊奇。  按照约定,吴军13:30准时走出电梯,如果不是瘦瘦的高个特别精神,他素色衬衣
埃及在2011年推翻穆巴拉克的“革命”后,不仅权贵腐败未曾收敛,整个社会的腐败也泛滥成灾。对此,在两年前借大选合法化的新强人塞西也非常尴尬。  祸不单行,距离俄罗斯客机于埃及西奈半岛上空被炸毁一事不到7个月,2016年5月19日,从巴黎飞往开罗的埃航MS804客机在发出烟雾警报后坠毁在地中海。加上今年3月埃及客机被劫停在塞浦路斯的闹剧,接二连三的航空意外让埃及旅游业雪上加霜。据IMF预计,今年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