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有言,“以鸟鸣春”。现在已过了春分,正是鸟声的时节了,但我觉得不大能够听到,虽然京城的西北隅已经近于乡村。这所谓鸟当然是指那飞鸣自在的东西,不必说鸡鸣咿咿鸭鸣呷呷的家奴,便是熟番似的鸽子之类也算不得数,因为他们都是忘记了四时八节的了。我所听见的鸟鸣只有檐头麻雀的啾啁,以及槐树上每大早来的啄木的干笑,——这似乎都不能报春,麻雀的太琐碎了,而啄木又不免多一点干枯的气味。
  英国诗人那许(Nash)有一首诗,被录在所谓《名诗选》(Golden Treasury)的卷。
  他说,春天来了,百花开放,姑娘们跳着舞,天气温和,好鸟都歌唱起来。他列举四样鸟声:
  Cuckco,Jug-Jug,pee-wee,to-witta-WOO!
  这九行的诗实在有趣,我却总不敢译,因为怕一则译不好,二则要译错。现在只抄出一行来,看那四样是什么鸟。第一种勃姑,书名鸭鸠,他是自呼其名的,可以无疑了。第二种是夜莺,就是那林间的“发痴的鸟”,古希腊女诗人称之日“春之使者,美音的夜莺”,他的名贵可想而知,只是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乡间的黄莺也会“翻叫”,被捕后常因想念妻子而急死,與它西方的表兄弟相同,但它要吃小鸟,而且又不发痴地唱上一夜以至于呕血。第四种虽似异怪乃是猫头鹰。第三种则不大明了,有人说是蚊母鸟,或云是田凫,但据斯密士的《鸟的生活与故事》第一章所说系小猫头鹰。
  倘若是真的,那么四种好乌之中猫头鹰一家已占其二了。斯密士说这二者都是褐色猫头鹰,与别的怪声怪相的不同,他的书中虽有图像,我也认不得这是鸱是鹗还是流离之子,不过总是猫头鹰之类罢了。儿时曾听见他们的呼声,有的声如货郎的摇鼓,有的恍若连呼“拙洼”(dzhuehuoang),俗云不祥主有死丧。所以闻者多极懊恼,大约此风古已有之。查检观颓道人的《小演雅》,所录古今禽言中不见有猫头鹰的话。然而仔细回想,觉得那些叫声实在并不错,比任何风声萧声鸟声更为有趣,如诗人谢勒(Shelley)所说。
  现在,就北京来说,这几样鸣声都没有,所有的还只是麻雀和啄木鸟。老鸹,乡间称云乌老鸦,在北京是每天可以听到的,但是一点风雅气也没有,而且是通年噪聒,不知道他是哪一季的鸟。麻雀和啄木鸟虽然唱不出好的歌来,在那琐碎和干枯之中到底还含一些春气:唉唉,听那不讨人欢喜的乌老鸦叫也已够了,且让我们欢迎这些鸣春的小鸟,倾听他们的谈笑罢。
  “啾晰,啾晰!”
  “嘎嘎!”
  (选自《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春》,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一、幽默式 乡下大伯一天从田里割稻回家,想舀水洗洗脸,可水缸里干得底朝天。大伯没有对放暑假在家的孩子发火,而是拿着水瓢对孩子说:“小伙,你到隔壁大妈家借几勺水先用用吧
人生需要品味,而不是为了收藏.rn岁月是永不停歇的单程列车,时光载着每个人前行.我们都有过纯真无邪、充满朝气的少年时光,也都有过青壮年时期远大的理想抱负或犹豫彷徨,成长
期刊
前不久,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审计厅调研指导时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习近平书记的指示对审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5岁的儿子是个小淘气,说起他淘气花样来,简直是名目繁多,举不胜举。他常常爬到沙发靠背顶上,像跳水一样跳到沙发上,再借弹力跳到地上,高兴得大喊大叫。可是,沙发在他的脚下
春天,我到一所学校办事,途中遇到乡村景色。菜地,蝴蝶翩翩,巨大的高压线铁架像50年代的宣传画中那样,把宝贵的电送到祖国的远方。施过第一遍粪的泥土散出刺鼻的新鲜气息。这时,在路口我看到七八个孩子撅着腚,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花裤子、蓝裤子,磨得泛白的运动裤,把屁股齐齐举向天空的场面十分可观。他们中间有人手拎着帽子——那种用毛线织的滑冰运动员式的帽子,而脸全朝着同一个方向,北方。  ——听一听火车什么时间
期刊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永远是那么美丽.我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更难忘故乡的小桥.那座小桥承载着我童年的苦乐,刻在我心灵的深处.rn
期刊
明确企业属性争当三好学生民营企业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民营企业家是什么样的人?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将会用实践作出回答,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总体上是有责任心的人,是理性的人,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