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看旧我,我都讨厌我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打我头一次给报纸刊物写专栏算到现在,也有10年了。具体写过多少篇、多少字,没细数过,但想必也不少了。写到第四五年的时候,就有出版社的老师问过我,要不要把这些东西搜罗搜罗,出版一下。后来这些年里,也不断有各路出版界的老师跟我提起这事儿。
  我当然是动过心的,但每次自己翻翻之前写的那些东西,又没了兴致。因为每次翻以前的旧作,经常是只觉得讨厌—当年的那些挤眉弄眼、拿腔作调,好不容易给忘了,一翻,又都历历在目。就好像一小姑娘,咬牙熬过大半个青春期,刚到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时候儿,你却偏拿出她初中一年级的照片来,塞到她眼前,说:瞧,你当年怎么长这样儿啊?

2


  我后来想,这可能还不只是一个“悔其少作”的问题,而是一个“新陈代谢”的问题,是一个“昨日死”“今日生”的问题。
  我这人有记日记的习惯,从中学时开始,每天记自己的生活流水账。虽然中间也中断过,但还是记了不少。那些日记,其实平时是不会翻的,但偶尔翻起来,总把自己臊个大红脸—虽然是流水账,但字里行间总还是能看出来些心理状态、思想感情的,而从那些蛛丝马迹来看,当年的自己经常是个面目可憎的家伙。
  今我看旧我,我都讨厌我。

3


  但有时话也不能这么说。
  同一个事儿,可以换种说法:今我看旧我,旧我不如我。这么说就励志多了,是吧?能看出旧我有多落后,并且已经不再能接受那个落后的我,正是今我的进步之处。
  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好的。要是反过来:看当年的自己只觉得艳羡钦佩,反倒觉得现在的自己事事落后……那不就白活了吗?
  说真的,要不是当年写过那些东西,记过那些日记,我可能早都忘了当年是怎么想的,怎么活的了,我可能会误以为当年的我和现在的我没什么不一样,尽管事情的真相是—我是靠着不断抛弃旧我,不断否定、修正过去的自己,才变成了现在这个人。
  而照这个趋势来看,这样的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还会进行下去—今我,不过是下一个旧我。

4


  也就是因为这事儿,我不大把“坚持”当做一个了不起的优良品质。因为我发现,我自己的成长,反倒受益于我自己的“不坚持”。
  我对自己一直不大信得过,觉得自己还是随时可能犯错误—尤其有时候读点书、看点文章,就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聪明人的,跟他们相比,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想明白;而有的时候,瞧见一些傻得流鼻涕的观点,也会觉得其实很多错误我也犯过,甚至很可能再犯……
  反正我不是那种一条道儿走到黑的人,也不觉得撞上南墙有什么值得骄傲,所以总是一边儿往前走着,一边儿琢磨着:是这边儿吗?没走错吧?

5


  几年前我就在微博上说过,我挺赞同罗素说的:“我才不会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万一我信错了怎么办?”(I would never die for my beliefs because I might be wrong.)我也觉得要是人人都可以常提醒下自己“I might be wrong”,世界是可以更美好些的。
  但好像我也没资格要求别人怎么着,所以平时只能给自己提点儿要求—要求自己不执着于旧我,永远对自己存疑。
  几年下来,我觉得我还挺欣慰—我的“不坚持”让我没变成一个满怀热情与正义天天以在网上骂街为己任的喷子,也没变成一个热衷于党同伐异并且觉得这样能拯救世界的恶棍。
  我觉得我的“不坚持”还挺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是:对于如我般的大多数人来说,愚蠢这事儿不可避免,但洋洋得意地愚蠢下去却可以预防。
其他文献
自从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互联网 ”的概念以来,各大品牌一谈营销则言必称“互联网 ”。随着夏天销售旺季的到来,一众代表传统快消品的饮料品牌,纷纷吹响属于自己的“互联网 ”营销战役号角。  许多传统快消品牌在面临互联网化转型时,都遭遇了阵痛。无论是传播上面临信息碎片化,还是渠道上面临电商的冲击,都需要传统快消品牌快速转换成互联网思维。“互联网 ”的核心,在于如何将互联网
马来西亚槟城的乔治城内,人们在路上游行。摄影_吴鲁  对于马来西亚,在MH370神秘失踪之后,中国人在认识上出现了分野:  之前是旅游胜地,现在更多的是夹杂愤怒的情绪。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是简单而又有失偏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我们的特约记者记录下吉隆坡的七日,马来西亚政治体系的各方运作,见证了混乱、傲慢、习惯与不可思议。  我们也走访了一些马来人,他们给自己的国
王鼎钧的回忆录,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相当的价值,简练流畅,能点到要紧之处,可是他的其他散文就无法作如是观了,总觉得他沾了民国时受教育人的一种通病,文辞不错,但立意太浅,急于落笔,一点点感觉,也当个事似地写出来。  所以,读今年出版的他所著的写作指导《文学种子》,感觉也都在意料之中。“许多作家设法扩大自己的生活经验,像旅行、换职业、登山、潜水、从军,跟各种性格的人做朋友。这些作家处处显得有勇气,有
2014年最后一个月,褚时健显得很忙。先后有三间国内国外大学的EMBA学员组队到刚落成的褚橙庄园举办研修班,他每天得和这些大小企业家呆上一个小时左右。这是对方经过各种途径来到这里的唯一目的:见见褚时健,并向他提各种问题。在接待EMBA学员的时间之余,他还要面对各路媒体,网络的、纸媒的……褚家一直都很热闹,但这么热闹的景象还是不多。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市面上已经有两本他的传记面世,越来越多有关他
在照顾儿子起居上,我经常自嘲是“一兵司令”,统领一位忠心耿耿士兵,就是儿子的保姆,她名叫依美达,菲律宾人,尽心尽力让儿子早睡早起、穿戴整齐上学,带他穿梭补习社、兴趣班,任劳任怨。感激因有她,我在事业拼搏期才能无后顾之忧。  在教导儿子方面,依美达完全配合我的设定。为训练儿子小手指的肌肉,他一岁多时,我开始要他拿着笔,每天写一个英文字母十遍。依美达负责执行,在她提醒监督下,儿子交足功课。除教写英文字
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到10%,  同病相怜的感受、共同面对的用药困境,让他们在生死的关口产生了生命的连结。  患者康复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闪光,都会给身边人带来持久的兴奋。  而求药的艰难,则让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近乎埋藏于地下的“同志”情谊。  直到登上北行列车前的一刻,她还在为那顶“演出用”的假发焦虑。她理想中的假发该是深褐色,发梢略带反翘,配那一身丝绒的正红镶花旗袍,“才有江南水乡女子的味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城市化”已是当下中国时刻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当然,中国决策层将城市化表述为“城镇化”,但实质就是城市化,核心就是化解城乡二元之间的发展差异。问题是我们要怎样的城市化。  不能不承认,近十年来,城郊农民已经从土地中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改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土地财政,甚至频频发生权贵肮脏勾结、无情掠夺农户利益的情形,这种畸形的城市化发展方式,无疑不尊重
男版灰姑娘故事存在已久,最近愈演愈烈,已进入屌丝扑倒女神的时代。  Lady Gaga就要结婚了?!不少外媒在报道导语中写道,“这真是让我们难以想象……”这位张狂的艺人曾说过,她不会为了任何男人牺牲自己的事业,更不会围着男人团团转。可是贵为女神的她,拍拖后就变成了小女人。  美国的无名小卒、八线小演员泰勒·金尼(Taylor Kinney)是怎样做到的?  2011年,在《you and I 》的
三百多年前,一支赶着驯鹿的鄂温克人告别西伯利亚,迁徙到大兴安岭的西北麓,在原始森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生活。  十几年前,由于生态迁徙和禁猎,大部分使鹿族人告别了森林和大山,搬进了政府新建的定居点。而部分族人则牵着驯鹿,回到森林,艰难地维系着原始的生活方式。  一个偶然的念头,顾桃走入了使鹿族部落,也走上了纪录片导演之路。在随后六年中,他几十次出入大兴安岭的原始部落,积累了500多小时的素材,将这个
身份是人的标签。但身份也只是人的标签而已。在标签背后,每个人都可能有他/她的另一面,甚至N面。正因为有这样的复杂性,一个人,才是丰富的、有趣的,世界才是奇妙的。  就像最近颇受关注的余秀华。在2015年之前,她只是湖北乡下一个患脑瘫的农妇,但现在,她作为一名诗人而为人熟知。  我们这期杂志,介绍了三位 “艺术工作者”:艺术家邱志杰、纪录片导演顾桃、摄影师Xyza。他们虽然领域不同,姿态各异,但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