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起来了,你的名字(3)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题记
  有人想把名字刻在人民的背上,却不知人民的脊梁是压不弯的,而你却把名字留在这山高海阔中,每当朝霞莅临人间,你的名字便会熠熠生辉。
  可还记得,當年那分合嬗变、神器更张的峥嵘岁月,残酷的现实使山河社稷百孔千疮。正当万念俱灰、前路茫茫时,是你的名字,让黑暗的迷雾里充溢光与热,让万物皆着你之色彩,让劫难里的萧瑟化成澄澈的希望。
  舸舰迷津,携来鸦片万斤,硝烟腾空,映照火光九州。“亮起来了,你的名字”,它燃起熊熊火焰,令万般妖邪成为灰烬。
  疏梅月影,抛却故园往事,司马青衫,殉身谋福天下。“亮起来了,你的名字”,它泼洒满腔热血,令旧日之中国翻新篇。
  红烛烧尽,沥尽诗人心肝,睥睨残风,脂膏润泽四方。“亮起来了,你的名字”,它沸腾世人灵魂,令一切牢笼都不攻自破。
  你们的名字,是幽暗深邃旧时代里的烛光,恰若漫天星辰的银辉,点缀在神州的大地上。尽管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你们却没有因这困苦而退缩,而是选择挺身付出,一心为国。
  是你么,“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是你么,“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是你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或许你的音容笑貌早已消散于历史的狂沙里,但你的名字却永垂不朽;尽管那浮云总遮掩明月,波涛汹涌的江海起落浮沉,但你的名字却始终散发光芒。
  看今日中华风光,这亿万里的河清海晏,盛世景象,勾勒出的,不正是你的名字?从未有不可违的天命,抑或冥冥中的注定,神居高远,怎知晓众生的低吟与叹息?只有自己能佑护自己。是你,用青春岁月,乃至热血生命,铸就太阿宝剑,斩断的是腐朽愚昧,劈出的是明日之路。昆仑巍巍,河水荡漾,是你的姓名,凝聚成中华之脊梁!
  荡开尘寰旧衣,新时代已然拉开帷幕,往日狼藉流离都已远去,今日征程还需砥砺奋进。历史虽已成过去,但你的名字将铭刻于我们新青年的心中,你的名字将永葆光辉于漫山的青草里。春风绿神州,华夏沐朝阳,先辈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指导老师点评:本文抒情色彩浓厚,题记的形式既新颖,又点名了主旨,正文场景描写创设情境,极具张力,让读者身临其境。对比、设问、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句式灵活,展现了作者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责编 / 胡璐)
其他文献
[访谈嘉宾简介] 李忠杰,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运史、世界社会主义改革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政治与我国对外战略等。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各种教学奖、优秀论文奖等。代表性著作有《社会主义改革史》《社
期刊
天下之大,苍生为先。为了更好的明天,脱贫路上你逆风披雨,用几十年时间将灰白的云岭涂上新的颜色,灼灼山花也掩不住你的光芒。亮起来了,你的名字——朱有勇。  澜沧江自青藏高原而下,流经这个千百年来无人问津的小村庄。也不知是那一望无垠的白雪花海,还是那高低冥迷的烟岚云树,留住了你的脚步。是你,带着团队,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利用科技实地考察、创新发展;是你,用奋斗拼搏,让沉睡的大山深处奏响新的乐章。 
期刊
儿时,爷爷常带我来宜昌大撤退纪念园散步。他总是指着雕塑,教我认“1938年10至11月”。我问爷爷,这个日期有什么意义吗?他便带着我走到雕塑的侧面,石头上赫然刻着“宜昌大撤退铭文”。爷爷缓缓答道:“这是一段极其震撼的历史……”  宜昌,“川鄂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它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1937年,北平、上海、南京沦陷。1938年,武汉沦陷,宜昌成为通往重庆国民政府最重要的门户。
期刊
我该如何形容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比春花更绚烂,你的名字比夏蝉更热烈,你的名字比秋月更沉静,你的名字比冬雪更凛然。我愿把你的名字比作亘古不变的日月,而非转瞬即逝的流星。  你的名字在古代熠熠生辉。你是辛弃疾,你有着“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落寞,也有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迈;你是文天祥,你有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哀叹,也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期刊
百年风起云涌,“中国号”巨轮屹立不倒。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为这艘巨轮领航助力:赵一曼选择用实行来教育孩子红心向党,方志敏作《清贫》以明为国之志,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颗红心永向党,让我们向他们学习,用青春为信仰擎旗。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習。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让我们溯流而上,追寻前辈们奋斗的足迹。奋斗,是前辈在长征洪流中乘风破浪的身影;是共产党
期刊
是谁,在暗夜中仰望光明,细数千年的荣耀与伤痕?是谁,在寒风里寻找温暖,踏过万水千山,探寻真理之光,最终成就千古佳话?是谁,坚守初心,穿过历史的腥风血雨,开辟了崭新天地,让人民拥抱幸福生活?是他们,他们是中国的英雄,是我们的英雄。  回首过去,天地英雄气,江河万古流。他们展现的是中国力量。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
期刊
风起青萍,七十寰宇,百年探索,躬身入局。当今日之中国熠熠生辉亮相于世界舞台,我朝着百年历史坐标轴的原点望去,才发现万水千山,往昔今朝,这长长的答卷早已被书写在了华夏大地上。那大地上为民生疾苦奔走的人们,那以各种字迹、各种义举书写的答案,化为大地上的山川日月,亘古不变地托举着鲜艳的党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仓促写下的诀别血字,如山般坚韧,是遗书,更是面对国家危亡做出的无畏答卷。  血泪
期刊
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仰望高耸矗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鎏金的碑文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恍然间玄色的碑身上似乎显现出一个个闪光的名字……  那上面有挥动木刀、冲向黑黝黝枪口的无畏身影,他们是那个懵懂时代无惧的光;那上面还有抡起锤子、走上街头的坚毅身影,在那里工人阶级发出了第一声怒吼;那上面还有左手拿书、右手扛枪的背影,他們着粗布军装,目光如炬……他们并未身处同一时代,也未必有着共同的信仰,但他们的身影都
期刊
红星闪闪放光芒,党旗飘飘指方向。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五星花鲜红鲜红的,就像一颗颗灿烂的小红星点缀在一片绿叶之中,十分好看。”这里虽然是写五星花的美,表达对花的喜爱之情,但我感受到的是“星之所向,也是心之所向”。五星红旗指引我们一直向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前,中国还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列强环伺,乱世之中的人们还不知未来在何方。外乱频发,内患不
期刊
远山云淡影,归鸿自天边至眼前,不知谁寄锦书来。烽火狼烟里,铁骑从塞北驰入中原,带回满载思念。那信笺里写着一个国家于史有铭的歌与泪的传奇。  你可曾见过,那忧国忧民的诗人为残破的山河城垣写的那封信笺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可曾见过,那遭受牢狱之灾的诗人写的那封信笺吗?“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你可曾听见,革命烈士为国摇旗呐喊?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