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之路,且歌且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2010年《人民教育》第23期《教学改革决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一文中提出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文章指出,“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只有让学生自己学,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教学才能根本性得到变革。本文阐述了“让学”教学理念,“6 4”的“让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对初中化学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让学”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6 4”教学模式
  引言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2010年《人民教育》第23期《教学改革决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一文中提出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文章指出,“让学”就是让学生学,只有让学生自己学,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教学才能根本性得到变革。那么,“让学”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运用,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與各位同仁共同商榷,以寻求化学高效课堂。
  一、“让学”课堂教学理念
  “让学”课堂教学理念就是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考虑教学。课堂教学从动机到结构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组织,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组织的。
  “让”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时间层面——“让时间”,二是空间层面——“让讲台”,三是操作层面——“让机会”,四是情感层面——“让精彩”。
  通过“让学”,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把竞争带进课堂,提倡互助、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体验,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二、“6 4”的“让学”课堂教学模式
  “6 4”的“让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个“6”其实是针对于学生而言的,它包括前置学习、自学反馈、合作学习、共同分享、当堂检测和反思总结六个层面内容,而“4”则是针对于教师而言的,它包括问题驱动、导学释疑、适时评价和“半肯”教学四个方面。
  (一)学生层面
  1.前置学习
  借助“学程单”,以问题驱动学生的阅读、理解、质疑,让学生知道该复习、预习哪些内容,复习、预习到什么程度,困惑在何处,为解决新知扫清障碍做必要的知识、方法等准备。如沪教版第六章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学程单。
  6.3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学程单
  班级?摇?摇 ?摇?摇?摇姓名?摇?摇 ?摇?摇?摇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熟悉常见溶质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预习内容】
  阅读书16-18页,完成以下题目:
  参照书16页活动与探究,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方案。
  2.我们在说某溶液是饱和溶液,或是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总要强调“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这两个条件?取出上述实验中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试管A)。
  将试管A中溶液倒出一半于试管B中,再向试管B中加入1gKNO3。
  (思考)
  检验某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高锰酸钾能继续溶解吗??摇?摇?摇?摇?摇。
  得出: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课后作业】
  2.自学反馈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知识的梳理,教师在课上采用抽批或抽查等形式,检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困惑。比如在《常见酸和碱》的预习中就因学生的认知层次不同而出现不同答案,教师设置问题:浓硫酸与浓盐酸在物理性质方面,有哪些差异?学生会对该问题产生不同见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合作学习,共同分享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生生交流,实现对知识的生成、答疑、互补,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小组合作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有重要作用,当然,在平时教学中要创造条件鼓励小组积极发言、积极合作,如:实行班级小组积分,个人积分奖励制等。同时,将自己小组的成果与全班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进行展示分享,取得共同进步。
  4.当堂检测、反思总结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主要还是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在设置当堂检测的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基础问题及易错点等。从时间、数量、难度、弹性作业等方面分层要求,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都能达到相应目标,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同时及时记录自己的思维火花,每课、每日、每周或每月一反思,使反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把自己的新知和原有经验结合在一起,把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激活思维,激荡思想。
  (二)教师层面
  1.问题驱动教学
  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把问题带到课外;每个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与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能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欲望。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教师演示实验中发现常温下6%的双氧水产生氧气速度较慢,怎么办?在这个问题情境下,教师开始演示实验在6%的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让学生建立关于“催化剂”的概念。这样学生在既紧张又活跃的气氛中便可以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2.导学释疑教学
  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有针对性地简明精当地进行点拨,并配备适当的变式练习予以强化。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让学生多追问,教师不一定直接给出答案,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忙解决,教师仅做必要的指导。例如,在常见的碱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NaOH的化学性质,那如何证明NaOH变质?如何除去NaOH中的杂质呢?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得到正确的认知。
  3.适时评价教学
  对学生展示的内容、对学生课堂的表现等适时点评,多鼓励、多肯定,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点石成金。例如,在物质的溶解性教学中,学生设计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方案时,有学生就提出教科书上是做油分别滴入水和汽油的对比实验证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与溶剂种类有关,但是汽油有挥发性导致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那此时教师就问:怎么办呢?有学生回答可以在试管口塞橡皮塞,也有学生提出用碘分别放入水和酒精替代油的实验。教师就要及时表扬,肯定学生这种质疑教科书的想法。再如鼓励、表扬学生一次实验的成功、一次主动性的发言、一次作业上的“闪光点”……
  4.“半肯”教学
  所谓“半肯”教学,就是教师不要把自己当做权威,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持质疑的态度,进行思考,进行追问,有不同想法。就是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对话的文化、探究的文化、创造的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让学”课堂教学反思
  在“让学”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学生一无所知,教师筋疲力尽”的场面。对教师而言,就是指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无法保证。
  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那么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結语
  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核心,而教会学生学习,首先要大胆地让学生学,学生能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当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本质回归。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课堂地位,用“四让”理念武装自己的课堂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人民教育,2010(2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观进行更新,利用教学后记促进自身的成长。总结,是为师之道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高中数学教师科学利用教学后记,会让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后记 教学活动  引言  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相比,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加大。在教学内容难度提高的同时,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难度也会有所提升。开发正确的教学方法,整理自
摘 要: 在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前提下,以案例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本文在设置案例研究背景与目标的基础上,分别从多个学习阶段,深入研讨数学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方法  1.案例研究背景与目标  关于方程的数学思想,在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就有所提及,以案例援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导
摘 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长期难以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促进自主学习的实现,是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共同挑战。大学英语课,一方面在做好帮助学生补基础和打基础的同时,另一方面必须探索有效途径,通过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和异域文化的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探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及手段。  关键词: 大学
摘 要: 当前,英语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教师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没有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加强对互动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优化英语教学模式,积极解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强化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英
摘 要: 当前公务员热现象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高校对大学生争相报考公务员的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合理途径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选择职业。  关键词: 公务员热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当前国内经济放缓,就业形势严峻,在众多职业中,公务员以其职业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工资福利较好等优势,逐渐成为就业者最为关注的职业。同时,高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大学生陷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技巧,就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使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创新写作必须研究的内容。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需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写作能力 写作兴趣 培养方法  
摘 要: 本文对训练职业学校学生参加电工电子类技能大赛的经验进行总结,包括选拔学生、训练方法、竞赛前准备及竞赛后反思等。  关键词: 技能大赛 大赛经验 电工电子类  1.竞赛学生的选拔  参加技能大赛的第一步是选拔学生,学生选拔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训练效果的强弱及竞赛成绩的高低。  (1)确定从哪类学生中选拔。中专学生、综合高中学生还是3 3的学生,综合高中学生平时学习任务比较重,如果参加技能大
摘 要: 功能语言学认为意义潜势决定语言实现形式,即题材决定语言层面的表达。通过对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小量语料的分析发现,情态隐喻的使用在两类不同体裁的作文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对这些特点的把握有助于雅思写作教学和学习。  关键词: 图表作文 议论文 情态隐喻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的过程就是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过程,即便对英语为母语者来说有时候也是挑战,更不用说对于
摘 要: 文章分析了“自主体验式”阅读的意义;通过对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论述“自主体验式”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自主体验 英语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改最璀璨的明珠:学生自主体验多、分析归纳多,和传统的灌输课堂相比,教学效果好毋庸置疑。在自主、体验、探究的课堂理念下,老师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 
摘 要: 做好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提高教育合格率,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困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学困生 疑惧心理 学习兴趣 闪光点 自尊心  一  “学困生”就是因身心的某些障碍,而未能充分发挥学习方面的潜能或是不适应常规学习,而导致学业的“暂时性”落伍从而学习困难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