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贯理论的语篇分析教学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话语不连贯而引起的误解现象极为普遍,探究语篇连贯现象有助于消除交际中的歧义和误解。基于连贯理论的语篇分析教学把语篇看作一个整体,对其结构层次、基本内容进行宏观和微观地分析,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一系列认知过程,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篇;连贯;语篇分析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0)06-0011-3
  
  1. 引言
  
  现代语篇分析最早应追溯到20世纪语言学的重要学派——布拉格学派。他们把话语、语篇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提出了许多在现代语篇分析中占重要地位的概念和思想——主位与述位、已知信息与新信息、语境与语篇等,同时强调句子是整个篇章的一部分,句子分析不能脱离语境,不能脱离不断流动的语篇(姜望琪,2008:188-195)。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西方语言学家开始了对语篇连贯问题更广泛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连贯性往往被视为语篇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性,连贯与认知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拟就语篇连贯性进行概括性论述,进而探讨基于连贯理论的语篇分析教学的实现途径。
  
  2. 语篇与连贯
  
  语篇是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黄国文,1988)。语篇既可单句,亦可长句,既可口语,亦可书面语,但逻辑结构须严密,语义要连贯。这种连贯表现为语言结构、语言的组成成分关系以及语言结构成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换言之,语篇连贯的实现取决于语篇构成成分之间语义或功能上的联系。
  一般来说,对连贯理论的看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把它看作社会现象,二是把它视为心理现象。Halliday和Hasan(1976)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符号,把语言使用看作是一种社会行为,然而他们提出的五种衔接纽带——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却无法解释某些缺乏这些衔接手段但连贯的语篇。Givon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探讨连贯的本质和实现手段,认为语篇的连贯不是外在语篇(external text)的连贯,而是能生成、能储存、能提取的内在语篇(mental text)的心理连贯,是受话人或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协调以达到彼此理解的主观行为(朱永生、严世清,2001:67-186)。笔者更倾向于Reinhart提出的关于语篇的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explicit and implicit coherence)的观点。显性连贯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而实现,是语言内部的衔接,与读者和作者双方的心理过程密切相关。隐性连贯隐藏于语篇的深层,通过逻辑和语义上的顺畅来实现语篇的文理通顺。因此,在命题与命题之间缺乏明显连接的情况下,读者需要利用语用和其他有效手段推导出其中的隐性连接意义,从而建立语篇连贯。这一过程必须依赖于读者把新信息与大脑中已存在的各种知识和经验相关联,以语篇的结构、语境、衔接手段等提示激活已有知识,并运用各种策略建立、修改命题,直至构建出完整连贯的心理表征,从而正确地理解语篇。
  
  3. 基于连贯理论的语篇分析教学的实现途径
  
  语篇分析,又名话语分析,是借助对语篇表层结构特征(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深层结构特征(语义关联、逻辑关联)的描述和解释,寻找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内在规律性,并探讨语篇的各种功能特征(朱颖、马静,2007:52-60)。语篇分析教学以篇章为基本教学单位,把语篇看作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对其层次结构和基本内容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语篇分析教学既重视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又强调语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注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对篇章的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等一系列认知过程。
  3.1 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
  宏观结构通常是指语篇整体的语义功能的总体连贯,属于语篇的高层次语义结构。宏观结构分析是对人的语言综合概括能力的假设性论述,主要涉及对语篇的体裁分析、连贯推理的分析等,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词的“理性意义”(conceptual meanings)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s),洞悉语词的“超常规意义”(deviative meanings),读出语篇的字里行间意义。
  3.1.1 体裁分析
  体裁分析是从宏观层面探讨语篇模式的理论构架和普遍特征。语篇体裁是高度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它能体现出表达篇章内容的基本思路。语篇的交际功能不同,体裁就不一样,其认知结构和语言风格也大相径庭。但无论语篇模式是什么形式,都必须是衔接合理、语义连贯、符合逻辑的有机整体。
  语篇体裁常见的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记叙文多注重事件经历,其教学重点应在指导学生把握叙事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段来组织和发展语篇的。议论文强调逻辑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找出论据、研究论证技巧,按照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递进层次,分析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说明文注重条理性,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又要注意事实和数据,掌握作者用以说明的角度和方法。
  事实上,真实语境中发生的语篇很少呈现出纯粹单一的体裁特征,它们往往综合了多种语篇体裁的特点。语篇分析教学在综合分析语篇体裁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上展开分析,从写作和修辞上进行体会,或者跳出课文的框架,从世界观上进行探讨,进而对作者的笔调、语气、修辞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研究。
  3.1.2 连贯推理分析
  一般地说,推理指以若干命题为前提得到另一个命题作为结论的认识活动(徐盛桓,2005:10-15)。任何话语的意义绝不等同于一个个词项的意义总和,作者的交际意图往往会超出他所表达的字面意义。话语理解的过程就是文本语言不断激活读者的已有知识框架,形成有机的心理图式,从而作出不同的语义推理的过程。语义推理中读者凭借作者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读者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来理解信息(新信息),并作出预测、推理和解释。
  请看下面的例子:
  “星期六下午你来参加音乐会吗?”圣诞节刚过,克莱拉就问他。
  “我答应要去威利农场。”他(保罗)回答。
  (D. H. 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Chapter X)
  克莱拉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提议,她期待对方作出接受或拒绝的表示。而从字面意义上看,保罗的回答和克莱拉的问题并无关联。如何理解保罗,需要克莱拉根据当时的语境,再结合自己的认知环境进行推理,提出“保罗必须去威利农场”的语境假设,并从中推断出“他不能参加音乐会”的语境暗含。这一语境暗含是以新旧两种信息为前提得出的合乎逻辑的推论,从而实现了交际双方心理互动上的一种无形的连贯。
  在语篇阅读中,推理贯穿于阅读过程的始终。无论是对字词的理解还是对语篇的理解,都需要借助推理来完成。教师应引导学生探讨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分析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背后的理据,重视对词语语义演变的认知过程的分析,正确理解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内涵,获得作者意图传达的全部真实信息,以实现双方话语的连贯。
  3.2 语篇的微观结构分析
  微观结构涉及的是句内和句际的意义关联,也称语义功能的局部连贯。微观结构分析从句子层面出发,寻找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训练学生对语篇进行连贯分析的能力。
  3.2.1 主位述位推进模式分析
  主位是话语的基础,主位结构体现谋篇意义。一般来说,在篇章中,主位即在语境中自然存在的内容,它提供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述位是围绕主位逐步展开的实际内容,即作者要传递的新信息。一段篇章构成的过程正是作者运用语言手段,以已知信息为出发点,引出未知信息来阐述、说明已知信息,推动信息传递的过程,也就是运用述位对主位进行阐发的过程(徐盛桓,1985)。在语篇的生成过程中,讲话者需要对主位作连续的选择。主位述位推进就是指话语主位的选择和排序,它们互相之间的平行连接和上下层次,以及它们跟上一级篇章单位(如段落、章节等)的超主位之间的关系,跟整个篇章的关系,跟环境的关系。主位推进可以看成故事情节的脉络。按照Dokulil和Danes(1958/2004: 118-119)的分法,主位推进有三种模式:
  ①简单线性主位推进,即第一句中的述位成为第二句的主位,第二句的述位又成为第三句的主位,依次类推。
  ②带连续主位的主位推进,即不同句子共享一个主位。
  ③带派生主位的主位推进,即具体话语主位是从(段落或其他篇章部分的)一个“超主位”派生出来的。这些派生话语主位的选择和排序时由各种不同的表达话题的特殊方法(大部分是语言外因素)控制的。
  正是句子之间的主位推进,构建了语篇的宏观结构和整体布局,成就了语篇内容的语义衔接和逻辑关联,并实现了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完美结合。在语篇分析教学中,通过主位推进分析,可使篇章的信息拓展模式简单化、程序化,使作者的编码过程变得连贯、可懂而合理,也使学习者的解码过程成为对篇章有条理的、合乎逻辑的认知和解释,从而有助于理解语篇的发展、语篇的结构、作者的立场、语篇所衔接的语义以及语篇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3.2.2 衔接手段分析
  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它存在于语篇内部的、使其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Halliday & Hasan, 1976: 4)。衔接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显性衔接是语言表层的、形式上的连接,构成语篇的有形网络,包括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语法手段是语篇中的纽带,在语篇的构建中起着连句成篇的作用。词汇手段则通过同义、反义、上下文、互补、整体与部分等关系来使语篇的语义连贯。隐性衔接通常是指语篇的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属于语言深层的意义连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语篇的隐性衔接将那些没有言明但却隐含在语篇之中的言外之意衔接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意义。语篇借助各种衔接手段获得连贯性,通过逻辑和语义上的顺畅实现文理通顺。
  请看下面的例句:
  Jackson is a good office worker, but he is a bad husband.
  这句话实际上使用了三种衔接手段:①照应:“he”指代“Jackson”,产生了前后两句的照应关系;②同现:反义词“good”和“bad”具有同现意义关系,具有在同一语义场共现的特点;③连接:“but”连接前后两句,所表达的转折意义与反义词同现加强了语义间的对应关系。
  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能帮助学生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语篇。衔接关系产生的连续性是语义的连续性,所以衔接手段在理解语篇过程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别各种不同的衔接链,以便正确地理解语篇。
  
  4. 结语
  
  阅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和信息处理过程,是读者根据自己已知的信息对新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解释并不断进行推测的过程,也是读者通过语篇这一媒介与作者相互作用的交际行为。语篇阅读教学应强调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强调语篇意义的绵延以及从动态的语篇中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通过对语篇体裁框架、连贯推理、衔接手段、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培养学生有效调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综合语篇内外信息的能力以及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最终提高语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Dokulil, M. & F. Dane. On the so-called semantic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A]. In Luelsdorff, P. et al. (eds.). Praguiana 1945-1990[C].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58/2004: 118-119.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4.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姜望琪. 现代语篇分析的萌芽[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3):188-195.
  徐盛桓. 再论主位述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
  徐盛桓. 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J]. 中国外语,2005(5):10-15.
  朱颖、马静. 学术语篇引言的体裁分析[C]. 外语教学与研究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2-60.
  朱永生、严世清.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7-186.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己退休了的农村中学校长,今年68岁。在1998年年初的一次体检中经B超检查,发现肝脏左内叶有一个7.5×5.5厘米的肿块,并伴有腹水。后经省内外几家大的权威医院进一步检
2014年5月18日,歌手李行亮在北京迎娶相恋6年的女友麦琳。当婚礼仪式开始后,李行亮为麦琳献上了别具一格的大礼:一座以电影《飞屋环球记》中的飞屋为原型,等比例缩小建成的真
环境能成就一个人才,也能埋没一个人才。好环境可用6个字概括:公正、公平、公开。成才需要环境条件,更需要主观努力。逆境也是一种动力。培植坚韧的心理素养,在“坚守”中寻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专家最近指出:“我们最容易理解的心脏病发作症状就是胸闷,大多数患者都有这种症状。但是,也有15%~20%的病例,患者在心脏病发作时并没有胸痛症状,这易被人们误解或忽视,从而威胁生命。”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提供的资料,心脏病的典型表现是:胸腔中有严重的挤压、憋闷感或疼痛,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分钟;来自胸腔下侧的疼痛向左臂扩散,甚至扩散至颈部左侧;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疲劳,有时伴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决定同儿童伤害预防研究机构(CChIPS)合作,双方将针对儿童安全带问题共同开展为期10个月的调查研究。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两个根本转变”过程
新闻作品要成为作者与读者的精神纽带,便要研究读者心理需求,引人注意;讲究心理效应,扣人心弦。一、新闻写作与首因效应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新闻传播迅速及时,能给读者留下深
正值盛年的工程师杨明,身体一向良好。一次洗澡时,突然触摸到右侧阴囊里有一个“包块”,明显大于左侧,且不痛也不痒。他心存疑虑,但又不好意思进医院,便去拜访中学时代的同窗好友
如何使广告作品能以更好的视觉效果与消费者沟通,是关系到广告成功与否的关键。广告的最终目的是推销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与商品之间架起导购的桥梁。为了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广
自1995年4月,《齐鲁晚报》专刊推出了一个新的栏目——体验新闻。一年多来,这个栏目先后对报贩、菜贩、搬家工、环卫工人,寻呼小姐、交警、巡警、刑警等不同生活领域的3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