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必要性;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8—0027—01
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周的纽约时报所包含的信息量将是十八世纪一个人一生可能接触的信息量,我们该如何存储这些信息,有人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用户则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
世界各发达国家正在用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悄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置身于一个更加开放、便捷、多样的世界之中,进而改变了我们教育的方式和思想。那么,我们对于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究则显得非常重要。
二、家校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的家校互动一般就是指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活动。一般常见的方式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与家长甚至常常站在对立面。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家校双方沟通不够。于是,关注教育中真正的主体,提倡真正的家校协同教育,家校双方都向正确的教育理念靠拢是我们当前教育面临的巨大考验。为此,我们要加快实施家校协同教育,打破原有模式,开创在新形势下的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
三、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
1.什么是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化数字图书基础之上的家庭与学校沟通教育学生的新事物。它主要以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为信息依托,以教育学生为目的,以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教育为主要方式。
2.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特点。数字图书馆不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浩如烟海的资源库,更重要的是因为其网络化的特性,使这种新型的家校协同教育具备了特有的优势。它具有以下特点:对等性、平等性、交互性、自由性和丰富性。
3.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的新模式。家校协同阅读教育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协同、合作的阅读,使家庭与学校建立相互影响的教育联系。新型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共由六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确定目标。第二步:选择材料。第三步:阅读材料。第四步:交流指导。第五步:反馈调查。第六步:设计活动。
4.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的思考。
(1)教育设备及教育技术的普及问题。在我校所处的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上、观念上都属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还非常有限,虽然我校地处省城,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家庭因为经济问题无法参与其中,而学校也无能为力,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一些大企业本着反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一些资金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设施及环境,协助政府培训更多的教师或教育者。
(2)所有的教育者或学校都应该及早转变观念。未来的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的教育。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加紧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加快和世界交流的步伐,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学校要为新的教学创新提供帮助,为发展每一名教师和学生考虑,提供指导、教育、培训的力度和频度。
(3)教育模式的创新要以教学效果为前提。教育模式的创新不是办一台热闹的晚会,它将指导学生长期的学习生活,也会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任何形式的创新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要目标。为此,在整个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要善于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不断衡量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得失,多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4)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作为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但也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进行创新,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教师束缚下的操作员。
面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社会巨变,教育绝对不能止步不前,要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完善学校的教育,这种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它必将迎来更多、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8—0027—01
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周的纽约时报所包含的信息量将是十八世纪一个人一生可能接触的信息量,我们该如何存储这些信息,有人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用户则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
世界各发达国家正在用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悄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置身于一个更加开放、便捷、多样的世界之中,进而改变了我们教育的方式和思想。那么,我们对于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究则显得非常重要。
二、家校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的家校互动一般就是指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活动。一般常见的方式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与家长甚至常常站在对立面。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家校双方沟通不够。于是,关注教育中真正的主体,提倡真正的家校协同教育,家校双方都向正确的教育理念靠拢是我们当前教育面临的巨大考验。为此,我们要加快实施家校协同教育,打破原有模式,开创在新形势下的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
三、如何构建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
1.什么是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化数字图书基础之上的家庭与学校沟通教育学生的新事物。它主要以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为信息依托,以教育学生为目的,以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教育为主要方式。
2.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特点。数字图书馆不但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浩如烟海的资源库,更重要的是因为其网络化的特性,使这种新型的家校协同教育具备了特有的优势。它具有以下特点:对等性、平等性、交互性、自由性和丰富性。
3.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的新模式。家校协同阅读教育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协同、合作的阅读,使家庭与学校建立相互影响的教育联系。新型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共由六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确定目标。第二步:选择材料。第三步:阅读材料。第四步:交流指导。第五步:反馈调查。第六步:设计活动。
4.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的思考。
(1)教育设备及教育技术的普及问题。在我校所处的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上、观念上都属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还非常有限,虽然我校地处省城,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家庭因为经济问题无法参与其中,而学校也无能为力,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一些大企业本着反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一些资金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设施及环境,协助政府培训更多的教师或教育者。
(2)所有的教育者或学校都应该及早转变观念。未来的教育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信息化的教育。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加紧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加快和世界交流的步伐,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学校要为新的教学创新提供帮助,为发展每一名教师和学生考虑,提供指导、教育、培训的力度和频度。
(3)教育模式的创新要以教学效果为前提。教育模式的创新不是办一台热闹的晚会,它将指导学生长期的学习生活,也会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任何形式的创新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要目标。为此,在整个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要善于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不断衡量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得失,多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4)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作为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但也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进行创新,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教师束缚下的操作员。
面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社会巨变,教育绝对不能止步不前,要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完善学校的教育,这种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它必将迎来更多、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