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臂型大动脉炎的诊治进展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1908年由日本的Takayasu最早报道,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头臂型大动脉炎(bra-chiocephalic takayasu arteritis,BCTA)是TA患者最常见的类型,病变累及主动脉弓的分支血管,重症者出现严重的脑缺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继续教育处和呼吸科与美国胸腔医师协会(ACCP)共同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病医学系、《心肺血管杂志》社协办为期3天的“2011中美国际心肺血管危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心脏手术目前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文献报道心脏外科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在50%~60%之间。神经系统的损伤机制、术中监测和保护方法是心脏外科备受关注
目的:观察永久起搏器更换时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方法:1988年12月至2005年5月,143例患者因电池耗竭而更换起搏器时的起搏电极导线阈值与植入时的阈值比较。结果:至更换时电极导线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车祸伤致胸部疼痛、呼吸困难4d"入院。患者于4d前因车祸撞伤胸部,伤后即感胸部疼痛,呼吸、咳嗽及活动时加重,伴呼吸困难。由他人送往当地医院,行胸X
由于行经心导管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AF)的外籍患者逐渐增多,要求术中完全无痛与无知晓。我们参照日间手术麻醉的特点,将喉罩及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外籍AF患者,取得了
目的:建立肝组织特异性胰岛素受体急性缺失的动物模型,分析胰岛素信号缺失对三酰甘油代谢的影响。方法:在构建腺病毒时,利用Cre-LoxP系统机制,在Cre重组酶基因的上游插入肝组织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全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10例,采用全凭静脉双腔气管导管麻醉。结果:10例患者
目的:观察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初步总结其技术方法与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西苑医院收治的存在膝下动脉狭窄闭塞性病
目前,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如普拉格雷、替格雷洛和坎格雷洛等正处于临床研究试用阶段。已证实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降低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