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者寓言与都市想象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街道作为城市空间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电影中获得了多方面、立体化的呈现,本文从街道景观的政治编码角度考查电影中的街道景观及其象征性内涵,分析游荡于都市街道中漫游者的角色政治和想象性身份的建构。作为电影中的意指符号和表现手段,城市空间不仅具有地理和文化意义,更隐藏着“看却看不见的”政治性内涵。
   关键词:街道;漫游者;都市想象;空间政治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2596(2021)06-0061-04
   前言
   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调整和规划。在影视作品中,现代都市的街道空间逐渐成为影像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表征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变迁。例如天津的“五大道”,包括马场道、大理道、重庆道、成都道及睦南道,是一处汇集多国建筑风格的整体建筑群落,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作为天津市主要标识符号之一的“五大道”,更具有空间的政治性辨识度,即它作为曾经的租界地见证了政权的更迭变幻和达官显贵的阶层分野。如今的“五大道”作为一张城市名片和旅游观赏景观如同香榭丽舍大道一样,以一种“自然”的街道景观呈现于世人面前,而不见曾经的殖民侵略或暴动镇压。在这里,与其说街道是一种城市景观,不如说是一种被“遮蔽了的自然”,其中暗含着政治性寓言:在街道两侧林立的建筑中,视觉美学豢养都市体验,它引导我们感知美、感叹美的“自然”形象,而暂时忘却其内部资本与权力的媾和、阶层矛盾的暗潮涌动、欲望和霸权所构成的空间政治内涵。都市的建立依赖一定的街道景观建设和塑造,但更重要的是其通过视觉规训、权力制约、审美引导和想象性的身份建构达到去政治化的目的。
   一、街道与漫游者
   街道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景观,犹如人体中的血管一样为城市的运转提供着血液供给。街道的杂乱性、流动和匿名等特性不同于乡村的空间特性,一方面偌大的城市因街道的划分变得规整有序,另一方面因其交错纵横、贯通南北的联系使相互独立的建筑形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表征,街道与建筑形成了城市中的认知图绘。一个城市的面貌犹如一部人类文化史,一方面是伟大的创造,一方面是巨大的毁灭,城市空间在街道的分布与排列下也存在着多面性,现代性与滞后性并存、规整与凌乱同在、富人区与贫民窟并生。街道“正是城市的寄生物,它寄寓在城市的腹中,但也养育和激活了城市。没有街道,就没有城市。街道就像城市的语法,它们决不会撕断自身的链条。城市借助于街道,既展开了它的理性逻辑,也展开了它的神秘想象。”[1]
   街道开放、包容的属性将行于其上的一切纳入其中,也就是说,街道不单单具有表现性,它更是日常生活得以展示和呈现的窗口。具体来讲,街道上有行色匆忙的上班族、有穿梭街头巷尾的自行车少年、有窥探的小偷、有无所事事的流浪汉、有搜寻服务对象的娼妓、有代表国家权力的警察和官员,甚至常见的街头暴力、示威游行与狂欢节同时在街道这一场所上演。因此,街道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交通通行的物质属性,而具有了政治性内涵。
   德国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作为较早论述街道空间的典型代表,其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对“都市漫游者”进行了详细阐说。“都市漫游者”是波德莱尔文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后经瓦尔特?本雅明的再思考和再阐释,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呈现,本雅明笔下的漫游者总是与街道、拱廊街、琳琅满目的橱窗和商店等意象相连。“街道成了游荡者的居所,他靠在房屋外的墙壁上,就像一般的市民在家中的四壁里一样安然自得。对他来说,闪闪发光的珐琅商业招牌至少是墙壁上的点缀装饰,不亚于一个有资产者的客厅里的一幅油画。墙壁就是他垫笔记本的书桌,书报亭是他的图书馆;咖啡店的阶梯是他工作之余向家里俯视的阳台”[2],作为漫游者避难所的拱廊街是19世纪巴黎的重要建筑和标志性城市景观。本雅明用诗意的语言和哲学思考揭示人与空间的关系,漫游者在城市中漫无目的地闲逛,以一种布莱希特式的“间离化”眼光打量着街道中的一切,他们看似无所事事,但每个人的所有感官(眼耳鼻)却很繁忙,他们通过观、听、闻来感知大都市的景观呈现,不时被特殊的气味、街头的热闹吸引。“漫游者”进入城市的主要途径就是其漫游的街道,他们通过游荡来窥探、发现和探索城市的秘密。“漫游者”身处大都市,在“民主”的公共空间中,以一种想象性的身份来体会大都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现代性体验,他们在漫游中表达着不满、反抗着生活,他们的这种抵御性姿态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象征性破坏。吊诡的是,作为在人群中漫步的个体,有的“漫游者”甚至沦落为垃圾捡拾者,在拱廊街这一空间中,不仅物品成为资本的奴隶,到处充斥着拜物,更可怕的是人的精神也在劫难逃,伴随着他们的是现代人所独有的焦虑与消沉。“在发达的空间里,人们获得了自由、民主和尊重,但也让人在麻醉中失去了抵抗力”[3],失去了对空间异化特质的反思和规整。
   现实世界和电影中存在的鳞次栉比的建筑、或明或暗的街道、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构成了都市空间的不同形态,80年代的一系列电影如《顽主》《夕照街》《小街》《街上的红裙子》均展现了街道在电影中的建构,而90年代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扁担姑娘》等或以街道作为青春成长的场域,或展现街道嘈杂与现代并存的一面,又或将其作为异乡者寄居的空间和游荡者想象性身份建构的场所。本文所涉主要为90年代后电影中的“漫游者”形象,包括自行车少年、娼妓、小偷等。
   二、自行车少年:身份想象的政治学图景
   都市中的漫游者大部分不属于都市的“土著”居民,而是涌入都市中的异乡人,街道中常见的自行车少年、乞丐、流浪者、妓女、快递员均属此类人群,这些大都市中的“他者”尤其是那些流动的、居无定所的底层人群成为电影中表现的主题之一。《十七岁的单车》《偷自行车的人》《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漫游者”是通过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来探寻城市的秘密。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虽以“文革”为背景,但影片中的主人公马小军似乎在抽空了沉重历史与父母规训的环境下,骑单车游走于街道和胡同中,通过撬开一家家门锁来窥视、发现城市的秘密。   ——————————
  參考文献:
  〔1〕汪民安.街道的而孔[A].溢出的都市[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3.
  〔2〕(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6.
  〔3〕朱宁嘉.芝术与救赎:本雅明艺术理论研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6.
  〔4〕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22785.
  〔5〕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形式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84.
  〔6〕汪民安.街道的而孔[A].溢出的都市[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6.
  〔7〕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6(01).
  〔8〕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2.
  〔9〕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06.
  〔10〕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30.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he Wanderer Fable and the Urban Imagination
  ——Street Politics in the Movie
  WU Qio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g 301899, China)
  Abstract: Streets,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urban space, have been presented in many aspects and in three dimensions in the fil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reet landscape and its symbolic connotation in the fil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coding of street landscape,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 politics and imaginary identity of wanderers wandering in urban streets. As the signification symbol and expression means in the film, urban space not only ha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ides the political connotation of "invisible but invisible".
  Keywords: Street Wanderer; Urban Imagination; Space Politics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炊用燃气大锅灶排烟温度高,热量浪费大,同时造成厨房环境恶化。通过技术改造,在灶体后部排烟管路加装余热回收装置,既回收了烟气中的热量,又降低排烟温度,实现能源的分布式综合利用,同时改善了厨房环境。本文通过介绍一种余热回收型炊用燃气大锅灶,探讨其综合热效率的提高及测试方法。  关键词:余热回收型炊用燃气大锅灶;节能;热效率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餐饮服务业的发
期刊
摘要:笔者从2007年至2008年间参与了齐齐哈尔一重铸造车间的结构设计工作,主要负责该厂房的吊车梁系统的设计。在此期间,对大吨位吊车厂房的吊车梁系统设计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重型厂房;吊车梁系统设计;心得体会       厂房的布置以及特点  本厂房有以下特点:  吊车吨位大。本厂房最大的吊车吨位为500吨,余下还有350吨、300吨等大吨位吊车。  本厂房柱距类型比较多,有6米、1
期刊
摘 要:从地域文化视角来看,内蒙古黄河文化是一处高度融合、多元汇聚之地,与草原文化和整体的黄河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构建内蒙古“沿黄河区域文化带”将有助于我们从区域视角认识中国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部分,总结其发展和形成的历史,对于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内蒙古;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多元一体;地域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的愈来愈高,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IT应用技能的要求也在迅速提高,如何准确快速的判定人才的IT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基本模型,继而重点探讨了IT技能自动化测评技术。  关键词:IT技能;自动化测评       前言  文章所讨论的IT技能是目前办公较为常用应用软件,包含Windows、Excel、Powerpoint、Frontpage、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基坑开挖的深度的要求日益增加,深基坑的开挖成为建筑物的必需。然而深基坑由于其深度问题,在施工中会对其他的建筑物等产生影响,从而成为抵制工程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和采取怎样的施工与安全措施,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介绍某工程基坑开挖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1、前言  工程概括  该高速公路是国家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对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新时代党刊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党刊;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
期刊
摘要: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硬件的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其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介绍了如何正确判断计算机硬件故障,以及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故障判断;计算机维护       计算机作为我们日常的使用设备之一,一旦发生这样那样的故障,给我们带来的麻烦可想而知,因此,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一台计算机,最大限度地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这是我
期刊
隧道内接触网槽道的运用浅谈  张海  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高速电气化铁路对隧道接触网的设计、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的要求提出槽道方式接触悬挂设计安装方案。该方案通过荷载结构建模计算,为隧道衬砌强度要求提供了依据。并针对4种槽道类型,明确了Ⅱ、Ⅲ级围岩素混凝土地段槽道基础钢筋网片和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强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槽道施工要点。  关键词:高速电气化铁路;
期刊
摘 要:开封市黄河滩区作为黄河流域的主要滞洪区,为黄河安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开封市黄河滩区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補偿方式和标准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协调、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使生态补偿制度难以实现应有的环境效益。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在综合考虑黄河流域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根据开封市现有的实践情况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合理的补偿方式和标
期刊
摘 要:在众多的小说评论中,“铁西三剑客”似乎成为班宇的标签之一。但从《冬泳》到《逍遥游》,班宇对现实的叙事已经渐出东北,走向更广阔的中华大地,小说的视野亦从上一辈的命运走进当代人的生活,描写当代人应对困境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从而表达出班宇对当代青年人生活境遇的思考。同时,两部作品集都延续了班宇小说独特的“水”意象,但不同的意境与内涵表现了班宇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   关键词:班宇;现实叙事;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