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LAM)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HBV 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单一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组(LAM组)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LAM+Tα1组).结果治疗52周时,LAM+Tα1组HBeAg血清转换率(51.4%,18/35)明显高于LAM组(5.4%,2/37),P<0.01.停药1年后,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2 9%(15/35)和8.1%(3/37),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HBV DNA定量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治疗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基本一致,达77.1%(27/35)和67.6%(25/37),但停药后LAM组仅有18.9%持续正常,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治疗52周,联合治疗组完全应答率(42.9%)明显高于LAM组(8.1%),停药后1年,持续应答率分别为60.0%(21/35)和18.9%(7/37),P<0.01.治疗过程中LAM+Tα1组未发现HBV前C区变异株.LAM组有10例(27.0%)发生YMDD变异株,联合组仅有1例.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明显地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降低,HBsAg、HBcAg的表达明显减少,治疗过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Tα1与LAM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60年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风行世界以来的数十年,许多国家都孜孜以求地不断出牌,但大多是延续着发展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老套路。而在这一时期,牵引炮的前途却是日渐渺茫。正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榴弹炮”的德国PzH2000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走出江湖,从而引领着其它国家效仿发展的时候,一款完全有别于以前的新型榴弹炮——车载榴弹炮,像一匹野马一样冲入炮林。实际上,二战时期已出现以卡车为底盘的榴弹炮,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PzH2000几乎成了西方冷战后唯一装备部队和对外销售的重型自行榴弹炮,而这其中还经历了“十字军战士”的夭折。沉寂通常暗预着新生命的孕育。果然,法国“恺撒”的问世,将一种“车 炮”的新概念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这种火炮在实现了火炮机动性的同时,也为信息化提供了优良的平台。机动性好、生存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于是,世纪之初,各种车载炮竞相登台,成为近年来炮兵武器发展的一大亮点。然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