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趣闻二三事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雷雨》到《王昭君》,曹禺以一部部中国话剧经典流传至今,闻名于世。他曾是北京人艺院长,也是老舍先生之后的第二位市文联主席。在仼期间已是他晚年时光,虽然体弱多病,他还在为文艺事业四处奔忙,但他在文联的轶事趣闻却鲜为人知。

竹死节不变,花落有余香


  我从小就喜欢戏剧,听过许多名家名段,看过不少被视为经典的戏剧演出。有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市剧协在欧美同学会特约程派传人赵荣琛老师传授程派艺术讲座时,我在现场首次见到了戏剧大师曹禺先生。那时,他七十开外,无鹤发、有童颜。在他所经历的那个既有阳光也有风雨的年代,—定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市文联画家王长海讲述的请曹禺题字的亲身经历。
  北京人艺建院35周年之际,我的画家朋友王长海画了一幅小画聊表祝贺之意。画完后,苦思冥想也没有找到一个好题目。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大名鼎鼎的人艺院长曹禺,如能得到他的指点或亲笔题字那该多好。于是,长海买了一束鲜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北京医院找还在住院的曹禺。他想,一来表示晚辈探望之情,二来顺便提出自己的意愿,也未尝不妥。说来也巧,这天曹禺先生精神状态特别好。长海问候了他的病情,并祝愿他早日康复。之后,他又怯怯地说:“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曹禺先生说:“不妨说来听听。”于是,长海展开了那幅画作,对曹禺说:“我眼高手低,画了一幅不成器的小画,想请您老赐教。”目光敏锐的曹禺看罢,微微一笑,已解其意,欣然命笔写下了四个小字“春到人艺”。字迹端庄秀美,与小画意境相映成趣,霎时为小画增光添彩。曹禺先生接着说道:“你说眼高手低,我说眼高手低好!”一语惊四座,画家长海和在场的工作人员大惑不解。曹禺先生解释说:“你想呀,眼高才能追求高境界,眼高才能看出不足之处,千锤百炼也就变成眼高手不低了嘛。”
  事过多年,画家长海还不无感叹地说,曹禺先生博大精深的学识不但表现在戏剧上,对词语的应用上也是炉火纯青。随手拈来一字填在词语中,便能赋予新意,演绎出不同凡响的哲理。从此他牢记戏剧大师风趣幽默的教诲,勤学苦练、百折不挠。为迎“亚运”,他画《梅花图》100幅,争奇斗俏 、千姿百态、各有特色,深受画界好评。
  可惜,画家长海不幸英年早逝。在他患病期间,我和老舍基金会同志前去探望,他又把那幅小画拿给我看,說起当年的往事,仍然兴奋不已,引以为荣。那天,我正好带着相机,即兴按下快门,这才有了题目下展示的弥足珍贵的画作。
  翻修后的首都剧场内新建了一个曹禺纪念馆。每次走进剧场,我都会拜谒这个令人流连的地方。从《雷雨》到《王昭君》,一座座中国话剧的高峰历历在目。制作者们将曹禺先生的客厅原封不动搬到馆内,陈桌旧椅老板凳,简朴至极。这里一边是流芳百世的作品,一边是朴素无比的“家”,彼此辉映,相互注解,像是向参观者诉说着曹禺的一生。曹禺虽然故去多年,但是“竹死节不变,花落有余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004年岁末,王蒙的小说《青狐》出版了。2005年春天,他爱人崔方蕤也推出了新书《我的先生王蒙》。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王蒙的小外孙来福,有时提一些智力测验或者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也有时背一首唐诗让姥爷说出作者是谁。王蒙答不上来,来福便在电话的那一端叹气,很体己地对姥爷说:“姥爷,您这么糊涂,怎么当作家呀!”
  王蒙大度地说,他最爱听的就是孙子们“攻击”“嘲笑”的话,觉得奥妙无比、其乐无穷、滋味多多。
  这一细节,我不想妄加评论,却让我想起了曹禺先生的一段趣闻轶事,想起多年前一位朋友讲的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附庸风雅的白字先生洋洋自得地在大庭广众中说道:“曹偶先生的话剧《雷雨》我看过多次,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每次都催人泪下,令我感动不已。”当场有人纠正说:“那不是曹偶,那是曹禺。”这位先生倒也坦诚:“大哥,你要不说,我还不知道要念到猴年马月哪!”
  无独有偶,谁能想到读错字居然也会发生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名人曹禺自己身上。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打倒“四人帮”之后,各单位都在揭批与“四人帮”有关的人和事。作家浩然因受“四人帮”株连,曾在东郊工人体育馆召开恢复市文联的会上主动作出检查,由于态度诚恳、心底坦诚、语言质朴还获得了阵阵掌声。当时曹禺先生主持大会,他把出席会议的领导丁国钰,错误地宣读为丁国珏,由于会场嘈杂,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浩然的检查,所以也没太多地引起注意,但细心人还是记住了此事。
  不久,北京市文联召开了第四次文代会,曹禺先生当选为北京市文联主席。有一次在市委党校礼堂召开文联工作会议,曹禺先生与会宣读出席会议的有关领导人名单时,又出纰漏了,其中有位市委领导的名字为毛连珏,曹禺先生竟宣读成毛连钰,台下一片哗然。于是有人递条子给他,也有人担心这位大名人如何收场。曹禺先生镇定自若,继续宣读,完毕之后,才看了条子,思维敏捷的曹禺,灵机一动接着说道:“我这个人经常犯错误,这不,今天又犯了一个错误,把市委领导的大名给念错了,现在我把它改正过来,我想毛连珏同志不会介意吧。”说完他把头转向就座的各位领导,表示谦意。毛连珏同志微笑着向他挥挥手,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有曹禺先生亲笔题字的老照片

  曹禺先生究竟是“珏”“钰”读音记颠倒了呢,还是他老人家眼神不好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读错了。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曹禺先生知错当众就改,化尴尬为融洽的大家风范,确实值得称道。
  此事让我想起一句成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名人也不例外。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新合成的一种靛玉红衍生物,N-乙基-1-氧代靛玉红(N-Ethyl-1-oxindirubin,E-1-OI)在体抑瘤效果、离体肿瘤细胞毒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MTT实验测定E-1-OI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约翰·契弗短篇小说《巨型收音机》中的技术异化,揭示了人为自身创造物——收音机所限制和奴役的异化本质,探讨了作者对处于丰裕社会技术异化进程中人们生存困境的深切忧虑,以期更深刻地领略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约翰·契弗 《巨型收音机》 技术异化  约翰·契弗(John Cheever,1912—1982年)是美国当代社会风尚小说家,尤以短篇小说创作见长, 荣获过美国国
四逆汤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附子、干姜、甘草三味药材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为中药复方中的经典方剂。附子生品有剧毒,经炮制后的附子方可应用于临床,附子中毒性最大的成分为双酯型生物碱,在煎煮或炮制的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逐步水解转化为低毒的单酯型生物碱和醇胺型生物碱,从而降低附子的毒性。由于传统汤剂煎煮过程的不确定性,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难控制等问题,因此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控制在四逆汤有效
目的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结合药效学实验、血液生化实验、组织形态学实验等明确甘草中的活性提取部位甘草总黄酮(licorice flavonoids,LF)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等实验方法,研究甘草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与AMPK信号分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摘 要: 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新闻成为国际社会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英语新闻的翻译成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各国常用的新闻语言有不同的特征,并且与各国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在翻译英语新闻时务必要考虑语境的影响。  关键词: 语境 英汉新闻翻译 制约作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思想、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同时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