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锥形穹顶半刚接单层网壳分析与设计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某图书馆的锥形穹顶单层网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变形性能和整体稳定性能。对比研究了不同截面方案和节点假定对网壳构件承载力、屈曲特性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采用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真实模拟节点性能,与节点刚接、铰接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钢管非加劲相贯焊连接的单层网壳为典型的半刚接网壳,合理的杆件截面设计可使其整体稳定性能接近于节点刚接模型;节点铰接会改变单层网壳的屈曲形态,使结构整体协同性能严重弱化或丧失;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是判别节点刚度和承载力的有效方法,可真实反映节点性能对整体结构性
其他文献
根据2016—2020年珠海市金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金湾区黄绿背水库、爱国水库和木头冲水库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3个水库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水质最差,超标因子为总磷,除了2016年黄绿背水库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外,其他年份和其他水库水质均达相应水功能区标准;2016—2020年3个水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但改善趋势不显著,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为溶解氧、总磷、化学需氧
通过一榀双肢实腹式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揭示该类双肢墙的破坏机制及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从型钢混凝土连梁屈服形成塑性铰,再到墙肢屈服发生破坏;试件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分别为3.58和0.191,表明该类双肢墙结构的破坏表现为强墙肢弱连梁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考虑到连梁破坏时只有少许黏结裂缝,兼顾双肢墙结构计算效率,有限元建模时不考虑型钢界面黏结滑移影响,计算结果可满足工程要求。采用型钢混凝土梁连接的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要优于钢筋混凝土梁。
为了研究圆端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压性能,考虑长细比、含钢率、高宽比3个变化参数,设计了6个试件进行轴压静力单调加载试验,得到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等数据,并分析参数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圆端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受力过程经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与破坏阶段,破坏形态为弹塑性失稳破坏;试件承载力与含钢率呈正相关,与长细比呈负相关,对于高宽比较大的试件,含钢率对承载力的影响更大。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的参数分析,建立圆端形钢管混凝土中长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简化公式,计
利用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和来自二沉池壁的藻类构成菌藻生物反应器用以处理实际生活废水,探讨了不同泥藻接种比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稳定运行后的微生物群落组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桁架-混凝土板组合梁的抗风性能,建立了该类梁的CFD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3°,0°,3°三种风攻角以及均匀流与C类地貌两种流场条件下组合梁截面的流场、截面的风压分布以及不同位置处的平均风压系数,并给出了均匀流与C类地貌下该类梁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与升力矩等气动三分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桥面板的上表面主要表现为风吸力,下表面风压分布主要受到特征湍流即分离涡的影响;均匀流场下气动三分力系数约为C类地貌下的1.1~1.2倍;与数值分析结果相比,《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
为提高圆钢管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进行了12个大尺寸圆钢管混凝土试件的推出试验。钢管内部构造措施包括无构造、内置竖向肋板、内置钢管和拉结板、内置环向肋板等6种;采用2种水胶比的核心区高强混凝土。通过各试件的破坏特征、荷载-滑移曲线和应变,分析了不同构造和不同水胶比对圆钢管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环向肋板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无构造的圆钢管高强混凝土荷载-滑移曲线存在陡降段,设置构造措施可减弱陡降段;环向肋构造可大幅提高界面黏结强度和耗能能力,环向肋竖向肋的组合构造对于改善界面黏结性能效果最好
基于已有的异形钢管混凝土-钢梁节点,提出并设计了带侧板连接新型T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通过拟静力加载试验,系统分析了新型T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等各项抗震指标。同时探讨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节点破坏特征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节点在屈服以后能够产生较强的耗能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由于侧板的设置,使得塑性铰出现在钢梁上,形成梁铰破坏机制,满足建筑结构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钢板组合剪力墙和钢梁侧板连接节点进行了受力机理分析,详细剖析了典型节点的受力性能。分析表明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随侧板长度、侧板厚度和组合墙端板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参数轴压比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则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根据塑性屈服线理论,给出了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合理性。
宁波奥体中心游泳馆平面尺寸为219m×103m,下部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钢屋盖根据不同的跨度及支承条件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包括管桁架结构、矩形钢管折线形刚架结构。重点阐述了结构设计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包括结构总装分析、抗震性能化设计、大跨楼盖舒适度分析、超长结构设计及异形跳台结构设计等。结果表明,所选结构体系合理、安全、可靠,上部钢屋盖及下部混凝土的计算结果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建筑形体复杂,且具有多项抗震不规则项、超长钢结构、质心偏置、大跨度转换等结构特点。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并同时采用黏滞阻尼器减震系统,采用速度型阻尼器与位移型阻尼器相结合的混合减震技术,充分发挥了两种不同类型阻尼器的优点。文章重点介绍了结构体系选型考虑因素和结构布置,以及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包括考虑黏滞阻尼器影响的扭转位移比分析、混合耗能减震分析、大跨度施工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