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高三有点儿难
In:(我现在上高三,不知道怎么的,感觉自己非常敏感,一点儿小小的事情都会郁闷半天,比如我被一个人的群T了,都会很难受,在跟人打交道时就更不知道怎么相处了,通过网络,我认识了一个大学生哥哥,心情不好时,我经常会打电话向他倾诉,但是我现在有点儿怕他烦我。我也问过他,我老是跟他说不开心的事他会不会烦。他说他把我当妹妹看。但我依然怕他烦我。可是如果不联系他,我又怕我们的关系会疏远。不止是对他一个人这样,我跟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打电话的时候很想跟对方讲讲心里话,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合适。
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很不健康,很容易自卑,看到别人优秀就会羡慕。虽然朋友跟我说我人缘挺好的,事实上,我的朋友也蛮多的,但别人眼里那个“快乐”的我就是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星星多美丽)
Out当你觉得生活中处处不如意的时候,一股情况下,你正面临着一个让你感到无力解决的大问题。你可能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但是因为应付起来觉得困难,所以主动地回避它;也可能在意识层次上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在潜意识里这个问题已经给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哪种情况,根据人类“趋利弊害”的心理特点,你都会选择去面对相对而言更小的、更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样一来,由于忙于处理眼前的这些小麻烦,你就可以暂时不去考虑那个根本的大问题了。有的时候,当人们面对棘手的让他产生乏力感的问题时,甚至会不自觉地制造一些自己可以处理掉的小麻烦,一来可以分散自己的精力,二来也会让自己的心理暂时平衡一些。
但是用“欺骗自己”换宋的假象并不能解决你的大问题、甚至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更多的恐慌。你越恐慌,就越可能制造更多的小麻烦,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你将在不断解决小麻烦中消耗掉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而你的大问题依然存在,结果是你很可能最终把自己变成一个失败的人。
要找出自己的这个大问题,除了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灵之外,还可以参考年龄段及所处环境特点。升入高三意味着即将面临高考,能不能上大学也基本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紧迫的时间和环境压力,在对自己的成绩(或提高成绩)没有信心及对高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是没有人不会感到心慌烦躁的。所以对你来说,高考、上大学是个大问题,但你对此却没有信心,于是你把自己的这种情绪投射到其他事物上(例如人际关系)。因为事实上你在这些方面是很擅长的(别人都认为你很快乐、你也可以很好地和大学生沟通),有了麻烦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掉。因此你不断地暗示自己人际关系出了问题,然后再用自己的能力把它解决掉,即使有时解决不好,对你而言,应付这个问题也比应付高考容易得多。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时而分散,时而又弥补了你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因此你心理平衡了。
但是高考的压力你是逃不掉的,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你不去找回自己在学习上的信心,不去正视自己真实的问题,在高考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将一直纠缠于人际关系的矛盾之中。开心姐姐建议你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以外的事物上,找出自己弱势的学科,集中精力打败它们,在你对成绩感觉良好之时,你的所有其他问题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开心姐姐)
成绩下降了怎么拿“三好”
In:(刚开学的第一次月考,我考得不好,从以前的“三甲”落到了十多名,我觉得自己比上学期努力,但成绩却不理想,心理有些难过,还有学校竞选“三好学生”,我觉得自己有点不合适,但老师还是选了我,我想推掉,又舍不得。真不知道怎么办好。(忧愁女孩)
Out你的潜台词是:第一,自己比以前努力了,成绩就得比以前好;第二,“三好学生”就得是前三名,至少成绩是不能下降的。这是两种极端自我中心的观点,而事实是,无论是谁,在一个团体里都不可能绝对的自我中心。
有排名就证明不止你一个人参与竞争,你比以前努力了,不能说明其他同学没有努力,他们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比你更努力,相对的,你的排名就下来了。成绩不理想,不去考察客观环境的变化,寻找自己的突破口,而是觉得自己委屈,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给自己形成“努力了也白费”的心理暗示,进而养成懒惰的习惯。
“三好学生”肯定不止是学习好一个方面,在学习方面也不是只有前三名才有参选的资格。你的排名尽管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还算不错,老师自然也能看到你的努力和潜力,所以才选你,老师绝对不会是因为怜悯才给你个“安慰奖”吧。为什么要推掉呢?恐怕你的推辞里含有对某种不公平的抗议吧。当人们觉得委屈的时候,就会直接认为一定是有什么对不起自己才让自己很受伤,认为好好的自己被伤害是不公平的。但到底是什么不公平呢?可能你也不清楚。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是生活对不起你,而是你的态度伤害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并不认为这次考试是不公平的,就不要怨天尤人,从这次经历中,认真找寻主客观的原因,形成开放的人生观比当不当“三好”重要得多。(开心姐姐)
编 辑 付 洋
In:(我现在上高三,不知道怎么的,感觉自己非常敏感,一点儿小小的事情都会郁闷半天,比如我被一个人的群T了,都会很难受,在跟人打交道时就更不知道怎么相处了,通过网络,我认识了一个大学生哥哥,心情不好时,我经常会打电话向他倾诉,但是我现在有点儿怕他烦我。我也问过他,我老是跟他说不开心的事他会不会烦。他说他把我当妹妹看。但我依然怕他烦我。可是如果不联系他,我又怕我们的关系会疏远。不止是对他一个人这样,我跟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打电话的时候很想跟对方讲讲心里话,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合适。
我觉得自己的心理很不健康,很容易自卑,看到别人优秀就会羡慕。虽然朋友跟我说我人缘挺好的,事实上,我的朋友也蛮多的,但别人眼里那个“快乐”的我就是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星星多美丽)
Out当你觉得生活中处处不如意的时候,一股情况下,你正面临着一个让你感到无力解决的大问题。你可能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但是因为应付起来觉得困难,所以主动地回避它;也可能在意识层次上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在潜意识里这个问题已经给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哪种情况,根据人类“趋利弊害”的心理特点,你都会选择去面对相对而言更小的、更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样一来,由于忙于处理眼前的这些小麻烦,你就可以暂时不去考虑那个根本的大问题了。有的时候,当人们面对棘手的让他产生乏力感的问题时,甚至会不自觉地制造一些自己可以处理掉的小麻烦,一来可以分散自己的精力,二来也会让自己的心理暂时平衡一些。
但是用“欺骗自己”换宋的假象并不能解决你的大问题、甚至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更多的恐慌。你越恐慌,就越可能制造更多的小麻烦,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你将在不断解决小麻烦中消耗掉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而你的大问题依然存在,结果是你很可能最终把自己变成一个失败的人。
要找出自己的这个大问题,除了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灵之外,还可以参考年龄段及所处环境特点。升入高三意味着即将面临高考,能不能上大学也基本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紧迫的时间和环境压力,在对自己的成绩(或提高成绩)没有信心及对高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是没有人不会感到心慌烦躁的。所以对你来说,高考、上大学是个大问题,但你对此却没有信心,于是你把自己的这种情绪投射到其他事物上(例如人际关系)。因为事实上你在这些方面是很擅长的(别人都认为你很快乐、你也可以很好地和大学生沟通),有了麻烦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掉。因此你不断地暗示自己人际关系出了问题,然后再用自己的能力把它解决掉,即使有时解决不好,对你而言,应付这个问题也比应付高考容易得多。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时而分散,时而又弥补了你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因此你心理平衡了。
但是高考的压力你是逃不掉的,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你不去找回自己在学习上的信心,不去正视自己真实的问题,在高考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将一直纠缠于人际关系的矛盾之中。开心姐姐建议你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以外的事物上,找出自己弱势的学科,集中精力打败它们,在你对成绩感觉良好之时,你的所有其他问题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开心姐姐)
成绩下降了怎么拿“三好”
In:(刚开学的第一次月考,我考得不好,从以前的“三甲”落到了十多名,我觉得自己比上学期努力,但成绩却不理想,心理有些难过,还有学校竞选“三好学生”,我觉得自己有点不合适,但老师还是选了我,我想推掉,又舍不得。真不知道怎么办好。(忧愁女孩)
Out你的潜台词是:第一,自己比以前努力了,成绩就得比以前好;第二,“三好学生”就得是前三名,至少成绩是不能下降的。这是两种极端自我中心的观点,而事实是,无论是谁,在一个团体里都不可能绝对的自我中心。
有排名就证明不止你一个人参与竞争,你比以前努力了,不能说明其他同学没有努力,他们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比你更努力,相对的,你的排名就下来了。成绩不理想,不去考察客观环境的变化,寻找自己的突破口,而是觉得自己委屈,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给自己形成“努力了也白费”的心理暗示,进而养成懒惰的习惯。
“三好学生”肯定不止是学习好一个方面,在学习方面也不是只有前三名才有参选的资格。你的排名尽管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还算不错,老师自然也能看到你的努力和潜力,所以才选你,老师绝对不会是因为怜悯才给你个“安慰奖”吧。为什么要推掉呢?恐怕你的推辞里含有对某种不公平的抗议吧。当人们觉得委屈的时候,就会直接认为一定是有什么对不起自己才让自己很受伤,认为好好的自己被伤害是不公平的。但到底是什么不公平呢?可能你也不清楚。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是生活对不起你,而是你的态度伤害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并不认为这次考试是不公平的,就不要怨天尤人,从这次经历中,认真找寻主客观的原因,形成开放的人生观比当不当“三好”重要得多。(开心姐姐)
编 辑 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