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激活小学英语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将图、文、声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目前很多学校也应用了多媒体这一新技术,在多媒体的支持下,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介绍如何在课堂中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最终目的。
  小学生在身体、心智等各方面发育还不完善,他们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因此这个阶段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利用新型的网络媒体技术和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英语并感受到英语的独特魅力。
  一、多媒体技术的设计原则
  (一)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兴趣是在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听课,并想参与其中。多媒体教学中提供的大量影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经过教师的整理编辑,可以有效提高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小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进而提高整个教学效果。
  (二)简单性原则
  上课的对象是小学生,就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作一些通俗易懂、简单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重视这一原则,要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思路,用最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小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必须遵循简易性教学,图片和声音视频等避免复杂,做到界面美观,清新明了,突出重点。
  (三)趣味多样性和情境性原则
  趣味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合理设计,诱发兴趣,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考虑内容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机械重复的练习,枯燥乏味,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性原则是指在英语课堂练习设计时,要克服缺乏母语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困难,为学生提供一些模拟的情境,使他们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去理解所学内容,接受所学语言。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巧用多媒体技术
  (一)善用图片,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代教育中,英语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在课堂中教师要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比如说可以利用图片刺激小学生的视觉,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好奇中学会图片中单词的读音。例如,在学习单词“cat,dog,pig,monkey”等表示动物的单词时,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学生只能参考教材中仅有的几个图片,难以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而我们如果利用多媒体将各种姿态的动物和单词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动物形态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从而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使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小学英语学习氛围
  小学英语教师要想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思维,掌握学生对多媒體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小学生通常生活的环境为汉语环境,对英语知识不是十分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以解决学生学习问题为途径,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出更真实的英语沟通环境,使学生可以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氛围中,更顺利地学习到英语知识。在提升学生成就感后,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At the zoo》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套“动物园场景英语对话”的音频,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该课程内容前,感受到真实的英语学习氛围以及动物园场景内容,使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知识更感兴趣,学习效果更好。
  (三)借助多媒体普及英语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兴趣
  不同语言代表着不同文化。要想学好英语,使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兴趣,教师不仅需要从表面出发为学生讲授英语知识,更要做好英语文化挖掘工作,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有趣的英语文化,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英语知识的趣味性,提升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巧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更多英语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以图片、视频的方式走入英语,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好感程度,促使学生对英语文化以及英语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My friends》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讲授外国文化中对“朋友”的解释,使学生产生想要深入了解更多英语文化以及英语知识的想法,促使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兴趣。
  (四)建立交际信息沟促进教学
  在日常生活的交谈过程中,谈话者需要有话可说,听话者或觉得话中有新鲜的内容,值得一听;或觉得有疑问,听完话之后,了解到原来不曾知晓的事情。这种新鲜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息。新鲜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越大。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互通信息便是交际。交际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间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因此,“信息沟”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真实的言语交际是建立在“信息沟”基础之上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新授内容感兴趣,在练习时积极性就会降低,因为没有新鲜感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努力制造学生间、师生间、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信息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疲惫感或焦虑心理。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提供文字,图像,动画,还有语音解说,音响效果等。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就能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优化听、说、读、写训练过程;提高语言的训练效率,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英语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各零部件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但是零件磨损过快,显然是不正常现象。一单位有几台黄河翻斗的6130Q型发动机的四配套(活塞、缸套、活塞环、活塞肖)等零件
文章分析了知识型劳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的知识型劳动度量方法,并以工程设计劳动过程为例,给出了方法的应用分析。
小学是学生思维开发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 ”时代,相关教师应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孩子的创新兴趣,促使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化成更多的创新成果。本文对“互联网 ”时代下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涌现了各种先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的技术二亡作如何适应形势,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点播系统已变成现实,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利用视频对象简介能够给用户一个友好的互动收视环境。可扩展视频服务器集群可以适应未
相比于脑白金、《征途》的热闹与喧嚣,"巨人"史玉柱退居幕后多少让人感觉有些落寞。但事实是,史玉柱并未真正走远,金融资本市场或将成为他大展身手的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