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探究性学习的真实意蕴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x81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学习是《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获得思维发展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但纵观当前这种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环节松散、耗时过多、效率较低等现象,本文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例,试图从学生心理出发,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心向,为其探究构建良好的平台,在促进指导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成功感等去阐述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探究学习的真实意蕴。
  【关键词】探究学习;激发心向;构建平台;成功体验
  探究学习是《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者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再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掌握了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理解的各种亲身经历。
  然而,纵观当前探究学习的现状,这种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环节松散、耗时过多、效率较低等特征并不少见。缘于此,仅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的设计与反思,对如何追求有效探究学习的过程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激发探究学习的积极心向
  【片段1】
  出示:同学们去公园划船,租了10只船,每条船坐5人,正好坐满。
  师:你能提什么问题?
  改题为:同学们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师:现在,你还能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吗?人数没有明确规定,那你觉得10只船可能是怎样租的?
  师:最多坐多少人呢?接着呢?最少呢?
  师:观察所租大船小船的条数和所能坐的人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从你们所说的种种租船的可能中,我们可以发现:大船每减少一条,小船每增加一条,也就是把其中1条大船改为小船,人数就有什么变化呢?为什么?(每条大小船之间相差2人)那到底是租了几大几小,还要根据实际的班级人数来定。
  再次出示: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现在能确定租了几条大船几条小船吗?现在到底怎么租船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开始,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一下子就做好了课前到课上的转变和准备。接着,不再规定租的10条船是什么船,学生不能确定具体的人数,以问题“可能会是什么情况”,引出一一列举,如此,问题便在学生以有的知识基础上,轻松解决。这样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由简单至复杂,逐步推进。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已经感受到了假设法中,理解的关键“一条大船换成一条小船时,总人数就会减少2人”,为后续的学习作好了准备。随着问题的解决,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一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而这样,也能使学生能更有效、更主动地去寻求和探究知识。
  二、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过程
  【片段2】
  开心闯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1.运用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巩固画图调整的策略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
  出示:练一练1的题目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
  ①画8个圆,表示一共有8只动物。
  ②先假设都是鸡,给每只动物画2条腿。算出画的腿比22条少几条。
  ③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再给其中的几只动物各添上2条腿。怎样才正好是22条腿?画一画。
  ④鸡有(     )只,兔有(      )只。
  师:要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样来假设呢?请在作业纸上独立解答。
  师: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 (让学生完整说一说,是怎样画图、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
  师:假设全是兔,谁说说又该怎么借助画图进行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
  2.巩固表格调整的策略
  师:刚才大家利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了非常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有“鸡兔同笼”问题,我们来看看。
  出示:“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师:我们已经会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后来鸡兔同笼问题由我国传到了日本变成了龟鹤问题。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抓住数学的本质,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这里指的是两类不同事物,我们将他们假设成其中的一类进行解答。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刚刚的租船问题等我们都可以用假设法去解决。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初步认识假设法后,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一连串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假设法的本质:把两类不同事物假设成一类事物,这样解答比较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突出假设法,列表、画图等多种策略在这一课中,也都得到了综合应用,学生在了解、认识和初步应用假设法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后,对方法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在疑难、分歧处,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方法的恰当指导、学生间的想法交流下,积极心向的激发、良好平台的构建、成功过程的体验才会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林众,冯瑞琴,罗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2011(6)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政党永保青春的法宝!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如何挖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育之首在。为了让孩子心中,早些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得到释放,让创新从孩子们开始,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好奇心是生而为人的天性,是焕发生命的原始动力。它可以驱使人去发现、去探索,然而学校教育、家庭教务、社会教育,这些都在影响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超强吸水剂.详细考察了影响单体聚合和产物吸水、吸盐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
谭峭是我国唐末五代时期参佛悟道造诣极深的道门硕儒。他强调内丹外法道教修炼方式。著有针砭时弊、泽被后世的六卷道书《化书》,对内丹修仙之术和虚实相生道教哲学理念做了
简述了当今中专生的特点,介绍了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兴趣数学法、实例分析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该文试图对医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教育对策进行分析探究,以求对促进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采用高压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装置,在压力分别为7.0,10.0和15.0MPa,温度分别为350, 400和450℃条件下,在H2/N2为1.6~3.0范围内研究了H2/N2对A301,ZA-5和A110-2型催化剂的活性
针对既有线特点,对跨度较小、孔数较少的换梁工程,采用人工换梁比较实用。大秦线采用这种换梁方法成功地更换了2孔8m跨度的小梁。本文介绍了换梁点前、点内和点后的工作项目,可
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快速抢修砂浆在现场灌注施工,要求砂浆具有一定的微膨胀性。通过添加铝粉,原充填层砂浆24h能达到1%~3%的膨胀率,但快速抢修砂浆中加入铝粉却无法膨胀。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