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农村中学数学差异化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nce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帮助老师和学生建立学习之间的联系,把复杂的问题层级化、图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的抽象化和复杂性给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的困难与障碍。以思维导图为背景的差异化教学专门针对学校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各尽其才,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让“因材施教”不再是一句空话,从而对初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和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升起到较大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差异化;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89
  甘肃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在近年来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从实际调研的情况发现,农村地区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与城区教学的差距越拉越大,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进一步升学、择校的一道新“门槛”。为此,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以思维导图背景下的差异化教学实验为出发点,开始了教学实证研究和教改提升。从目前的各种教研资料来看,思维导图对小学、中职和专业领域的有效使用很多,但是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比较少。课题组基于这个现状的考虑才决定申报这个课题,尤其是进一步地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对农村中学中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解决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水平与成绩较差的现实问题。而对于西部欠发达的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说,对数轴、方程等新的名词感到陌生,从心里产生了畏惧感。如何让学生快速、准确的适应数学教学,克服学习数学学科的畏难情绪,是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课题提出的思维导图差异化教学就是要解决这一难题。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思维导图教学对数学知识点教学系统化的“串联”
  在初中七年级、八年级的数学的教学起步阶段,很多学生需要整合复习整个小学段的知识点和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思维才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但是其知识点繁多,许多学生已将原来所学的一部分知识点和方法遗忘。同时,数学教学还要继续新知识点的学习,确实让一部分同学慢慢掉队,如果科任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利用思维导图差异化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就会预防和解决这类问题的出现。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的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将三角形进行有序分类,让学生建立三角形的分类模型,就便于成绩不好和能力不强的学生记忆和理解,逐步把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思维导图教学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和强化记忆效果
  数学教学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可以形成解题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证研究中发现,利用思维导图处理后的数学知识点、考点、重难点更容易记忆和初步理解,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二次根式的学习中,二次根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化繁为简,建立思维导图(如下图),形成图形记忆。
  在学生把重要知识点消化的同时,数学教师要及时在增加练习的量和度。尤其要注重对应点的练习设计。对于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中低档试题就是最好的营养剂,要把相关的练习系统化、层次化。比如对二次根式的性质要挖掘深入,要设计五种类型的练习,不需要太多,每一种类型3至5道就可以了,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反复进行练习。等到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后,再增加练习强度,慢慢诱导学生自己从实际例题中发现规律,自己把数学知识点归纳成自己便于记忆和理解的思维导图,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让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有效提高,形成“并联”
  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课堂总结和章节总结教学中,可以形成知识点网络化,使学生在总结中把所学数学知识点“并联”。课堂总结和章节总结是学习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其目的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记忆、理解。如在一次函数的学习中,把基本概念和图像变化规律制成图状“记忆树”,学生就可以有效地完成概念的理解和具体的应用。
  实现这一步之后,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加把火”,展开教学延伸和实践探究。数学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究,并且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在小组中交流。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倡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建立起来,完成教学的整体提升。
  思维导图差异化教学很容易发现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那个层级出了问题,老师易于矫正,学生易于理解。课后按照差异化原则进行差异化的练习设计、差异化作业设计,力求找到一条合理路线进行教学,达到“因材施教”、全员受益、整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柴新萍,马玉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5).
  [2]祁莉霞.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才智,2020(04):157.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思维导图在农村中学數学差异化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秦安县农村中学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225)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云山初级中学,甘肃 秦安741604)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为培育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感悟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中生的语言修养以及思想深度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新的高考制度打破了唯分数论高下的高考模式,要求教师从应试思维中走出来,从单一的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
摘要:名著的“长”“原”“古”“远”等因素使许多普通中学的学生对大部头文学作品望而却步。语文教学中,通过另类解读,使学生树立自信,乐读名著;聚少成多,易读名著;引经据典,深读名著;从而积极引导学生打破心理障碍,主动阅读。  关键词:名著教学;另类解读;乐读;易读;深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14  新课程设置了“名著导读”部分,
摘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使命,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提升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110-1  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125-1  起初,“放生需智慧”这精辟的一句话曾源自于一课改学校校长之口,细嚼一看,感觉含义相当深刻,课改走到今天,部分老师进行得有声有色,无不与此有关。我认为“放生需智慧”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建立人文亲和的师生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自由放飞希望,
摘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与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同样,对于中职生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本文对网络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分别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负面影响,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中职生个人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引导中职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中职生;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14
摘要:概念的关键教学点即一个根本或核心的教学点,是把握概念的一个突破口。抓住概念关键教学点能起到“奠基(知识)、示范(方法)、引领(能力)、启迪(思想)”的作用。本文以“三角函数的概念”为例阐述如何把握教学关键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关键词:概念教学;关键教学点;教学过程,数学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94  所谓“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入,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课堂模式中进行高效学习,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形式,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阐述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摘要:尽管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理性的科学的学科,但其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意义。数学文化指的是伴随数学的发展过程形成的特有的语言、精神、思想、方法论、观点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数学家和数学历史等人文要素、数学和其他学科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如何实际运用数学等等。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数学观点和数学思想,调动学生探寻数学发展史的兴趣,从而不断发现数学概念的魅力和严
摘要:粤教版高中物理章节划分比较符合高中物理教材的编排特点与人文特征,并始终致力于将零散的物理内容融入到系统的学习框架中,便于教师对物理知识进行统筹规划,便于学生高效掌握各类的学习资源。深度学习与主题划分的教学内容与核心观点是一致的,具体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围绕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主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体验成功,从而获得发展有意义的学习。站在深度学习的视角上,物理教师则可以结合高中
摘要:乡土历史是国家历史的缩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乡土资源进行新课导入、重点分析,也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打造历史第二课堂,以此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乡土资源;初中历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100  乡土就是家乡,乡土资源也就是家乡的一切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