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这种文学体裁是记叙文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中学写作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布置写记叙文,学生写出的大多是散文。如何写出散文佳作,获得高分?不少学校都在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者通过对一些名家名篇和高考满分作文的欣赏和分析,认为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适当抒情是写好散文的重要一招。
什么是抒情?简单地说,就是抒发感情。人们在不同的境况中会产生不同的感情:高兴时笑逐颜开,气愤时怒发冲冠,悲伤时痛哭流泪,欣喜时手舞足蹈,把这些喜怒哀乐的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抒情。
抒情文字往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文采斐然,观点鲜明,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揭示意蕴、升华主题、打动读者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抒情,使文章具有感人的力量呢?首先要了解抒情的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抒情,用文学语言来说,就是直抒胸臆。作者在文章中不借助其他手段,直接把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的爱憎好恶之情表露出来。
二是叙事抒情,说文雅一点就是寓情于事,这是一种间接抒情方式。换句话说,是把浓郁的情感寄寓在事件的叙述之中,借叙事来抒情。
三是借景抒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寓情于景,这也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方式。作者在景物描写当中,融进自己的主观感情,使景中有情,情寓景中。
在了解了上述三种主要抒情方式之后,是不是就能很快很好地把它运用到写作当中去呢?还不一定。要把抒情方式运用好,达到应有的效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抒发真情实感。抒发真挚的感情是运用抒情方式,提高表达效果的前提。谁愿意与戴假面具的人交谈?谁愿意听伪君子训导?谁会被鳄鱼的眼泪感动?说真话、抒真情是每一个写作者必备的道德素质,也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
比如2003年甘肃省一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写“我”对后母的感情变化的轨迹就很真实、自然。开始不接受后母,“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想远远退开,却又动弹不得。蓝色的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运用多种抒情方式真实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想逃,但“跑不出去”的无奈之情。后来,充满温情和爱意的后母的言谈举止(带我去看日出,送我一张CD,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以及一些充满感情的话)感动了“我”,改变了“我”,最后“我”掉下眼泪:“原来,我正在一步一步接受爱。”可以说,这篇满分作文做到了真情与优美交融。
二要服从主题需要。任何表达方式都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抒情也不例外。如果不顾主题,随心所欲乱抒一气,那就很可能让人觉得矫情,产生厌恶之感,哪里还谈得上以情感人呢?而写作高手则善于抓住契机,适时抒情,因而取得良好效果。
比如2004年河南一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在写了“我”由于高傲,拒绝了别人的劝告而坠入茫然孤独时,作者为增强文章感染力,适时借景抒情:“来到河边静听流水诉说逝去的流光,但那水底潜走的鱼儿再也无力捞起那些纷繁的记忆,于是萧索的芦苇在水中点出圈圈涟漪,水的流光已无昨日那般溢彩”,将“我”的懊悔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为下文的思想转变、认识提高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要根据抒情方式选用不同的方法。直接抒情要特别注意修辞,适当运用对偶、排比、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等常见的方法。《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打动人,是与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分不开的。2004年江西一位考生的高考作文《听取心灵的召唤》,之所以得满分,原因何在?读了该文的开头一般自然知晓:“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叙事抒情要力求把事情叙述得细腻生动,这样,思想感情才能借助那些细腻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要尽量艺术地、多角度地对景物进行描写。所谓“艺术地”是指适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包括修辞方法)。不论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还是《白杨礼赞》,写景文字都很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写作方法,如象征、拟人化等。所谓“多角度”,这里只提两个方面,一是努力做到绘形绘声绘色,二是尽量从远望、近看、仰视、俯察等多方面观察,写出立体感。
抒情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如能掌握它的方式方法,坚持练习,就一定会熟能生巧,妙笔生花。(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
□责任编辑:田禾雨
笔者通过对一些名家名篇和高考满分作文的欣赏和分析,认为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适当抒情是写好散文的重要一招。
什么是抒情?简单地说,就是抒发感情。人们在不同的境况中会产生不同的感情:高兴时笑逐颜开,气愤时怒发冲冠,悲伤时痛哭流泪,欣喜时手舞足蹈,把这些喜怒哀乐的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抒情。
抒情文字往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文采斐然,观点鲜明,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揭示意蕴、升华主题、打动读者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抒情,使文章具有感人的力量呢?首先要了解抒情的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抒情,用文学语言来说,就是直抒胸臆。作者在文章中不借助其他手段,直接把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的爱憎好恶之情表露出来。
二是叙事抒情,说文雅一点就是寓情于事,这是一种间接抒情方式。换句话说,是把浓郁的情感寄寓在事件的叙述之中,借叙事来抒情。
三是借景抒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寓情于景,这也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方式。作者在景物描写当中,融进自己的主观感情,使景中有情,情寓景中。
在了解了上述三种主要抒情方式之后,是不是就能很快很好地把它运用到写作当中去呢?还不一定。要把抒情方式运用好,达到应有的效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抒发真情实感。抒发真挚的感情是运用抒情方式,提高表达效果的前提。谁愿意与戴假面具的人交谈?谁愿意听伪君子训导?谁会被鳄鱼的眼泪感动?说真话、抒真情是每一个写作者必备的道德素质,也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
比如2003年甘肃省一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写“我”对后母的感情变化的轨迹就很真实、自然。开始不接受后母,“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想远远退开,却又动弹不得。蓝色的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运用多种抒情方式真实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想逃,但“跑不出去”的无奈之情。后来,充满温情和爱意的后母的言谈举止(带我去看日出,送我一张CD,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以及一些充满感情的话)感动了“我”,改变了“我”,最后“我”掉下眼泪:“原来,我正在一步一步接受爱。”可以说,这篇满分作文做到了真情与优美交融。
二要服从主题需要。任何表达方式都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抒情也不例外。如果不顾主题,随心所欲乱抒一气,那就很可能让人觉得矫情,产生厌恶之感,哪里还谈得上以情感人呢?而写作高手则善于抓住契机,适时抒情,因而取得良好效果。
比如2004年河南一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在写了“我”由于高傲,拒绝了别人的劝告而坠入茫然孤独时,作者为增强文章感染力,适时借景抒情:“来到河边静听流水诉说逝去的流光,但那水底潜走的鱼儿再也无力捞起那些纷繁的记忆,于是萧索的芦苇在水中点出圈圈涟漪,水的流光已无昨日那般溢彩”,将“我”的懊悔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为下文的思想转变、认识提高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要根据抒情方式选用不同的方法。直接抒情要特别注意修辞,适当运用对偶、排比、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等常见的方法。《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打动人,是与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分不开的。2004年江西一位考生的高考作文《听取心灵的召唤》,之所以得满分,原因何在?读了该文的开头一般自然知晓:“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叙事抒情要力求把事情叙述得细腻生动,这样,思想感情才能借助那些细腻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要尽量艺术地、多角度地对景物进行描写。所谓“艺术地”是指适当地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包括修辞方法)。不论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还是《白杨礼赞》,写景文字都很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写作方法,如象征、拟人化等。所谓“多角度”,这里只提两个方面,一是努力做到绘形绘声绘色,二是尽量从远望、近看、仰视、俯察等多方面观察,写出立体感。
抒情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如能掌握它的方式方法,坚持练习,就一定会熟能生巧,妙笔生花。(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
□责任编辑:田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