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海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闯入这个世界
  我们就闯入了星宿海
  前朱雀,后玄武
  每一個方向都有亮光
  我们把星座拓成指纹
  随身携带自己的宇宙
  用双手去探寻梦想
  用双脚去捡拾道路
其他文献
摘 要:浸没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是近年来国际戏剧舞台上流行起来的最具先锋色彩的戏剧形式,它包含环境戏剧、互动戏剧等一系列先锋戏剧的艺术特点,并发展了纯艺术和商业消费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本文主要关注后一个发展方向——以近年商业上最成功的浸没式戏剧《今夜无眠》(Sleep No More)为研究对象,从观演互动、浸没空间、艺术与消费文化等方面探讨商业时代先锋戏剧的改革与探索。
一个转身  像深秋的最后一片落叶  拉近瑟瑟的冬天  一个摇头  像茫茫的黑夜中  遇到生硬的冰冷铁门  风中摇曳的烛火  挣扎着,喘息着  可最终还是难逃熄灭  当满怀的激情变成过往  一夜之间  忽然清醒的发现  冷的不是想象中的初春  因为迎来的是更加刺骨的冬天  把心都冻上一层霜  如同旷野中遭遇冰雹  瞬间的疼痛  瞬间的迷茫  留下的除了胆却  还有希望的碎屑和内心的恐慌  如果我們是
摘 要:《一切经音义》(又称《众经音义》)共25卷,作者玄应将对佛经中感到困惑的字词录出作为词目,训于其下,并广引字书以证之。其中对《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引用频率较高,本文主要以《一切经音义》第一卷为例,就其所引《说文》与今“大徐本”相异之处做了比较。  关键词:玄应;《一切经音义》;《说文》  作者简介:王静(1991.11-),云南楚雄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湿地  你是天地以鹤鸣为刀锋  在苍茫的草原上  割开的一道汪洋泪泉  我在泪泉边拔下一根芦苇  就扯出他的根  带出故乡那片云  黄沙为肤,黑土成发  冰做骨,雪做肌  而你——大湿地  凝成赤色的心  裝在我大齐的胸膛  养育的汉子就敢于打出江桥抗战第一枪  扬出我中华子孙的豪气  成片的芦苇里  烈士殷红的血迹  浸透湿地  流进母亲河的血脉里  湿地的子宫里有了烈士的种子  阵痛过后孕育一
摘 要:“陕军东征”是发生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沉寂的陕西作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推出了几部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作品。本文就以“三驾马车”(即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陈忠实《白鹿原》和贾平凹《废都》)为例,对这一文学现象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域化;传统;个体体验;人物形象;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张宁(1991-),女,辽宁庄河人,辽宁
摘 要:于连有着自尊又自卑、正直又虚伪的矛盾性格。面对上流社会,他时而表现出对贵族统治阶级的厌恶、愤恨,时而谄媚权贵,卑躬屈膝地迎合上流社会,但反抗始终是他性格的主流。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又使于连的反抗是不彻底的,他始终处于反抗和妥协相互交织的漩涡里。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注定了于连人生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自卑;自尊;反抗;妥协;悲剧性  作者简介:任偌希,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
在云贵高原  在普安  我被大地的手掌  高高托起  无限止地  接近了天空  与灵魂  同样被托起的  還有漫山的茶树  据说  已被这样托举了千年  从一颗茶籽开始  到一棵树  还未结束  普安的茶山  多像拉萨的寺庙  那么多的茶树  把根下黑色的闪电  劈进大地  把枝叶  手臂一样  伸展在空气里  向阳而生  仿佛诵经的喇嘛  举起了一盏盏  闪耀着刺眼光芒的酥油灯  一棵树  一群
摘 要: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著《道林·格雷的画像》,通过幽默而富有哲思的话语为读者刻画了道林这一形象。道林从一开始的迷人王子到后来谋杀他人,走上“迷途”的王子,表面上是物质欲望步步引诱,但实质上自我掉轨才是实质所在。自我迷失,其内在是自我人性发展所面临的一种“断裂”鸿沟,所折射出的这种自我人格“断裂”在当下极具有超强的现实折射意味。  关键词:道林;人性“断裂”;审美舒展  作者简介
摘 要:霜降节气含有天气转冷、除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作者严歌苓以霜降这一节气命名小说和主人公,显然有“霜降杀百草”的意味。小说中的人物,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腐烂至极;看似尔虞我诈,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榨取父亲的价值。虽然他们都在抱怨,甚至有的在试图逃离大家庭的藩篱,但最后仍摆脱不了自己与这个家庭的血缘关系。  关键词:《霜降》;悲剧;女性  作
摘 要:宗利华作为山东作家群体的一员,与这个群体有着有“信仰”的共性,这个信仰是对人性的呼唤,也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崇敬。宗利华在他的《香树街》里就构筑了象征着美好的“净土”世界,那是宗利华的精神故乡,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园,不仅是作者的理性思考,也是唤起人性之思的呐喊。  关键词:“净土”世界;象征;坚守  作者简介:宋新乐,系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