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河下游及河口地区基于生态系统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哥伦比亚河口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哥伦比亚河河口生态系统恢复项目可以为中国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友好型利用的研究和开发活动提供借鉴经验,该项目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降低联邦哥伦比亚河电力系统开发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哥伦比亚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的生态系统研究、保护与恢复工作.哥伦比亚河流域的农业、工业以及水利开发等人类活动给哥伦比亚河下游至河口地区长达235 km的河口湿地区域以及区域内80%的潮感淡水水系带来了严重影响,表现在食物网的破坏,大型碎屑物流的减少以及供三文鱼育幼及避难的栖息地破坏等方面.恢复项目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目标:1)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控制因素,比如水利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保护和恢复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因素,比如重建湿地区域与主航道的连通性;3)增加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比如清除入侵物种以及恢复受威胁的盐沼湿地;4)维护和增强系统过程,比如重建食物网;5)增强鲑鱼的生态系统功能,比如增加生活史多样性,提高孵化率、增长率和成活率.为了达到以上目标,CEERP实施了一项适应性管理的一系列工程项目.本文介绍了适应性管理的一个年度中5个循环阶段:即制定战略、决策、行动、监测/研究以及评估.本文结尾处对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促使高中生能够更加
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海量级的三维数据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针对传统文件管理方式在安全性和并发性方面的不足,基于客户端对数据浏览、查询、管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一、儿童文学与有效教学rn儿童文学是指独立于成人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点和心理发展特征,为儿童提供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启蒙性、趣味性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根据图画或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围绕文章的话题或主题,综合运用已学语言知识(词汇、句型和语法),写出不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