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贴近老区,可读性强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源流》杂志的通讯员,近年来,我除了认真拜读该刊物文章外,还积极向该刊物投送稿件,宣传本地的老区建设,为老区人民鼓与呼。《源流》是全省宣传老区建设的专业性刊物,在践行老区精神,助推老区发展,呼吁社会加大对老区扶持力度,加快老区脱贫步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宣传作用。阅读《源流》,受益良多。
  栏目开设接地气。纵观《源流》刊物的栏目,开设有“聚焦脱贫攻坚”、“老区速递”、“老区风采”、“情系老区”、“老促会园地”等20多个,这些栏目的开设,非常接地气,贴近老区群众生活。栏目用上“老区”两字,指向明确;栏目用上“脱贫”、“扶贫”、“帮扶”等字眼,情真意切,引起全社会关爱贫困人口,加快对老区脱贫步伐的重视与支持,也进一步促进广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落实。
  内容广泛可读强。拜读刊物后,笔者觉得《源流》可读性强,内容广泛。刊物除了设置接地气的栏目外,还开设有“关注”、“特稿”、“专题”、“特别推荐”、“红色记忆”、“他山之石”、“读者园地”、“文化大观园”、“人物”等,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吸引读者眼球。尤其是刊物每期的《卷首语》,内容期期新颖,重点突出,导向性强,提纲挈领,文采飞扬,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解读新政策,吹响脱贫攻坚的嘹亮口角,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扎实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的振兴发展与对口扶贫、全面合作工作的進一步落实,可点可赞。
  图文并茂版式新。认真阅读《源流》,笔者觉得刊物的版式新颖,风格独特,每期做到图文并茂,令读者赏心悦目。如2017年,分别将海陆丰的紫金县、惠东县、惠来县、揭西县、高潭镇等革命根据地的城乡建设风貌用作各期的封面,既是版式新颖的表现,又突出了这些革命根据地的对象需要重点扶持,突显老区情怀,助力攻坚脱贫,寓意深远。
  由于读者们基本上是利用零碎时间阅读《源流》,因此,建议编辑部一是缩减长文章的篇幅,多推出短小精悍的文章,方便读者阅读;二是增开一些对新时期脱贫攻坚有实用的知识与栏目,多推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三是增开老促人物,介绍他们做好老促工作体会;四是进一步提高刊物彩色(尤其是人物)印刷的质量;五是改为半月刊,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时效,增多内容,以适应形势要求。
其他文献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这是乾隆皇帝赞美油菜花的诗句。  3月3日下午,记者和省摄影家协会一群摄影家一齐驱车前往地派镇天堂山渡头村委。在苏村村头,百亩油菜花醉人绽放,金色花海耀眼夺目,氤氲弥漫,沁人心脾。无边无际的金黄花海,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龍围古建筑群交织成一幅幅清新迷人的田园美景。  当地村民李进平介绍,为响应地派镇委、政府的号召建设美丽乡村、建设
期刊
磨石坑是武夷山市洋庄乡西际村的一个老区基点村,坐落在海拔780米的高山上。翻阅武夷山革命史,磨石坑在闽北苏区有着闪耀的光辉亮点,是闽北苏区铅印厂所在地,印刷过苏区货币。每当在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看到苏区货币时,就想到磨石坑。有鉴于此,有个念头常在我的脑海里牵绕,总想去磨石坑看看。  一天,我们几个党史业余爱好者从市区出发,乘车去磨石坑。开车的西际村书记杨万春说:“过了赤石铺,绕过弯,就是去磨石坑的山
期刊
2017年12月28日一大早,肇庆市高要区乐城镇社播村响起一阵喜庆的鞭炮,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重点工程之一—文体中心广场开始动工建设。只见村民们忙着清理田地里的作物和杂物,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机械往来穿梭……  这时,距离社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启动还不到一星期,这里随处可见“群策群力共建新农村”的景象:村民们自觉拆除废旧泥砖房、猪牛栏,清理巷道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杂草杂物,积极协
期刊
渔溪村位于韶关市翁源县新江镇,总面积46.4平方公里,人口3145人。该村是革命老区,山多地少,农业发展薄弱,同时交通闭塞,缺乏特色产业,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营生。  据了解,自去年对口帮扶渔溪村以来,广发银行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开展“生态产业园”产业扶贫项目为其“造血”,防止扶贫队走后返贫。由村委与村民签署租地合同,流转300亩土地至村委会实施连片开发。该项目中,100亩大棚已完成建设
期刊
梅州兴宁革命先烈罗屏汉的故事,将被拍成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血洒粤赣》。1月20日,剧本研讨专家组来兴宁研讨剧本的细节内容,兴宁市委副书记何志平、兴宁市副市长练胜红等参加了研讨活动。  兴宁市委副书记何志平主持了研讨会,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全军军史编审委会首席军史专家肖裕声、国家工信部原司长张粤飞、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姚金果和电影导演、相关创作专家以及罗屏汉后人等参加了研讨
期刊
每年新春佳节,从农历正月初二到二月底,“做棚”习俗都会在龙门县龙华镇、永汉镇、麻榨镇等地轮番上演。据悉,“做棚”是流传于龙华镇、永汉镇、麻榨镇等乡镇的汉族民间重要习俗,从明末清初开始,至今约有370多年的历史。在这些地区,村民们集中选一个最佳日子称为“棚日”,准备丰盛的佳肴、美酒,邀请亲戚朋友一起庆贺和道喜,并邀请外地戏班、醒狮队前来助兴,“做棚”是这些乡镇整个春节最热闹的一天,也是龙门人拥有的特
期刊
春回大地尽傲放,  花開富贵福满堂。  国色天香唯牡丹,  万众赞叹花中王。
期刊
梅州市老促会  1月29日,梅州市老促会会长罗德宜主持召开了梅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迎春工作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敏琪委托罗德宜转达了他对梅州市、县(市、区)老促会同志们的亲切问候和热情鼓励。会议放映了由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反映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倾情老区扶贫和苏区振兴动人事迹的新闻纪录片,学习贯彻省老促会会长座谈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并部署今年工作。  去年,梅州市老促会紧扣“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和助
期刊
《源流》杂志2017年第12期发表省老促会陈开枝会长在“老区精神与脱贫攻坚论坛”上的发言,这是一篇好文章。全文充分反映了第九届省老促会在陈开枝会长的带领下践行老区精神,助推老区发展,为广东老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真不简单,我表示十分敬佩。  陈开枝这篇文章,介绍了第九届省老促会坚持“为老区建设服务,为老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广东老区创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光荣业绩:首先,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不辞辛劳,
期刊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放曙光初露,“文革”阴影犹存,凡是过来人,对那个“断裂时代”的感情是非常浓烈而复杂的。影片《芳华》绘声绘色展现一代文工团人美好的青春、多舛的命运,给观众莫大的感奋和深沉的反思。  乐音袅袅,歌声嘹亮,某部文工团的排练场在排练节目。看,全是俊男美女,军容庄严,举起红旗,挺钢枪,昂首向前。隆起的胸,修长的腿,舞姿多妙曼,笑靥多迷人,像一幅芳香四溢,色彩缤纷的动漫画,恰是那个激情燃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