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复合生物支架修复超临界骨缺损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前期研究制备了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支架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系统。目的:观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复合生物支架,修复犬桡骨超临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及化学交联法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采用复乳挥发法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缓释微球,将二者整合后制备成载缓释微球的三维生物支架。取8只成年犬(遵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制作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桡骨中段截骨3 cm),其中4只骨缺损处植入载缓释微球的三维生物支架与自体松质骨(实验组1),另4只仅植入自体松质骨(对照组1);另取8只成年犬,制作桡骨超临界骨缺损模型(桡骨中段截骨5cm),其中4只骨缺损处植入载缓释微球的三维生物支架与自体松质骨(实验组2),另4只仅植入自体松质骨(对照组2)。术后4,8,12周进行X射线检查;术后12周,取出缺损区桡骨,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已通过遵义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号:伦审(2016)2-071号。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术后12周,实验组1缺损处髓腔基本再通,骨皮质形成,对照组1缺损处基本完成骨连接,但未完成髓腔再通与皮质骨塑形;实验组2髓腔基本再通,骨皮质塑形与骨长入基本完成,对照组2未完成骨连接,无皮质骨塑形;②组织学观察:实验组1骨缺损处已完成骨连接,可观察到骨皮质形成及完全髓腔再通,对照组1可见骨组织形成,其间可见大量纤维组织,无皮质骨,髓腔未完成再通;实验组2骨缺损处已有皮质骨形成及完成髓腔再通,对照组2可见少量骨组织,无皮质骨形成及髓腔再通;并且实验组1骨修复效果优于实验组2;③结果表明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微球的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生物支架,能有效修复一定范围内的犬桡骨临界及超临界骨缺损。
其他文献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传播中国文化对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举足轻重。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具备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探讨。运用中国特色词语翻
苯乙烯是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化工原料,苯乙烯装置大型化的趋势明显。本文介绍了120万t/a苯乙烯装置工艺及联锁控制,对国内外苯乙烯装置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对装置内影响能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激发老同志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怀,引导老同志唱响赞颂党、讴歌祖国的时代主旋律,挖掘老同志奉献余热、发挥作用的新动力,近日,四川省档案馆组织离退休
杜威民主理论的特色在于将民主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共同体"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理想。通过分析公共领域在现代民主实践中的功能,哈贝马斯集中阐释了商议民主与交往权力以及
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工程建设规范》为标准,提出了纯软件的中央控制能器的设计的思想,设计了由纯软件中央控制器组成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