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EI指数的华南春季旱涝时空特征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61-2016年逐年华南春季SPEI指数,采用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EOF分解等方法,讨论华南春季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华南春季在20世纪60年代处于干旱期,70年代至90年代初处于雨涝期,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出现大幅度旱涝转换,以后又进入干旱期.华南春季1983年以前呈现趋湿润化;在1983年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显著突变,后呈现趋干旱化;在2011年经历了由下降到上升的显著突变,后呈现趋湿润化.(2)在周期特征上,华南春季旱涝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存在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和90年代存在4~6年的显著周期变化.(3)华南春季SPEI指数的多年变化趋势并不显著,仅韶关具有显著洪涝化趋势、南宁具有显著干旱化趋势.(4)SPEI指数EOF分解第1模态揭示华南春季旱涝在空间上为全区一致型,第2模态为东西反位相变化型.
其他文献
生物是高中学科体系的重要课程,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生物素养,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系统且科学的设计,以有效指导教学行为.但以往教学侧重知识理论这一培育目标,课堂设计较为固化,对于学生的培育面狭窄.然而,新课程标准拓展了学科培育目标,在原有基础上强调社会责任这一要素.那么教师需要在课堂设计中聚焦社会责任,拓宽教学视野,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即以此为方向,分析高中生物课堂设计聚焦社会责任的意义,并提出聚焦社会责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设计策略.
期刊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与常规站点观测资料,采用相似集合法(AnEn)对粤西地面风的日平均风速与日最大风速释用进行订正.结果表明:日平均风速与日最大风速订正后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且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也有较好的订正效果.日平均风速的逐日均方根误差总体小于日最大风速,且更为稳定.对比相似成员集合性能,日平均风速各成员也比日最大风速表现更为稳定且集中,同时两者集合离散度和集合平均均方根误差较为接近,表明两者都有较高的可信度.
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能力处在学习能力的核心地位,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同样计算思维是一个围绕人这个主体开展的,通过科学实践,学习思维不断尝试、创新并在大脑里总结完善.所以计算思维是关于塑造人为主体的内在品质的概念,并视作为人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主体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