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外侧逆行岛状复合皮瓣修复足跟缺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da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我们用由小腿外侧皮瓣、腓骨及其邻近肌肉共同组成的小腿外侧岛状复合皮瓣,以腓动、静脉为蒂逆行移转修复足跟缺损6例均获成功,较好地恢复了足的行走与负重功能。

其他文献
采用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观察其对大鼠重度放烧复合伤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提示:bFGF治疗组第60天创面完全愈合的百分率较对照组提高28.5%,50%烧伤面积愈合所需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提前9天。病理学检查发现,bFGF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在早期,bFGF尚可增强创面炎症反应,提高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加速脾细胞NK活性的恢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们以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微循环观察及血管内灌注填充剂,研究静脉皮瓣的成活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72小时内)为静脉血营养期:静脉血由静脉干通过小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干间吻合支及终末微静脉吻合支回流至另一静脉。术后48小时内毛细血管内无血液运动。第二阶段(术后72小时~6周)为动脉血营养及血管改造期:术后72小时新生血管开始向皮瓣内生长。术后72天皮瓣动脉同主要来自皮瓣周围正常组织
应用微循环显微镜活体观察动脉化静脉皮瓣,发现术后早期皮瓣微血管绝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原因与静脉短路循环,高压高氧动脉血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微血栓形成等有关。72小时后微血管灌流明显改善,根据皮肤扩张器能增加组织血管密度,以及静脉内皮细胞对动脉血流需逐渐适应的特点,对皮瓣进行改造后,其成活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