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反手台内侧拧技术的实效性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h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2
  摘 要 目前,世界乒坛各种打法技术中台内球技术日益被重视,本文揭示了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运动特征及发展过程,对其实效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训练方法,从而指导运动员更合理有效的运用此技术,也为台内反手侧拧动作技术教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乒乓球 台内球 反手侧拧 实效 训练方法
  乒乓球是技术性及技巧性很强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一。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新的技术理念不断涌现。台内反手侧拧技术是目前世界乒坛处理台内球的先进技术之一,是争取主动的很有效的方法。运动员若充分掌握这项技术并灵活运用到日常实践比赛中,可以很快地提高自身的乒乓球技术水平。但由于该技术动作大而独特,不容易掌握好。下面,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一、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概述
  (一)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简述
  乒乓球技术优劣与乒乓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就目前而言,乒乓球技术发展很快,对各种打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台内反手侧拧技术作为目前世界乒坛中的一项先进的台内球技术,在我国乒乓球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要求运动员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防守方进行进攻,采用积极猛烈的方式对防守方产生强有力的打击。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杀伤力,在短时间内找到防守一方的不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防守方进行猛攻。运动员应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地改善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弥补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积累经验。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乒乓球运动事业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二)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发展过程
  运动员在日场比赛活动中,经过不断地探索,发明了很多乒乓球运动的先进技术,运动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不断地改进乒乓球运动的技术。在1990年的一次世界级比赛中,捷克代表队首先将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运用到比赛中,他们凭借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优势取得了比赛的最终胜利。经过捷克代表队运动员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项完整的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项技术很快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开来。这项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刚刚被运用到国际比赛中的时候,观众认为这是普通的下旋球,但当观众了解到运用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选手不仅可以打出与众不同的下旋球,而且也可以打出侧拐方式的上旋球时,观众对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热情更加高涨。
  最近这些年来,中国运动员不断地学习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在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灵活运用到乒乓球运动中,可以充分实现球台无死角。中国运动员在日常比赛中发现,过去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过于死板,无法将手腕的力度完全发挥出来,后来经过马琳、王皓等国内知名乒乓球运动员的钻研和改进,终于发明了直接发力拧击的国内领先乒乓球抢攻技术。在2004年的比赛中,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将这项改进的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亮相在国际级比赛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经过改进的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二、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实效性研究
  (一)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可以让运动员打出“S”型的轨迹
  充分掌握这项技术并灵活运用到日常实践比赛中,运动员可以打出“S”型轨迹。这种“S”型路线的球可以在球桌任意地方降落,使对手很难预测球的下落位置。运动员在打球时右脚略上前,前臂处于高度紧绷状态,手腕随时转动以迎接对手发球的变化。“S”型球轨迹的发球与普通的发球用力方式有很大不同,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手腕灵活性,在击球时需要运动员将手腕的力道巧妙地拍打在乒乓球上。通过从人体力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复杂的拍球旋转方式相比于普通原有的拍球方式有很大的优越性。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可以使选手和运动员在瞬间迸发出惊人的速度,使得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打出难以估摸的拍球轨迹狠狠地压制竞争对手。
  (二)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可以让运动员在瞬间拥有惊人的速度
  通过物理学知识的研究分析,我们知道乒乓球从静态变为动态需要一定的加速度。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在动静变化的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增加的,尤其是物体在由运动状态发展到速度逐渐增加的状态时。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应该明确,速度改变频率相同的情况下必然会引起加速度的大小和距离发生改变。这就启示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加速度的长度来增加球拍所能达到的瞬时速度。
  因此,技术要领之一便是充分保证加速距离和足够的长度,这是加快击球瞬时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动作的挥拍轨迹有其特殊的几何特征,在挥拍过程中以弧线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一个类似于半椭圆弯曲形状。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要求运动员和教练员将手腕上的力道通过一定的角度回击在乒乓球上。通过手腕的内收和肘关节收缩用力可以使运动员和教练员打出一个“S”型弧線的球技。运动员和教练员运用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乒乓球获得很快的初速度。
  (三)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可以让运动员挥拍的力量充分发挥
  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要求运动员在挥拍前有一个适当的引拍动作,通过引拍动作,使得乒乓球和球拍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在这段距离内收缩肌肉,将作用力传递给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通过合适的拍球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乒乓球一定的加速度。球拍的起始状态为相对静止的状态,其在准备击球之前的瞬间,瞬时速度很快,速度出现了瞬时迅速增大。击球的速度和旋转是训练的重点,必须保证在增大击球力量的前提下实现引拍距离作用力的增加。
  (四)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循环训练法是目前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使用频率较高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法要求运动员反复地练习同一动作时要有一定的间歇时间。间歇训练法对每次练习时间没有严格的限定,只是要求在两次练习之间有一定的间歇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运动员要注意乒乓球练习的重复时间、次数强度和休息时间等情况。
  重复训练法的基本特征是重复训练,在训练、间歇、训练中不断重复。看似简单的训练方法有着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在时间方面,间歇时间的长短应该以运动员能否恢复体力,满足下一段训练为前提。但是,这种方法缺陷较大,对心脏、血管刺激明显。
  循环训练法是一种综合训练法,其理论基础是运动生理学,这一方法在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方面成效明显,通常在专门身体训练、战术训练等几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练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每站练习的负荷量和强度、站与站每次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站的数量和循环的次数。循环训练法的优势在于更加灵活地处理对于站的训练,站的练习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灵活多样,可以减弱运动员身体的疲劳度。
  三、结语
  综上,该技术具有合理性以及实效性,对我国乒乓球运动事业发展有深远的意义。但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是一项对运动员和教练员技术动作要求很苛刻的技术,只有根据其技术特征,加强训练,才能更快更好更安全地学习运用该项技术,共同推进乒乓球的发展。本文重点对乒乓球台内球反手侧拧技术的特征、发展以及改进后技术的实效性及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家凌.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动作的力学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6):177-178.
  [2] 杨毅男.乒乓球运动员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4.
  [3] 向祖兵.乒乓球台内反手侧拧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9.19(10):30-3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青少年由于受到外界以及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举重运动训练项目过程中青少年由于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本文先阐述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分析,接着提出了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及训练对策探索,以便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 举重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編号:1009-9328(2017)01-000-02  摘 要 体操运动是中学体育教育大纲主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学体操课中学生损伤情况的分析,探讨如何减少学生在体操课中发生的损伤,提高学生学习体操兴趣,发挥体操教学的功能,达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效果。  关键词 中学 体操课 运动损伤 预防 治疗。  一、前言  中学体操课是中学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会学习到多种运动技能,这些技能之间会有彼此迁移的现象。运动技能迁移对于训练者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借助于以往的训练经验,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的运动技能。但是,运动技能迁移同样具有负面效应,因为过去某项运动的训练经验会对训练者学习新的技能形成动作干扰,这对于技能学习和掌握是一种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本文分析的是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防守技术训练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防守技术训练的训练理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在训练中贯彻实施上述训练理念的具体策略,即:要能够做到“以球为中心”与“以人为主”两者的有机融合;要注意强调运动员个体防守侵略性和集体防守主动性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篮球技术是一个抽象但又对篮球运动结果产生极大影响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正处在艰难的上升期,而对于技术和战术的重视也使得技术、战术本身的概念和分类尤为重要。当前篮球教学训练中关于技术的概念界定和分类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此会对篮球教学训练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本文就篮球教学训练中技术概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2  摘 要 科学的赛前心理准备和赛中心理调控,能够有效提高射击运动员在高应激情境中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指导能力,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提供切实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就结合笔者的运动训练经验,针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工作(引导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强化运动员赛前心理活动的自我评价与控制、注意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当人们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都会科学地采取措施,以便狠狠地打败竞争对手,这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转变经营策略。在国际体育行业,赛场竞争从未间断过,尤其是当代短道速滑竞技水平的提升决定着我国速滑运动事业的兴衰,只有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才能使我国速滑项目在国际市场中永立不败之地。因此,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