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复合L-PRF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富含血小板血浆(leucocyte and platelet-rich plasma,L-PRP)技术是第二代富含血小板浓缩物,即含白细胞和丰富的血小板纤维蛋白.该技术由法国Choukron于2000年首先提出,这是再生医学,也是细胞疗法的又一创新发展[1-6]1984年,RK Assoian等从人血中提取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经十余年的研究,2009年,DMDohan Ehrenfest等对血小板浓缩技术的有效性仍有争议.根据分离不同血小板浓缩物白细胞纤维蛋白的含量,将其分为4种类型:①纯富含血小板血浆(pure platelet-rich plasma,P-PRP),如PRP细胞分离器,Vivostat PRF或Anituas SPRGF;②白细胞-富含血小板血浆(leucocyte and platelet-rich plasma,L-PRP);③纯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pure platelet-rich fibrin,P-PRF),如Fibrinet等;④L-PRF.有多种血小板凝聚物收集系统(consentrate collection system,PCCS) [7-10].2003年,日本东京大学吉村浩太郎首先报道了辅助细胞脂肪移植(cell assisted lipotransfer,CAL),认为基质血管细胞群(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辅助细胞是从抽吸脂肪中提取的细胞群[4,7].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了4种移植方法:①自体脂肪复合PRP移植;②自体脂肪复合PRF移植;③自体脂肪复合SVF和PRP移植;④自体脂肪复合SVF和PRF移植等[11].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