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方案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病防治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当然,精神病患者并不是“洪水猛兽”,人们需要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帮助他们积极控制病情,改善病情,早日回归社会。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完善的家庭治疗,家庭护理在精神病治疗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精神病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水平,对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下面谈谈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

坚持用药,定期复查


  坚持用药是精神病患者控制病情的关键。一般来说,精神病患者即便是接受医院的系统治疗,也必须坚持服药两到三年。如果患者中途擅自停止服药或者减少剂量,病情随时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所以,患者家属要每天及时督促患者服用药物。尤其是对抗拒服药的患者,家属更是要说服他(她)服药。
  精神病患者出院时,医生会先开据一个月的用药。一个月后,家属要及时带患者去医院复查,然后根据医嘱安排下一步的用药。之后每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及家属都要注意复查,决定日后治疗方案。

不要过多限制患者的社交活动


  逢年过节也是家家户户社交活动比较密集、亲友之间往来比较频繁的时期,而一些家庭往往不肯让精神病人与外人接触,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过多地限制精神病患者的社交活动,会导致他们失去“存在感”,产生自卑感,反而对病情恢复更加不利。所以,患者家属最好不要过多地限制患者的社交活动,应当为他们保留一定的社交空间,让其尽可能地融入社会,使患者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快乐,提升“幸福感”。

不要刺激患者的情绪


  精神病患者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不稳定,家属千万不要刺激患者,尽可能让其心理和情绪状态保持平静,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病情发作。患者家属平时要避免同患者发生正面冲突,比如当患者出现妄想及幻觉等状况时,不要同患者争辩,而是尽可能用耐心的方式安慰和劝导患者。当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家属也要尽可能地控制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解除攻击器具,并及时求助,比如请来患者尊重的人进行劝说等,必要时报警,并将患者暂时隔离。

做好居家保护措施


  精神病患者一旦病情发作,往往出现一些自残行为或者对外界、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为了避免这些行为给患者自身或者给他人带来伤害,对患者做好居家保护措施就显得尤其必要。为此家属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注意:一是24小时不间断看护,夜间设置闹铃查看患者情况;二是隐藏好家中危险物品,防止意外发生;三是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消极念头,及时给予安抚;四是难于管理时要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注意患者的生活起居


  关心患者日常生活,生活要有规律。如个人卫生、家务劳动等,家属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不能因为患者有病,就什么活也不让他(她)干。这样可以防止患者变得懒惰,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和重建。除此之外,家属必须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约束患者睡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饮用咖啡、浓茶等的行为;对于部分睡眠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可以引导他们在睡前选择热水泡脚、喝少量牛奶等方式促进睡眠,甚至根据情况需要选择服用安眠药物。

构建患者的精神世界


  家屬应帮助精神病患者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居家期间,患者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充实其精神生活,家属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患者与他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知识的相互交换,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他人的世界,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反思。尤其病友间的交流,可以让患者引起极大的共鸣,使患者内心获得安慰甚至解脱,对康复十分有利。
其他文献
区域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交流的一项活动。区域活动中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儿童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对于3~6岁幼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具有选择环境的自由,从区域的类型、区域的材料、区域的玩法甚至区域中的玩伴都有多种选择,以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区域活动的自主性较高,幼儿很难顾全各个区域的全面发展,他们往往会自
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五类,这五类药物都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但医生在为患者选择药物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一)钙拮抗剂(CCB)  1.适用范围。钙拮抗剂既能单独应用,也能和其他四类药物联合应用,适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以及伴有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硬化和周围血管病的患者。临床上常用的钙拮抗剂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2.药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幼儿园教师顺应幼儿的天性,以游戏为基础开展课程教学。游戏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课程新知识。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进行有机整合的概念及意义  (一)概念  幼儿园课程必须紧随时代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和模式变革。课程游戏化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融入幼儿在园区的游戏中,以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要点,以
建构游戏是一种可以承载多种教育功能的创造性游戏。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动手,可以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建构环境,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基础,是促进幼儿自由组合、自主选材、相互沟通、共同创作的条件。一、优化游戏内容,凸显学习价值  案例一:当建构游戏遇上“勇士城堡”,创意无限。  本周轮到我们班进行建构游戏,教师组织中班幼儿共同讨论“最想搭建的东西”,让幼儿畅所
6个月至3岁的儿童秋季腹泻发病频率最高,轮状病毒则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此病来势汹汹,患此病的儿童常常伴随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大便的次数多、水分多、量多,大便呈黄色水状或者伴随着少量的黏液。此病具有传染性,一般经粪口途径传播,也能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  (一)消化系统不成熟  婴幼儿尚处发育阶段,其消化系统发育得还不成熟,体内酶的活性较差,但身体对营养的需
3~6岁的儿童对身边的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表达也与众不同。因此,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欣赏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由此可见,美术欣赏课程在幼儿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有趣的美术欣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  那么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何呈现给孩子们欣赏呢?仅仅是用一张图片、一张照片就能让孩子们感受事物的美的特质了吗?随
《发现儿童的力量》一书中的11个主要困惑,在我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后来却发现书中所推崇的理念正是我们已经推行的课程游戏化,书中所倡导的儿童观、课程观等也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何为“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是为了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所进行的评价,即“注意—识别—回应”。“学习故事”主张在评价中关注儿童的优点,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非是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常熟市招商城,其是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从2007年开始,我园着手探究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将社区资源整合到幼儿游戏中,是我们着重探究的课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园形成了具有商城特色的幼儿自主性游戏。一、课题引领,规范管理  首先,我们把“如何将社区资源整合到幼儿自主性游戏中”作
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之一。现如今,幼儿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运用的大多数材料都是辅助材料。辅助材料也分很多种,在收集材料时,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合理利用本土材料。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建构游戏教育模式慢慢被引入幼儿教育中。教师让幼儿自主建构游戏,巧借本土材料能够助推幼儿建构游戏发展。本土材料来源于生活,幼儿能在寻找本土材料时发现生活的美,并且能够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开拓思维,锻炼动手、动脑的能
近年来,隔代教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教育行业对隔代教育进行了系统化的探讨,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相关研究表明,隔代教育符合我国现有国情,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隔代教育的孩子与父母直接教育的孩子相比,在性格发展、生活习惯、智力发展等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祖辈们的思想观念陈旧,且一味溺爱孩子,从而造成幼儿的一系列成长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隔代教育的成因、研究现状和目前出现的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