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条件对玉米秸秆生物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慢速热解法制备生物炭,将生物炭用于柴油吸附脱硫.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探究炭化温度(200~700℃)和炭化时间(2~8 h)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时间为8 h,炭化温度为500℃,生物炭骨架结构基本完整、孔隙结构发育好、吸附性能较好,脱硫率为26.9%.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筒型基础在安装过程中基础周围的渗流场及孔隙水压力变化,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单筒多舱基础(复合筒型基础)在不同土质条件及沉贯深度的沉贯过程及调平过程渗流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筒型基础吸力作用下筒内土体完整的渗流场,并对单筒多舱型筒型基础倾斜工况下的渗流场进行分析,揭示调平状态地基土体渗透破坏的机理,以期为实际工程复合筒型基础下沉和调平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基于CFD方法和水沙两相流方法,构建三维冲刷数值模型,依托如东海上风电场风力机基础,揭示了风力机基础冲刷机理.研究表明:1)该模型能较好地捕捉桩基周围流场特性;2)冲刷形态模拟与现场监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3)如东风电场冲刷深度和形态主要受到潮流流速和历时控制;4)桩的两侧冲刷较大,冲刷坑范围为2~4倍桩基直径.
根据风电机组基础环基础常见的破坏现象,深入研究基础环基础的受力机理和损伤破坏的原因.针对基础环T型法兰的构造缺陷,提出在露出柱墩顶面的基础环内外侧焊接栓钉并施加环向预应力加强基础环与混凝土柱墩之间的连接,给出适用于风电机组基础加固的栓钉计算算法.以某风电机组基础环基础为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加固前后基础受力状态的变化,根据相关规范对其疲劳寿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不损伤原基础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环向预应力和焊接在基础环上的栓钉,使钢制基础环和基础混凝土变形协调,改善T型法兰和基础环侧壁受力状态,缓
为进一步发挥不同材料空间布局的可设计性潜力,实现轻量化设计,提出融合ICM方法和SQP算法的叶片多相材料拓扑优化方法.建立以结构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位移为约束的叶片多相材料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应用Matlab编写算法程序,并与Abaqus软件交互进行求解,得到叶片复合纤维和软夹芯材料的优化空间布局.以1.5 MW叶片为例,优化后叶片质量减轻、性能提高,基于等代设计法局部调整再设计后叶片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为适应分布式微电网对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可调的需求,提出一种具有输出功率主动控制功能的伞形风力机.以5 kW伞形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超额定风速条件下的不同收缩角工况,进行气动特性及流场特性方面的数值模拟,得出:在来流风速超过额定风速的情况下,伞形风力机通过增大收缩角可有效控制输出功率增大;来流风速为18 m/s,收缩角为60°时,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的39.2%;收缩角增大使叶片前后表面压差减小,发生流动分离位置逐渐向叶片前缘移动;受中心涡影响叶根部速度亏损情况大于叶尖部位,增大收缩角不利于尾流速度恢复
以风力机翼型DU93-W-210为研究对象,采取风洞实验的手段探究后掠角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掠叶段的气动特性具有明显的展向差异;随着攻角增大,后掠叶段先后经历了均匀附着流、混合分离流和完全分离流.后掠会降低CL曲线斜率,并增大上游截面的CLmax;后掠对轻失速具有延迟效应,但也使深失速提前发生.通过对来流速度进行分解,提出一种适用于均匀附着流区中游截面的修正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后掠叶片的气动设计提供参考.
以具有代表性的两类人造板废弃物——胶合板(PW)和纤维板(FB)为原料开展烘焙实验,结合元素、热值、傅里叶红外(FTIR)、二维相关红外(2D-PC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表征手段,探究烘焙预处理对人造板废弃物化学结构及其燃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和250℃下,PW和FB烘焙固体产物化学结构变化并不明显,但在300℃下,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人造板废弃物中低能态的“—C—H/—C—O/—C==O”键向高能态的“芳香族—C—C/—C==C”键转变,燃料热值显著提高,并在
为探究嵌合纤维小体的空间结构对其酶解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胞外自组装,将纤维素酶分别锚定在不同支架蛋白上,从而构建出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人工纤维小体.对比分析嵌合纤维小体和游离酶的热稳定性差异,并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底物进行酶解动力学分析,获得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底物反馈抑制常数(K).结果显示,纤维素酶与支架蛋白的结合能使其热敏感度降低且热稳定性提高.此外,二级支架蛋白嵌合纤维小体水解汽爆玉米秸秆的Km=0.02 mg/mL、Vmax=19 mg/(mL·min)、K=0.04 mg/
为了解炭化温度对柠条生物炭性能的影响,将柠条分别在300、400、500和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炭化1 h),测定柠条生物炭的炭得率、工业组成、比表面积等基本特征,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分析生物炭的组成,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对柠条生物炭进行孔结构分析,并利用FHH模型进行孔隙分形维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柠条生物炭的炭得率、挥发分、C含量均逐渐增大,极性减弱,芳香性增强,而工业组成中的固定碳、灰分则不断增大;当炭化温度从300℃升至600℃时,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由1
构建生物质直燃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供系统,定义供暖系数表征输入供暖系统和有机朗肯循环的能量分配关系,通过热力学分析和经济评价优化系统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升高蒸发温度,供暖系数减小;供热水/回水温度较高时,系统有较大供暖系数、(火用)效率和热效率,而发电效率、一次能源节约比和系统总投资较小;以动态回收年限或投资利润率为目标优化的蒸发温度小于以系统运行年限利润总额现值为目标确定的最优值.所研究的生物质有机朗肯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的一次能源节约比为5.91%~12.78%,投资利润率为3.25~3.88,系统能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