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探讨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学语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智育目标的实现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古诗词学生诵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90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浩渺川穹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是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宝藏中的精华。然而,中国古典诗词千百年来虽然一直为我国人民口传心授、家喻户晓,虽然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推崇,虽然是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但是,在常规实践教学中,学生却往往因为古典诗词文化底蕴薄弱、古典诗词鉴赏技巧掌握不力等诸多原因,导致古典诗词的教学与学习成为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
  朱光潜说:“诗本是趣味性情中事,谈到究竟,只能凭灵心妙悟,别人和我不同意时,我只能说是趣味的不同,很难以口舌争。”即使是相同的诗词,不同的读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认识和体验。在上课时,文本与学生的互动是通过教师这个“中介”来引导的,假如教师引导稍有疏忽,便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学古典诗词,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悟,通过学生的自悟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领悟古典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以直接的形式体现在诗词中,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形态。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景象和谐统一的表现:画内,是诗人所闻所见;画外,是诗人所感所发。教师要鼓励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来领悟诗词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2.领悟古典诗词的主题。
  古典诗词所表现出的主题,有的比较明显,一读便可知晓;有的比较含蓄,需经过一番探究才能体会到它的言外之意。教师就得进一步要求学生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生平际遇来理解,即把对作者写作背景材料的了解和对作品的具体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陆游的《临安春雨出霁》,学生开始读的时候很容易就理解到此诗为表达隐居生活百无聊赖之意,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弄懂“小楼一夜听春雨”入手,深刻理解诗意:作者实是国事家愁在心头,不能入睡,故“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来感慨自己有抱负却不能建功,只能写书、品茶的心理。
  3.领悟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方法、典故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而表现手法,又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直抒胸臆、比兴、情景交融等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表达技巧,掌握了诗词的表达技巧,诗词的学习可谓事半功倍。如通过渲染景物烘托情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琵琶女的琴声如何动听和引人入胜,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所见的景象加以烘托。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使中国古典诗词更加含蓄隽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诗词的表达技巧,进而自悟古典诗词的意境。
  4.领悟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
  古典诗词出现如此多的佳作名句,且能流传千古而不衰,与其语言艺术有直接关系。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特点是外形凝练性、内涵色彩性、整体音乐性。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一个“惊”字写出了当时震惊之“情”,“坐起”写出了震惊之“状”,摹写陡然一惊的神态十分传神,这是凝练。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在内涵色彩方面最具特色。至于音乐性,与古典诗词本身的特点有关,从乐府、《诗经》、唐诗宋词以来,诗词都可配乐演唱,虽后来诗词与音乐相分离,但仍保留了鲜明的节奏感和铿锵的音调,以音乐美打动人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上述“自悟”,鼓励学生对诗词内容有自己的见解与诠释,其学习过程的主体性便可体现出来。
  二、加强诵读式复习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复习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多背诵教材中学过的古典诗词名篇名句。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因为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要广泛“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还因为学生通过对已经学过的古诗词的诵读、背诵,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古典诗词文本中,重新与文本的作者展开近距离的心灵对话,重温蕴含在古典诗词中的情感,再次感悟古典诗词中的意蕴,反复获得作者美好情感的熏陶。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古典诗词名篇名句,考试时,不需要对各种语法、词类活用现象以及各种特殊句式等多加分析,就能感知和理解古典诗词文本,得出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心中积累了大量的名言名句,既涵养了学生的人文气息,又提高了古典诗词素养,传承了民族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为提高综合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古典诗词诵读式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感悟文本的情感与意境等内涵。要引导学生边诵读读边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典诗词文本,使之记忆深刻,不易遗忘。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关键字词和语句入手,深刻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词的下阕,作者用“人生如夢”抑郁沉痛地表达了自己对坎坷命运的诸多感慨,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怀,感情沉郁,使全词余音袅袅。指导学生运用诵读式复习这首诗时,应该引导学生紧扣上述“人生如梦”和“一尊还酹江月”重点语句进行体味和感悟全诗的感情基调与主题。
其他文献
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活泼、精力和认真细致的备课,使其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积极、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更有效地掌握新教材内容,帮助他们达到“乐”的境地.
语言是变化的而不是停止不前的,翻译也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保留原语的精粹,又能让目的语言的读者理解其精粹,并且为目的语言的发展服务,这就是翻译的意义所在.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32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从古至今文学的发展一直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文学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文化环境氛围的变化,同时,不同时期的文学的产生都受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新的文学的产生和
针对特种车车架中重要的焊接结构件——双腹板纵梁的焊接质量控制问题,从下料、焊接前、焊接过程中、焊接后几个环节对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并用于生产实际,确保了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职高教育中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对于语文课,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学生没有兴趣学,兴致不高;教师教得费劲,课堂沉闷无味。针对这种情况,我将给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
在批阅学生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因为学生由于计算出错没有达到优秀而感到可惜.在计算时,学生经常少写,错写,多写,漏写数字和符号,使作业中的错误很多.针对这些现象,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到来,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语文教育的思想、方法和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同时对于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