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历史微故事,能够提升历史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将微故事积极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历史微故事的选择依据,并提出将其应用于历史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历史微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影射,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人有激励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学生不易理解,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增强教学效果,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要充分发挥历史微故事的作用,教师必须合理选择微故事并适时引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历史微故事引入课堂中的依据
  历史微故事集历史文化之精华,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微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慎重选择历史微故事。首先,历史微故事必须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其次,历史微故事应具有趣味性,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再次,历史微故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牺牲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最后,历史微故事应具有批判性,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于历史教学的准备阶段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巧妙运用历史微故事,能够达到预热的目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为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唐代历史中,唐玄宗是传奇人物,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不同时期的历史碰撞中,既让学生见证了唐代的繁荣,也让学生见证了唐代由盛到衰。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引入课堂,以增强学生对唐代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2.教学中设疑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达到设疑的目的,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层层设疑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比如,教师问:“‘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谁说的?”有学生回答是拿破仑。然后,教师再激发学生想了解拿破仑的欲望。如此,实现教学活动的层层设疑。
  3.模拟教学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即便是近代史,其历史事件学生也无法感同身受。对此,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在引用历史微故事时,让学生饰演其中不同的人物角色,再现历史。学生演绎历史微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在历史学习中注入情感。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封建制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分别饰演不同阶层的人物角色,以增强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4.将历史故事具体化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历史微故事具体化,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以增强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美国经济危机的内容时,由于学生未曾感受过经济危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因而不能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入历史微故事,引导学生对经济危机造成的萧条景象进行设想和思考,以达到强化学生记忆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
  5.运用于教学活动结束阶段
  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适时引入历史微故事,可以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带有悬念的历史微故事,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探究。例如,讲解美国的南北战争时,黑人奴隶解放是标志性事件,也是中考历年来的考点,教师可以引入美国总统林肯的事迹,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记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三、结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历史微故事能够将历史画面生动地再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历史知识。但是,教师在选择微故事时,应注重合理性,以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将历史微故事积极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听故事,学历史——浅析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36.
  [2]许桂治.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巧用成语故事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5(12):66.
  [3]黄建平.浅谈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4):183-184.
  作者简介:郭公凤(1975— ),女,山东日照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年 12卷第 2期发表邢孔庚先生的《温度对药品质量不良影响的计算》一文 ,笔者认为有两点似欠妥当 ,现提出来和作者、读者共同讨论。1 葡萄糖注射液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