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影响力及论文作者特征的相关因素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130293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016—2020年《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简称《学报》)期刊影响力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论文作者特征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16—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核心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扩刊版》)为总体数据源,收集《核心版》中55种“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的核心影响因子(IF)、核心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以及《扩刊版》中53种“中国高校医学系列期刊”品牌Logo使用权期刊(“Logo期刊”)的扩展核心IF、扩展核心总被引频次,分析《学报》以上各指标的年度动态变化特点及在2种类别期刊中排名的年度变化;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2014—2018年《学报》论文作者特征信息[包括论文发表时间、发表栏目、作者信息及单位信息(数量、属地等)、参考文献情况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学报》核心IF的作者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相较于2016年,2020年《学报》的核心IF、核心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扩展核心IF及扩展总被引频次分别增加了31.924%、39.811%、61.232%、70.859%及65.004%,按此发展速度预测2025年《学报》上述指标可分别达到0.660、1127、80.8分、2.760及4082;“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排位上,2020年《学报》核心IF和核心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分别由2016年的第45、43、49位上升到第41、32、31位,但均低于平均位次;“Logo期刊”排位上,《学报》扩展IF和扩展总被引频次分别由2016年的第23、34位上升到第21、22位,均高于平均位次;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学报》发表论文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9.011%、63.929%、61.442%、63.765%及66.049%,第1主成分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变量是基金项目数(X1)和论文页数(X2),第2主成分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变量是参考文献数量(X5).结论 近年来《学报》期刊影响力的绝对水平有明显上升;虽然“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排位上低于平均水平,但在“Logo期刊”类别上有一定的优势;论文作者某些定量特征可作为初步判断论文质量高低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品系小鼠哮喘模型的差异.方法:将BALB/c和C57BL/6两品系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哮喘组,每组6只.采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和激发小鼠,激发过程中观察小鼠哮喘症状.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浓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
目的:研究miR-877对血红蛋白诱导的离体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处理条件不同分为空白组(PBS处理)、血红蛋白组(血红蛋白处理)、miR-877 mimic组(血红蛋白处理,并转染miR-877 mimic)、miR-877 mimic NC组(血红蛋白处理,并转染miR-877 mimic 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miR-877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TLR4、NF-κB、Bax、B
目的:基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物3(STAT3)通路,初步探究雷公藤红素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机制.方法:取C57BL/6小鼠,耳背部涂布卡泊三醇(MC903)诱导建立AD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红素组、SOCS1基因低表达(si-SOCS1)组、雷公藤红素+si-SOCS1(联合)组、si-SOCS1阴性对照(si-NC)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一定剂量药物干预治疗后,观察小鼠症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