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和精氨酸(Arg)联合应用对腹腔注射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接受5-FU化疗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肠内营养组、Gln组(肠内营养+Gln)、Arg组(肠内营养+Arg)和Arg+Gln组(肠内营养+Arg+Gln)4组,每组10只.在化疗前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并在第8天测定门静脉血内毒素,进行门静脉血和淋巴结培养并测定回肠绒毛高度和回、结肠肠壁厚度.结果 除单纯肠内营养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增加(P<0.05);Arg+Gln组体重增加幅度明显低于Gln组(P=0.002),与A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各组L/M值均明显增加(P<0.05);单纯肠内营养组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0),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肠内营养组的血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0);Gln组明显低于Arg组(P=0.035);Arg+Gln组明显高于Gln组(P=0.000),但与A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单纯肠内营养组的回肠绒毛高度和回肠壁厚度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00),结肠壁厚度明显低于Arg组和Arg+Gln组(P=0.000),与Gl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Gln组的回肠壁厚度(P=0.040)和结肠壁厚度(P=0.010)明显高于Arg组,回肠绒毛高度与Ar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Gln组回肠壁厚度明显高于Arg+Gln组(P=0.028),结肠壁厚度(P=0.462)和回肠绒毛高度(P=0.190)与Arg+Gl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g组结肠壁厚度明显低于Arg+Gln组(P=0.010),回肠绒毛高度(P=0.803)及回肠壁厚度(P=0.059)与Ag+Gl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门静脉血和淋巴结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g、Gln对腹腔注射5-FU化疗后大鼠肠屏障功能具有保 护作用,Gln的保护作用略优于Arg,两者没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谷氨酰胺和精氨酸联合应用对化疗后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
【摘 要】
: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Gln)和精氨酸(Arg)联合应用对腹腔注射氟尿嘧啶(5-FU)化疗后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接受5-FU化疗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肠内营养组、Gln组(肠内营养+Gln)、Arg组(肠内营养+Arg)和Arg+Gln组(肠内营养+Arg+Gln)4组,每组10只.在化疗前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并在第8天测定门静脉血内毒素,进行
【机 构】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普通外科,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四区,内蒙古临河市中心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普通外科
【出 处】
: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17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X-V皮瓣法在成年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2例成年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作为试验组,修复手术中采用X-V皮瓣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35例成年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作为对照组,在修复手术中采用常规尿瘘修补术.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结果 随访3~49(5.6±12.0)个月,对照组术后7例再次出现尿瘘.尿瘘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