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接受P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进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98例,接受联合血管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54例。结果:152例中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的患者共计41例,占26.97%。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出血,胰漏,胆漏及胃肠吻合口功能障碍等,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共计11例,占并发症总数的26.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年龄和TBil为相关影响因素,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才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82-0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腹部外科的特大型手术之一, PD 手术范围广、创伤大, 并发症和病死率仍较高[1]。对病人手术的恢复和预后有着较大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据资料统计,近20 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改进, PD 术后胰漏的发生率已由52.8%降至13.5% , 与胰漏相关的术后死亡率约为7.9%[2]。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1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控制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共计151例,分别为进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98例,接受联合血管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54例。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共计64例,患者的年龄介于30-67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7岁。151例接受切除术是患者术后共计4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1例,腹腔内出血4例,胰漏7例,胆漏4例,腹腔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以及胃肠吻合口功能障碍7例。
  1.2 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51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中对4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TBil值,术前是否进行黄疸减黄,胰肠吻合方式,胰管引流以及术中输血量等。分别计算相关影响因素的并发率以及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一共152例,其中4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占26.97%。并发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11例,腹腔内出血4例,胰漏7例,胆漏4例,腹腔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以及胃肠吻合口功能障碍7例。分别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总人数的7.24%、2.63%、4.61%、2.63%、1.97%、3.29%、4.61%。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7.24%。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50%,死亡率在5%左右[2,3]。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 壶腹周围癌尤其是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28.6%, 手术死亡率4.8%-8.3%[3,4]。本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51例手术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共计42例,发生率为26.97%,比文献报道发生率略低,这可能与术前准备充分有关系。此外,42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及时的处理未出现死亡病例,说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及时合理的处理能大大减低患者的死亡率,并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本组研究中,上消化道出血,胰漏以及胃肠吻合口功能障碍是主要的并发症,分别占26.83%、17.07%和17.07%。文献报道,术中、术后出血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危险性极大的并发症,发生率占总并发症的10%,发生后死亡率高达10%。本组病例发生率较文献高,但是没有死亡病例。此外,胆漏以及腹腔内感染也是发生率较高且情况较为危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腹腔内感染是PD 术后严重并发症, 严重者可致死。此外,对于术前是否减黄的与术后的并发症关系,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要比无黄疸者高, 手术死亡率为8%-20%。本组研究中术前减黄后并发症为17.01%,而术前没有进行减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
  总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创伤较大,难度较高的手术之一,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所难免,但是通过术前总分的准备,术后加强护理已经出现并发症后及时的处理都能缓解并发症的恶化,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邵堂雷,杨卫平,彭承宏,等.13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11):770-772.
  [2] Lin JW,Gameron JL,Yeo CJ,et al,Risk factors cutaneous fistula[J].J Gastroin test Surg,2004,8(10):951-959.
  [3] Schmidt C M, Powell E S, Yiannoutsos C T, et experience in 516 patients[J] . Arch Surg, 2004, 139(7) : 718- 725.
  [4] 焦兴元.胰腺癌[M].任建林,焦兴元. 现代消化病诊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673- 689.
其他文献
目的 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甚广,但副作用较多,其中以皮疹最为多见,且最令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特罗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阶段性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5.11-2017.11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腹腔镜
自骨组织工程概念被提出以来,微球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应用广泛,目前主要在3个方面,分别用于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扩增;构建支架材料将细胞传递至骨缺损部位;装载生长
期刊
【关键词】基层医院;药学保健;服务;现状;探索;发展  8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7-0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发展,医疗模式正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模式转变,医院药学是医院经营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工作中心也在由传统的药品保障型向知识信息服务型转变。但这一模式的转变主要出现在大型医院,很多基层医院却依然停留在药品的保障供应方面。鉴于此,本文就
期刊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患者切口感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
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中经过不断地改进,成为骨科的一门基本技术。近几十年来,外固定理论的发展及各式外固定器的研制,使其用途呈现多样化。在肢体延长和畸形矫正方面的成绩,更显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的新生儿肺炎患儿為观察组,50例痰培养阴性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用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对照组新生儿肺炎发病日龄多为晚期新生儿,呼吸道症状轻,以鼻阻及呼吸频率增快为主,症状持续5~7天;98%的患儿双肺呼吸音增粗,2%的患儿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2) 观察组
期刊
目的 观察静脉治疗延续性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PICC带管出院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薄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炎性因子产生及A20(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inducible protein 3,TNFAIP3)、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