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班级管理·新变化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时期;班级管理;变化
  〔中图分类号〕 G6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
   08(A)—0017—01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的相互信任和沟通合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微妙的系统工程。
  新课改实施之前,班级管理往往以学校领导制定的管理规则为准则,班主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把校领导的意愿当作班级管理工作的“指挥棒”,班主任照章行事,学生被动接受。这样领导满意,老师省心,学生死挨,这种简单而又死板的管理模式,扼杀了师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弊端和危害日趋明显。
  新课改实施以来,人们按照新理念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要想使新课改理念下班级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管理和评价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与合作,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取得最佳效益。在推行新课改的过程当中,经过认真地比较分析,大胆实践,我们发现新课改理念下班级管理工作出现了四个变化。
  学校领导管理班级的“权威”作用正在削弱。经过参加新课改培训,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班级管理工作,学校领导不是制定条条框框的规定,而是把管理班级的主动权真正交给班主任,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校领导对班级管理工作的评价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不再以个人意愿和个人好恶评价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而是侧重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创造性、科学性、艺术性,关注管理过程,注重管理实效,进行综合评价。
  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的主导作用正在强化。随着学校领导管理和评价方式的变革,班主任掌握了管理班级工作的主动权,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认真研究班级特点,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管理策略,进行创造性的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的方式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灵活,成效越来越明显。
  课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新课改实施之前,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事,其他课任教师只管知识传授,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比较冷淡。新课改推行以来,课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通过新课改的培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课改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课任教师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和班主任联系越来越多,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加强,形成了班级管理的整体合力。
  学生管理班级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尊重和发挥。课改之前,学生是老师管理的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课改以后,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变成了班级管理的主人,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尊重和发挥,开始探索自我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加强,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只要发挥好指导和监督作用即可。新课改推行以来发生的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探索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班级管理经验,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决不能再是封闭式的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它应该是开放的、综合的、多元的。本文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使学生乐学、会学的点滴做法,以求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性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使课堂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