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高屋建瓴妙语留香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如同人体,有心有肺,有胃有肠。天安门是北京的心、古典园林是苏州的肺、中央公园是纽约的胃、大小马路则是城市的肠,大大小小,缺一不可。城市设计与人体是有连带关系的,只是尺度不同而已。”在接受采访时,贝聿铭独具匠心,将建筑比喻成人体器官,精辟生动地阐述了建筑设计的“人性”理念,让听者体会到一代建筑大师对建筑物的满怀深情。其实,贝老不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华人建筑巨匠,更是一员满腹经纶、妙语连珠的儒将。
  
  妙喻传神谈处世
  一次,贝聿铭应邀到清华大学作演讲,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有学生请他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就如何处世提几点建议。贝聿铭不紧不慢地说:“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为人处世其实很简单,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向钱学习!”望着大家疑惑不解的眼神,他继续说道:“中国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其实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人生在世,面对打击磨砺,至刚则易折,必须灵活应对,这是外圆的处世技巧。但做人必须有坚守的准则,任外界风云变幻,信念、尊严、骨气这些底线永远不能丢,这是内方的做人之本。缠树的藤长得再高,可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因为缺少硬骨,风一吹就弯了腰,只能永远让人看不起。激流中的巨石,在水的作用下棱角全无,但内心却坚实岿然,为人处世亦应如此。古语‘智欲圆行欲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话音刚落,台下刻掌声雷动。
  为人处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泛泛而谈、空洞说理难免让人产生单调枯燥之感。“那就是向钱学习”,贝聿铭出言新奇,语惊四座;紧接着以“铜钱外圆内方”为出发点,深刻阐述了既要灵活应对处世又要坚持心中底线的基本道理,自圆其说,揭开谜底,分析丝丝入扣,说得句句在理;最后用“缠树的藤”讽刺一味迎合、丧失原则的人,用“激流巨石”赞美守住底线、坚持原则的人,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证,生动贴切,妙喻传神,实为点睛妙语,让人闻言折服。
  
  风趣幽默论婚姻
  贝聿铭和夫人陆书华相濡以沫、恩爱有加,曾被欧洲媒体评为“最令人羡慕的世界十大名人神仙眷侣”。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谈到“婚姻保鲜的秘诀”,贝聿铭幽默地说:“从恋爱到婚姻,是一个从雅到俗、从精神到肉体、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恋爱时是心心相印,结婚后则是骨肉相连,婚姻越长久,骨肉分离无法生存的感觉就会越深刻。恋爱时是一见钟情,这个‘情’是激情;结婚后则是日久生情,这个‘情’是亲情,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几十年的婚姻光靠激情肯定不行,当激情消退后,只有亲情才能牢牢维系。夫妻过日子就要像中国的筷子一样,一是要惺惺相惜,谁也离不开谁;二是能同甘共苦,什么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尝,这样的婚姻才能天长地久。”
  关于婚姻,贝聿铭没有说那些耳熟能详的陈词滥调,而是别具匠心地以恋爱和婚姻的区别为切入点,由此及彼,对比论证,层层深入,巧妙地道出了他几十年美满婚姻的保鲜秘诀。他把夫妻形容成“一双筷子”,告诉相爱的伴侣们,既要相依相伴、不离不弃,还要同甘共苦、祸福与共,生动精辟,新意盎然,趣味十足,令人过耳不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鲜为人知的风趣幽默的一面。
  
  欲擒故纵应挑衅
  有一次,贝聿铭参加一个商界的宴会,身边一个对建筑设计师心怀偏见的美国富翁一直在喋喋不休地挑衅:“现在的建筑师不行,都是蒙钱的,根本没有一点儿水准,纯粹是坑蒙拐骗。我打算造一所房屋,可是请了许多著名的设计师来,都说无法设计,什么建筑师?全是些名不副实的骗子!”贝聿铭礼貌地问:“那你准备造什么样的房子呢?”富翁回答道:“我要求这个房子是正方形的,房子的四面墙全都朝南!”贝聿铭笑了笑说:“你提出的这个要求我可以满足,但是我建出来这个房子你一定不敢住。”那个富翁扬扬得意地嚷道:“不可能,你只要能建出来,我肯定去住。”贝聿铭说:“好,那我告诉你我的建筑方案:房子建在北极,北极的极点是地球最北的端点,整个地球的其他部分都在它的南面,因而设计在北极点上的房屋,四面都是向南的。不过,北极极点沉浸在北冰洋之中,深不可测,先生您愿意同北极熊做邻居吗?”美国富翁顿时无话可说,窘迫万分。
  房子的四面墙全都朝南,这实在是一个极其荒诞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面对美国富翁的攻击和挑衅,贝聿铭没有针尖对麦芒地挥戈相对,而是故意顺从其意思,说“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让对方更加趾高气扬;接着按照他的无理要求,道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把房子建在北极”,这个方案当然也是不切实际的,却完全符合美国富翁的要求,让他猝不及防,最后只得束手就擒,自取其辱。一纵一擒之间,既有效避免了针锋相对可能导致的尴尬对立,又让人看到了一位大师的智慧与涵养。
  贝聿铭的艺术设计魅力征服了世界,独特的建筑作品让人津津乐道、流连忘返;他饱含智慧的语言同样让人折服,精彩的智言慧语让人交口称赞、回味无穷。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静默的时光,我常常会想,人真的会有下辈子吗?假如有,下一辈子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还会在一起吗?请原谅我去想这么不靠谱的问题。下辈子,虽然是很缥缈很虚无的说辞,但偶尔想想,也没什么大碍。  在这一世里,我们不是两棵会开花的树,各自安静地吐露芬芳。我们是两个大活人,我们的生活纠结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互相关爱,也互相伤害。  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曾经你也是个小天使,乖巧、童真、可爱,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各种
在这片微小的天空,却能够聆听花香鸟语,林籁泉韵;在这片微小的天空,却可以看到水木明瑟,烟波竹影。就在这象牙白的书桌上,却常常捕捉到那丝诗情画意,如江南水乡的温婉,如大漠孤烟的豪迈。  夏日傍晚,天边暖黄的星星将光芒晕在书桌的一角,一点一点地跳跃着,氤氲了整片的清新美好。在书桌的笑靥上,轻柔地铺开一卷书,细嗅着那诱人的墨香。  就在这小小的书桌上,我的心渐渐被诗意漾满。在那微微泛黄的桌面上,我仿佛看
以前我写过《朋友的三六九等》,讲朋友的亲疏程度。现在更复杂的问题来了,你觉得是一等的朋友,可以请他帮忙搞定你儿子的重点幼儿园的名额问题,而他却觉得咱俩还没铁到这个程度,帮吧,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欠下大人情;不帮呢,又不忍辜负你的重托  在社交场合,更容易被朋友的亲疏关系搞迷糊。这种双方相互间认识的错位并不奇怪。大城市里的许多人际交往都容易让人滋生这种错觉。比如有些同行,因为行业间的商业聚会的关系,交
我急急地往回赶,因为父亲病危。父亲突发重病,晕倒在地,昏迷不醒。列车像一头疯狂的不知疲倦的野兽,拼尽全力地奔驰在墨色的高原上。没有一丝星光的夜晚,让人窒息。此刻,我的心好像被铁轮轧了一般,疼痛难忍。又犹如悬河而行的列车一样,面临深渊,行在崩溃的边缘。大脑中重复的画面像尖刀一般,刺痛着我每一根敏感的神经。  我赶到医院时,父亲早已躺在病床上。冰凉的房间,清一色的惨白令气氛更加压抑。我冲过去,抱着父亲
2011年12月23日,徐静蕾导演的新片《亲密敌人》贺岁档上映,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龙门飞甲》一决雌雄。还好,徐静蕾在“龙门、十三钗”等大片的联手夹击下,其他中小片躺倒一地的惨烈档期中,她的电影成功虎口夺食,公映10天就斩获过亿票房。这样一个成绩,虽然与《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有一段差距,但是从性价比上来看,她已经成功了。票房可观,但《亲密敌人》同样遭遇了不少口水。2012年1月5
她出生在美国曼哈顿一个家境殷实的农场家庭,很有音乐天赋,长辈们都希望她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家里还特意请了音乐家来指导她,可她偏偏想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商界精英。  但是她天生害怕读书,高中都没毕业,更不想考大学,整天待在农场里看父母与农产品经销商们打交道,希望从中学到商业经营的经验。同时,她每天守在电话机旁听工人们如何回答各种咨询,还经常煞有介事地学着和经销商们讨价还价。虽然她很努力学,但她做的咨询一
1981年,20岁的美国女孩里诺在俄克拉荷马大学遭遇了爱情,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她决定暂时放弃学业,和男友共筑爱巢。当时,她和男友约定,当孩子满5岁时她就重返课堂。  让她想不到的是,结婚以后,她们的爱情结晶一个个来到了人间,20多年的时间,她总共生下了9女2男,一个昔日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成了一个忙碌的全职妈妈,“一旦开始生儿育女,你会全心全意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获得最好的。至于自己读书的事情,也
2003年,我被囚禁在重症监护病房。  那是人心极为惶恐的疫病流行时期,人人自危。为求自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恍然间变得疏远。城市里狭窄密布的街道上满是戴着密实口罩行色匆忙的人们,看不出脸色,只留出紧蹙的眉头和一双双灰暗的跟睛。空气里弥散着消毒水的晦涩气味,令人压抑的恐惧感仿佛末日般地降临城市,充斥在每个角落。  在一天又一天的艰难较量中,我不幸地被厄运浸染,突发高烧。同学们凄厉地尖叫着,像看见了怪
抗日期间,日寇铁蹄践踏上海后,著名京剧演唱家周信芳在法租界黄金大戏院上演了轰动一时的名剧《明末遗恨》,盛况空前,激起了民众的抗日救亡的热浪。日军恨之入骨,以“有碍睦邻”“煽动反日”为名,勒令禁演。  就在这节骨眼,汪伪特务头子吴世宝接到伪行政院副院长周佛海的密令,在沪西梵皇渡路76号特务机关“宴请”周信芳。  接到“邀请函”,周信芳明知此行不善,却浩气凛然前去赴宴。  吴世宝一见周信芳到来,皮笑肉
如果没有看到写在上面的那几个红色的字,詹妮弗不会捡起过道上那张被人踩过的卡片。那几个字是:不要忘记。詹妮弗有点好奇:不要忘记什么?那张卡片的厚度与大小跟一张明信片差不多。在“不要忘记”这几个大红字下方,用铅笔写着三项内容:1.雪豆;2.莎士比亚;3.詹妮弗·奥文斯。詹妮弗盯着第三项,感觉背部冷飕飕的,同时心想:“我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别人的记事卡片上?这个人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我,他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