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古诗中的典故与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ei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国之大计,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教材是为了解决好这个“根本性问题”的主要內容。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古诗文的大量入选则是其中的一大体现,它与从小培养儿童的家国情怀、德行情愫、审美情绪和语言情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诗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典故的教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所谓典故,就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参见《辞海》)。由于学生的阅读面有限,这些典故自然就成了读诗的“拦路虎”,而要解决好这些“拦路虎”并不容易,关系到对这些典故在什么情况下,从什么角度和方式切入,讲到怎样的深度。而这一切又须以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必要性和可接受性为依据。
  另一方面,古诗中的用典,又是一种最常见的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它从根本上丰富着古诗的意蕴。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处理好,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还不能不顾及的一点是,古诗用典所采取的是一种隐喻手段。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而且存在于行动思维中,是一种纯语言修辞手法,正如胡壮麟在《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中所认为的:“对隐喻的认识已不仅仅是修辞学中与明喻、夸张、顶针等并列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确实如此,这种隐喻的喻意已经全方位地渗入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与表达。如在诸子百家的许多典籍中,大量的隐喻已成为说理的一种必要手段,以达到用具体的故事去感知抽象的问题,用熟悉的境况去同化陌生的概念,用直观的手法去理解曲折的事件。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在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而形成的一个可以由此及彼的结构。如果小学生对故事中的典故认识不足,也就无法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中的现实蕴意。
  还应当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古诗中的用典,囿于古诗本身的用语精练,不可能具体地告诉我们某个故事或者某段史实,而只是一种在用语上极其简要的联系。学生由于认知的局限,往往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这个故事或这段历史。学生不知道典故,又如何读懂用了典故的这处深意。所以,古诗中的典故教学往往也就成了无法回避的重要教学内容。如统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日积月累”中就节选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四句诗虽然很通俗,比较接近口语,即使一年级小学生也大体可以理解,但其中的“瑶台”就是一处用典了。“瑶台”古人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李白在《清平调》中也写过“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如果小学生明白了瑶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就明白了“月亮好像是神仙屋里用的一面镜子”。虽然现在瑶台也可以泛指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但诗中与“飞在青云端”的语境相联系,用典含义是明确的,也是小学生必须理解的。
  那么,在统编本古诗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典故,使其充分发挥认知逻辑价值和思辨发展意义呢?
  一、发挥好推动理解的深化机理
  古诗作者用典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彼喻此,以深化读者的理解。所以即使是比较浅近的用典,也往往有着深化理解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轻易滑过,而正可以在诗人的这处用典中去推进学生的理解。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中有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学生都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山寺的楼很高。但诵读的关键不是知道楼高,而在于理解诗人是怎样写出楼高的,用什么方法来描述楼高的。在讨论中,学生找出的三处是:1.用“百尺”表示高;2.用“可摘星辰”说明“高”;3.用了一个“危”字,说明因为楼太高而似乎有点危险了。有一个学生还提出了“天上怎么会有人”的问题。显然“天上人”在诗中也是一处用典。于是,教师告诉学生:在神话传说中,天上有天庭,甚至天庭有三十三层,地下有十八层之说。所谓天庭,也就是天帝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有了“天上人”。学生了解了这个典故,自然也就明白了人们在楼上不敢高声说话,怕惊动了天庭上的人,这自然也表现楼的高已经碰到天了。由此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诗人是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浪漫的笔调,从多个角度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高山顶上楼的高,给人以气势非凡的感受。可见“天上人”的一处用典,明显地推进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特别感受到诗人从四个角度写楼高,达到了形象而又生动的艺术效果。
  二、把握好阐明隐喻的事理联系
  隐喻是借彼喻此的修辞手段,学生必须理解喻体的所指,才能加深对被喻体的认知,从而进一步明白喻体与被喻体之间的事理联系。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对典故本体的理解并不是多余的教学行为,而且这正是为了凸显这其中的事理联系,深切感知诗人用典的目的、意义和审美的艺术价值。一位教师在教学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墨梅》时,诗中有“洗砚池”一处典故,这位教师用了课本中的注释:“【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但问题在于诗人王冕写的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所以当堂就有学生提问:诗中的“洗砚池”是不是就是蕺山下王羲之的“洗砚池”?显然,教师因为对诗中的用典教学不到位而使学生产生了费解。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王羲之在居家(戒珠寺)的对面有一小池,传说中是他家的洗砚池,而王冕居家在诸暨枫桥,相距很远,当然,诗中所指的是王冕自己家的洗砚池。旧时书画家用墨笔创作,须在砚上研墨,书画后就常常要洗涤笔砚。所以,找一处小池洗涮一下往往是必需的。王冕一生与书画结缘,家有一处洗砚池也在常理之中。当然,这里也有用典的意味,因为王冕的洗砚池毕竟不如王羲之的洗砚池有名。王冕以书圣王羲之的洗砚池隐喻自家的“洗砚池”,也就有了希望自己也能像王羲之一样取得为人为艺的成就。王冕自小生活困苦,但他自守清贫不羡富贵,不但书法了得,而且从小就爱画画。长大之后或流浪,或隐居,在求生的同时,书画从不放弃。他画画自有寄托,尤其爱画梅花,这并不是出于偶然。他心存清高,安贫乐道,不愿与贪官恶吏同流合污,更有不仕元廷的气节,应当说《墨梅》一诗,寥寥28个字,表达的却是他一生的高远志趣和高洁人品。正因为他画的墨梅是以墨色作梅,所以才与这梅花种在“洗砚池头”相关。“淡墨痕”虽不是什么“好颜色”,但却能以特别的“清气”香溢“乾坤”。当然,这一切都赋予了由王羲之的“洗砚池”到自家“洗砚池”的用典的深远寓意。   三、激发好运用比拟的审美陶冶
  银河与分布于银河两侧的两颗星,就好像是隔河相望而不得相聚的一对情人,本來这只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古人把这种现象比拟、生发出了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民间故事。两颗星成了“牛郎”和“织女”,并借此抒发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封建统治的憎恶。这种以民间故事对天文现象作诠释和生发,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比拟手法,而这样的比拟因其感人的审美内涵而千古流传,陶冶着人们向往幸福自由,并为此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
  在统编本教材中,关于牛郎织女的典故在多篇课文中均有出现,如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中《望庐山瀑布》中的“银河”,比拟的也是如同庐山瀑布似的“九天”上的“银河”。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第10课、11课是《牛郎织女》(一)(二)。同单元“日积月累”中编入的《乞巧》是唐代林杰的一首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原来民俗传统节日中的“七巧”节也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关,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名七夕,也叫乞巧节。相传这一天女孩子会在夜晚的庭院里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或作穿红线的活动,或以针浮氽在一碗水的表面,看月影投射于针上,从碗底呈现的近似物象来预卜未来的发展等。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中的《浪淘沙》(其一),还有“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等句子……显然,学生对这一典故已耳熟能详,到了六年级下册的第5课《古诗三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更是把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描叙得催人泪下。教学这一课,典故已为学生所熟知,自然不必再做介绍,但重点就要放在作者引用典故作比拟的艺术手法上。如凸显出夫妻一河相隔,却只能含情凝望而不得相会,更无法对话的那种场面描写。全诗不仅感情浓郁,意蕴深沉,而且在短短的50个字中竟运用了六组叠词,又都用在句首。声声地连连叩击,不仅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舒缓,而且含义深沉,极具冲击力。当然,一个牛郎织女的典故竟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如此反复出现,也说明了用典在古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和普遍现象。所以,这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强化联想的思维功能
  在古诗教学中研究用典不仅是为了加深理解古诗的内蕴意义和情感,而且还有着强化联想的思维发展功能,这是因为用典既然是一种隐喻,就可能是对两种界域事物的联想,正是借助了诗人丰富的联想力,才有了隐喻产生的基础。而当读者品析这种隐喻式的用典时,无疑也可以极大地强化这种联想的思维力。
  在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中有李商隐的《嫦娥》一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里的“嫦娥”是神话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羿在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25课《羿射九日》中已出现,他曾在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之药,吃了之后即可飞升,嫦娥不知这一点,偷吃了这不死之药,就飞升到了月宫,从此只能单身孤守在那里,自然后悔不已。这个神话典故应当源于古人看月亮表面有一些阴影而联想产生的故事,既有嫦娥奔月,又有吴刚伐桂。如《酉阳杂俎》中就有“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其实,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人们对月亮表面所呈现的一些阴影的联想而成。读诗中的这类典故,自然应当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在学生诵读李商隐的《嫦娥》时,不妨让学生调动联想思维:诗人写嫦娥的孤独之情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就可以回答:天上银河渐渐淡去(“长河渐落”),晨星低垂(“晓星沉”)之时。说明这是夜色将要破晓,也就是寂寞的一夜将要熬过,天快亮的时候。进而让学生推想:从这里告诉我们,嫦娥的这一夜是怎么度过的?就只有这一夜是这样的吗?学生就不难从诗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联想到嫦娥是整夜没法入睡,因为在月宫太冷清孤单了。她不只是一夜如此,而是夜夜如此,“碧海青天夜夜心”就告诉我们是夜夜如此。到此不妨再进一步让学生做由表及里的联想,她睡不着想得最多的应该是什么?学生不难由此推进到:想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应悔偷灵药”了。她只知道这是王母娘娘的“不死灵药”,可没有想到“不死”就要飞升到月亮上去,就要永远地孤守在月宫里……当然,这样的联想之必要,不只是发展了想象力,还关乎对整首诗的深度理解。
  五、启迪好思辨的推进动力
  语文教育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一代,重在引导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在这方面思辨是其重要内涵。思辨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开智方法。“思”指思考、思虑;“辨”指辨析辩证。《中庸》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一个学习、研究、修养的过程,其中思辨是重要环节。因为通过广博的学习,深入探疑而掌握要旨,是必须经过辩证思考方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最后付诸实行。就“思辨”来说,“辨”是“思”的外化,而“思”是“辨”的根基。古诗中的用典,要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用隐喻的修辞手段,将其联接起来,达到借彼喻此的目的,以深化诗句的蕴意,这本身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如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女诗人。一个宋代的大家闺秀怎么会去思念秦末的起义军领袖?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无疑存在着一个思辨的过程。原来她历经了国破家亡,从北方南渡逃难,由北宋而南宋。她身经靖康之变,对中原沦亡,感愤极深。这就是思念产生的连接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项羽不过江东而乌江自刎这样的典故诠释,而应当牢牢把握住这个连接点,让学生展开思辨。如: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指的是什么?②战败的项羽为什么宁可自刎乌江而不肯回江东,再伺机起兵?③李清照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此感慨的,这说明了女诗人有怎样的志向?……显然,典故的解释是不能离开这样的思辨场域,而只作就事论事的客观介绍。项羽作为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斗争中落败,他不愿接受一些人的建议,即东渡长江回到老家去再做打算。家乡的江东父老,无疑对项羽寄予厚望,现在战败了,又怎么有脸去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在生死考验面前,宁可选择死,也不跪着生。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显然,李清照正是面对宋室南渡后的苟安局面,十分愤慨,才情动于中而感愤于外。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豪言壮语,并由此思及项羽那惊天动地的最后一战。
  用典是古诗写作中的一大特点,当然也是古诗文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问题是我们不能把它只作解释性的教学,而应当关注作者用典的动机、发生过程、思辨意义和表达效果,进行全方位地研究赏析,方能最佳地达到古诗的教学目标和审美意义。
  (作者系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杨 伟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随文识记“哄、先、闭”等生字。  2.结合上下文关键词句联想,理解“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累的样子。  3.借助插图和生活实际联想,通过回忆自己与妈妈相处的经历,感受文中母子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完成时间表  预习要求:根据生活实际提前完成时间表,简单记录妈妈的一天。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妈妈的形象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妈妈睡了》。朗读第
统编本教材提出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它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是课程育人目标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出发,建构“要素突破式”的阅读教学样态,是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路径。“要素突破式”,强调教学以明确的语文要素为核心,以要素实践化为主要教学策略。  一、多向解讀,聚焦“要素突破”的核心目标  “要素突破式”的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晰教学核心要素,每次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这基于教师对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讲的是小骆驼听了小红马说它难看的话觉得挺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告诉人们要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必须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这是阅
一、初读课文,积累词语  师:同学们,一连下了好几天的秋雨,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下了好几天的秋雨,天气越来越凉快了!晚上睡觉舒服多了!  生:下了几天的雨,我都要穿外套了!  师:是啊,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雨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6课,去感受秋雨后的美好世界。  (师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秋天的雨。  【评析:将新课的学习与
何谓“儿童习作”?儿童习作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它是真言,是儿童的情语,是儿童生命情怀的表达。它是儿童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方式,是儿童用童言稚语传递童年情趣的一种载体,是儿童言语能力习得和精神丰盈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是属于儿童自己的自由表达;它是一种自然的倾诉,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生动的情节和完美的结构,只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淌;它是一座想象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遇到困难要学会请教别人。  2.通过表演和练习,懂得请教别人时要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  3.学会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请教话题  1.谈话引入:孔子曰:“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老师想请教一下大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生自由发言。  3.连孔圣人都可能遇
【探究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定点观察、连续观察和聚焦观察”的“三看”方法观察游戏过程,并尝试把游戲过程写清楚。  【支架策略】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观察与体验。  【教学难点】  “定点观察、连续观察、聚焦观察”的“三看”观察法的习得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欢乐开场  1.玩一玩。老师和学生一起玩小游戏——反动作。如,老师说“起立”,学生立即做相反动作“坐下”。
“跨学科习作”的特点在于打破习作训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指导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环境里习作、学习。笔者以单元习作为支点,以跨学科习作为杠杆,尝试对单元习作进行二次开发,把各学科开设的与该话题相关的课程资源,或社会实践活动引入习作教学,形成以单元习作为中心,其他学科交叉环绕的资源包,融学科知识、习作活动于一体,以期丰富三年级起步习作素材,提升习作表达兴趣,达成学科双赢。  一、嵌入式真实情境习作  “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的使用体会,结合图片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效果,主要对Bridge的新界面、新增工作空间、文件的显示方式、等级评分、加标签等几个常用功能进行了介绍,以期能为各位摄影师浏览作品提供使用指导。  关键词 Bridge;工作空间;显示方式;等级评分;标签  中图分类号:TP3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0-0077-03  Improve Images
每次上《记金华的双龙洞》,我都会问学生:预习之后,你们觉得课文写得怎么样?很多次,我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原因很简单:学生认为,这篇课文里没有什么“好词好句”。  学生的想法当然是不对的。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游记水准极高,“好词好句”俯拾皆是:写杜鹃,叶老只用“有精神”三个字就点出了野生杜鹃的特点,但在不少学生眼里,“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之类的句子似乎更美。看到石钟乳和石笋,叶老说:“即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