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肺内单发小结节性病灶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雄激素剥夺疗法通过阻断雄激素的合成,或竞争性结合雄激素受体,可明显抑制转移癌进展,但多数患者最终出现雄激素抵抗,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mCRPC)。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与mCRPC的发生发展、及其对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抑制剂(恩杂鲁胺和阿比特龙)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
目的观察研究内质网应激(ERS)在糖尿病膀胱(DCP)逼尿肌病变发生进展过程中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构建并鉴定糖尿病大鼠模型,在4、8、12和16周观察电镜下逼尿肌细胞(DSMCs)超微结构,用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染色法)测逼尿肌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比例,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法)测DSMCs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
期刊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一种罕见、极具侵袭性的疾病,预后往往不良,总体生存时间仅以月计。有近半数患者诊断时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伴有远处转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免疫治疗方式,已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疗效。本文旨在对PD-1/PD-L1生物学作用、药物进展及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有助于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提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43例PTC患者,使用ISET分离技术分离外周血CTCs并进行计数,所采用的仪器为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CTCBIOPSY D-100型分离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外周血CTCs检测结果与PTC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143例受试患者中外周血CTCs阳性者占58.74%,年龄、性别、肿
胰腺癌起病隐匿、预后极差,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数十年来,胰腺癌的诊治方法虽然获得了一定发展,但早期特异性诊断手段的缺乏、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及化疗耐药等依然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问题。目前,在胰腺癌的发生机制、诊断、预后指标及辅助治疗等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随着转化医学理念的提出,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可能成为突破胰腺癌诊治现状的关键。因此,积极进行胰腺癌基础研究,探索胰腺癌诊治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19b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miR-19b在PDA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胰腺导管正常上皮细胞HPDE、人PDAC细胞株PANC1、MiaPaCa2、BxPC3及人PDAC转移细胞株COLO357和FG中miR-19b的表达水平;构建miR-19b稳定高表达及低表达细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与膜相关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3(PITPNM3)表达与HCC肝内转移率的关系。方法选取149例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和完整临床随访资料。取得的病理石蜡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进行Mfn2和PITPNM3染色,将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fn2表达阴性组中,54.55%患者PITPNM3表达为强阳性;而
目的探讨新型依诺肝素钠骨水泥的制备及其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注射用依诺肝素钠按照不同剂量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进行混合,分为A(空白组)、B(4 000 AxaIU)组、C(8 000 AxaIU)组、D(12 000 AxaIU)组、E(16 000 AxaIU)组、F(20 000 AxaIU)组、G(24 000 AxaIU)组。在无菌、温度(23±1) ℃、相对湿度高于40%的
目的探讨尿酸在诱导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发生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浓度分别为0、8、12、16 mg/dl的尿酸处理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RWPE-1细胞的生长及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WPE-1细胞内Toll样受体4(TLR- 4)、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κB抑制蛋白激酶α(IKKα)、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