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诩其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戒庵老人漫笔》一书《点校说明》及《学林漫录》第四集《戒庵漫笔杂谭》一文有关李诩的介绍说:“李诩字厚德,自号戒庵老人,江阴县(今江苏属县)人。由于史书无李诩的传记,他的生平事迹,我们了解得还不详细。据本书的有关序跋,可知他生于明弘治十八年(公元一五○五年),……著有世德堂吟稿、名山大川记、心学摘要等,以上各书均亡佚,流传下来的只有这部戒庵漫笔。”
  据明海虞陆化撰《明故太学戒庵李公墓志铭》(见《江阴县续志》卷二十三《石刻记·李氏宗祠丛刻》)载:“公讳诩,字原德,……卒以万历癸巳,距其生正德丙寅,享年八十有八。”再据《赤岸李氏宗谱》卷五《世表编》载:“诩字原德,号戒庵,生于正德元年丙寅七月十二日,卒于万历二十一年癸巳五月十七日,年八十八。”因此,李诩是生于明正德丙寅年(一五○六年),不是弘治十八年(一五○五年)。关于李诩字厚德的“厚”字,不仅依据李诩墓志铭和宗谱所载均为“原”字,又查《赤岸李氏宗谱》中与他同辈份的兄弟名字,如李诩的大弟询字原岳、二弟讽字原道;其他族兄弟:言字原侃、训字原诲、字原瞻,等等。也可证李诩字原德,不是“厚”德。
  根据《江阴县续志》和《赤岸李氏宗谱》的记载,李诩的生平事迹还可补充一些,他的始祖嘉那,色目人(可知李诩为色目人后裔),以材武仕元,至元中从丞相伯颜征战,战绩每最累,官至行军元帅,赐佩金虎符。二至四世祖均镇守江阴、浒浦等处。直到八世祖珙,字彦温,号怡静(生于元至正十八年,卒于永乐十三年),遂赘江阴东舜乡赤岸周子迪家。其父亲名义,字民正,号守安(生于明成化元年,卒于嘉靖二十七年),尝典江阴、常熟二邑乡税,喜观南北诸剧。李诩本人于嘉靖癸未从学常熟赵承谦,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入郡庠,丙申(一五三六年)九月以增广生授例入南监,庚子历事挂选期满不赴,以后南下投师邹守益、王畿,笃志性命之学。嘉靖甲寅(一五五四年)倭寇侵犯,他躬率家僮操版筑,供军租,儿子柱死于倭乱中,及至寇退囊橐悉化为乌有,他与果儿督家政,重建家园,构真率窝。与同里蒋九川、周双泾诸先生时相唱和,同邑人薛甲、张衮、徐汶组织君山学会,平时坚守“阅世五禽消甲子,驱魔二虎守庚申。”
  李诩的著作除已列举的四种外,尚有《真率窝吟》、《牡丹谱》、《孝思便览》。《孝思便览》一书今收录于《赤岸李氏宗谱》卷十五《诗歌编内集》内。其诗文见于清顾季慈编《江上诗钞》者三首:《酬钱养心题菊》、《送浙帅张东野》、《渔父词》;见于《赤岸李氏宗谱》卷十五《诗歌编外集》者八首:《壬戌仲秋有鹤自西北来集予舍为赋来鹤篇》、《伤吾地风俗之日偷赋赤岸谣》、《六旬初度自遣》、《张春野训果儿有作韵酬之》、《送文卿五卿两侄应试南都》、《丙寅十月朔扫墓有感》、《甲申清明展墓有感》、《癸巳五月辞世一首》;见于《江阴县续志》卷二十三《石刻记·李氏宗祠丛刻》者:《记先妣吴孺人行略》;见于《赤岸李氏宗譜》者:《文征录引》、《真率窝图册集引》。李诩尚有这些诗文流传于今,故而不能说他的著作全部亡佚。
其他文献
7月初,小暑到来,一句话在上海人之间流传起来: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是一种身体细长的鳝鱼,体表有层光滑的黏膜,色泽黄褐。它全身只有一根刺,名曰“三棱刺”。因刺少肉厚,黄鳝肉嫩味美,含大量DHA和卵磷脂,还能补血,营养价值极高。  黄鳝灵活多动,像迷你版的蛇,喜欢在夜间觅食,捕食昆虫等小动物,还能吞食小蛙、蝌蚪和小鱼。一到夏天,尤其是小暑前后,人们就能在稻田、小溪、池塘、湖泊见它来回游窜。这种水域密布
崔莹,纪录片导演,专栏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热爱行走和文学,常居爱丁堡。著有《英国插画师》《英国插画书拾珍》等书作。  说起希腊神话中的赫拉,人们常有这样的印象——专横跋扈,嫉妒心强,残酷无情。罗马诗人奥维德也在《变形记》中描写赫拉“除了嫉妒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特点”。赫拉是婚姻之神,妇女和生育女神,是宙斯唯一的合法妻子,也是奥林匹亚众神的女王。赫西俄德在《神谱》中把赫拉称为“脚穿金鞋的赫拉”,在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公布畅销书目。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没有这个办法。但事实上当然存在着畅销书的。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一般说来,畅销书是自发形成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一本书之是否畅销,却不一定是自发形成的,它与国家计划有密切关系。  书进入畅销书行列,身价高了,但它不一定就真正是好书。如果一本书能够迎合读者的某种广泛的趣味,适应读者的某种广泛的需要,它也就能畅销,而不一定与书本身的艺术水平或学术水
译名改革刍议    读杨绎同志为《傅译传记五种》写的序,谈到译名问题,不觉深有同感。这篇短文是骨鲠在喉,一吐为快。  杨绎同志说:“……傅雷很有兴趣地和我谈论些翻译上的问题。有个问题常在我心上而没谈。我最厌恶翻译的名字佶屈聱牙,而且和原文的字音并不相近,曾想大胆创新,把洋名一概中国化,历史地理上的专门名字也加简缩,另作‘引得’或加注。我和傅雷谈过,他说‘不行’。我也知道这来有许多不便,可是还想听他
亚美尼亚人善于讲故事,即使威廉·萨洛扬家自祖辈即已移居美国,但家庭里却还保持这一传统,他的祖母便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民谣寓言家。从摇篮开始,老祖母就给萨洛扬灌注了异乎寻常的诗意梦境。等萨洛扬长大成人,他就开始了他的笔墨生涯。    我读萨洛扬的小说,始自四十年代初,那时偶然在重庆西路口一家旧书铺里,见到一本他写的《我的名叫阿兰姆》,信手翻来,见其文字清新,便买了下来。想不到我从此竟与这美籍的亚美尼亚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后半回目是:“说洋话哨官遭殴打”。第三十二回一开始就写羊统领问这位倒霉哨官为什么不去拜先生把洋话学好、而只学得一言半语招人笑话,这哨官回答说:“标下从前总共读有三个月的洋书。道学堂里只有标下天分高强,一本‘泼辣买’,只剩得八页没有读。……”其中“泼辣买”,张友鹤先生注云:“英文文法的译音。”按英文文法为grammar,译音当作“格兰末”之类;“泼辣买”实是英
自一九八三年六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后,全国各出版社都制定了近期和长远的出书计划。这中间,出书向系列化深入发展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我们想陆续对一些出版社的大工程作点报道,从宏观角度看看我们当前的出版工作及其前景,想是为读者所关心的。    一、古典文学:    以今人选注或整理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和研究著作为主,也适当出版一些研究资料。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为优秀的、在文
读《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正值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狄德罗(Diderot,一七一三——一七八四)逝世二百周年之际,《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出版了,这是中国人民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最好纪念。  一部二百年前的理论著作,至今不给人以陈腐的印象,甚至还能给人以某种启发或亲切之感,单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作者必定具有某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魅力,使他在去世二百年后还能在人间找到共鸣。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的领袖人物和
吉林人民出版社八三年五月出版的《聊斋志异》注译本,既为注译本,然而却用了《白文》这样一个与本书注译之体相乖的名目,是很令人疑惑不解的。  “白文”者,不附加或不包括评点注解的古籍正文之谓也。《朱子全书·易》云:“某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足证“白文”与“训诂”(指注解)自不同科。至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尽管有黄侃之手批,但所经批点的《十三经》却正是没有注疏的白文本,故名《
近日逛书店,购得《孙犁文论集》,颇有“如获至宝”之感。文学圈外人何以对孙犁文论有如此兴趣,细想下来,不外有三:  一是文章谈论当代文章不仅精当独到,而且直面作品,任我评说,一扫“引证”文评风;二扫“捧场”文评风;三扫“空洞洞”不知所云风。  二是文章虽是论文,却也晓以阅世之甘苦,启迪后学。给青年作者铁凝信,以及集外的给蒙族作者佳峻的信,读毕无不为孙犁老拳拳舔犊之情所感动。这哪里是在谈文,分明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