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上隐窝形态与胆脂瘤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咽鼓管上隐窝(STR)形态与胆脂瘤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STR骨性结构完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肉芽肿型)16例(18耳)、胆脂瘤71例(71耳)的MSCT资料,将其分成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及正常组(所有健耳)三组,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分别测量各组STR前后径(AP)、横径(T)、上下径(SI),比较各组间、正常组左侧及右侧STR大小及结合STR形态前后诊断准确性。每两组间STR三径线均值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测量结果。结果胆脂瘤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正常组左侧及右侧耳STR的AP、T和SI平均值分别为:2.82±0.87、2.99±0.74和2.53±0.71;3.65±1.21、3.39±0.72和3.57±0.4;4.25±1.22、3.75±0.99和4.02±0.98及4.06±1.08、3.80±0.71和3.80±1.03。其中胆脂瘤组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胆脂瘤组与正常组AP、T和SI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组与正常组及正常组不同侧别耳AP、T和SI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STR形态本组诊断准确性由73.0%提高到89.9%。AP、T和SI诊断胆脂瘤的准确性分别为76.8%、69.7%和84.5%。结论胆脂瘤患耳STR主要径线显著小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耳及所有正常耳;推测STR形态较小或为一种先天变异状态,为胆脂瘤易患因素之一,可作为影像辅助诊断依据。
其他文献
结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推行目标管理,必须明确管理职能,理清管理思路;坚持目标管理,必须突出抓好关键环节,不断加强思想认识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实施目标
在《办法》出台的大背景下,针对目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学报工作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地方性高校学报获得发展的几个内生性因素关键点,以期提高自身竞争力。
目的观察益气固表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将125例中医证属肺脾气虚证的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益气固表丸组(n=
采用容量法、低温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分别开展了无可控微波场作用和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的煤样的甲烷等温吸附实验与孔隙结构特性测定实验,分析了可控微波场作用后煤体的甲烷吸附
1育肥牛舍的准备(1)选址在地势高燥且向阳处。(2)牛舍格式因季节而异。夏季采用有棚凉舍,冬季封闭暖舍,育肥时温度应控制在7℃~27℃之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党章,也赋予了“美丽中国”这个词汇新的时代内涵。结合十八大相关论述以及部分十八大党代表的观点,分析了“美丽中
和谐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关系企业的兴衰和永续发展,并直接作用和影响社会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和谐。因此,加强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