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ndoglin为靶点的新型免疫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抗Endoglin(END)单克隆抗体与阿霉素(ADM)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MBS(m-maleimidobenzoyl-N-hydroxysuccinimide ester)为交联剂制备END-ADM偶联物,MTT法测定其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小鼠肝癌H2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 等细胞毒性剂量的偶联物END-ADM与ADM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杀伤作用差异不大.动物实验中ADM 0.4 mg/kg对H22肝癌的抑制率为29.33%,而等细胞
其他文献
患者,男,14岁,因发现面部红斑,胸闷、胸痛伴发热2月,加重1周于2010 年5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蝶形红斑,无瘙痒及疼痛感,伴胸闷、胸痛,为双侧对称性胸
<正>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潜能的特性,能够维持机体一生的血液系统,同时也是血液移植治疗疾病的核心细胞。对于胚胎H
目的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 cell,CIK),即DC-CIK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
目的 观察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体外培养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 1 d 的SD大鼠海马组织,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培养 3~4 代的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暴露于 BDE-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全球大约有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亿~4亿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疾病,
目的 比较基因病毒治疗系统CNHK300-mIFN-γ(以下简称CNHK300-Mγ)与单纯病毒治疗(CNHK300)或基因治疗(AdEasy-mIFN-γ,以下简称AdEasy-Mγ)对裸鼠移植瘤的抑瘤差异.方法 观察CNHK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手术时的临床效果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孕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300例,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随机分成3组,每
目的 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介导EGFP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的有效性、安全性并优化超声辐照参数.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
患者,女,28岁,因间断腹泻伴黏液血便9年,加重1年于2010年11月13日入住我院普外科.疾病发作期粪便呈暗红色,附着白色黏液,未见脓性分泌物,3~5次/d.无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等
结合实验结果在细观结构上对金属粉末爆炸烧结过程中颗粒间的微爆炸焊接、微摩擦焊接、微孔隙塌缩等机制进行了分析,用爆炸焊接理论分析了产生上述沉能机制的条件;通过建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