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奇才”的遭遇折射中学应试教育之痛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岁的周剑无疑是一个传奇,2001年他第一次高考上了武汉大学,但随后由于痴迷网络多次旷课而被退学。他复读1个多月后,又考回了武大,但随后“屡教不改”再次被退学。回家几个月后,他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大读到大三时他由于学分不够又被退学。接着他第四次参加高考,2006年9月份考回了华中科技大学。这种独特的经历,在中国的大学生里恐怕找不出第二人。(据《广州日报》2006年11月2日报道)
  一个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都显得游刃有余的“高考奇才”,为何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屡屡受挫?周剑的遭遇,其实折射了中学的应试教育之痛。
  众所周知,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一个完全不同的区别就在于,大学教育是注重素质的教育,一个人要想在大学学习中取得成功的表现,要得益于他(她)各方面的综合体现,特别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方法、和别人的相处之道等等。然而,这些在中学教育中却显得可有可无,因为一切都有教师事先安排好,即使你不自觉学习,也会有教师整天的盯着你逼着你。不用讳言,我们的中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是围着高考转的应试教育。
  一个在应试教育中活得很“滋润”的学生,他在素质教育中就可能是个“低能儿”。这比好是一个圈养惯的动物一下子变成放养了,它就很难被适应,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找不到。
  中学教育搞成应试教育,是由不得中学作主的,他们也是无奈地过着“糟糕”的日子。社会对一所中学的最直接的评价,就是考上大学的比率,就是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当一所中学在高考面前败北的时候,他们无论以前做过什么,都显得无关重要。这“一票否决”就逼着中学跟着高考走,逼着他们必须在高考中取胜,否则无法生存。于是,中学就在一天接一天地培养象周剑那样的“高考奇才”,这样的人多了,学校就会红火起来,至于他们到了大学以后会如何,会不会从“精英”降低到“平庸”,则不是中学教育所要考虑的。
  周剑的遭遇无疑是个悲哀,是我们社会的无奈。尽管高考的试卷每年都在或多或少的改变,但大体上还是将中学教育圈在“应试教育”的范畴,还是要让中学教育将“智”摆放在首位,还是让中学教育变成“学习成绩”之俊遮盖了百丑。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须能力,诸如协调能力、人格魅力、社会责任心、抗挫能力等等都无法在高考中得到有效体现。学生一旦脱离了应试教育环境,涉足复杂社会,总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清华大学毕业研究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自杀就是一个明证。
  高考难道就不能变得使中学教育远离应试教育?象美国的高考就很重视社会实践。这样使得中学教育变得和大学教育很接近。由于学校教育衔接得好,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距离近,我们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教育之弊”就显得少了。
  “高考奇才”遭遇折射中学应试教育之痛,不知要“痛”到几时?
其他文献
在我国由于煤矿的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并且破坏了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一方面分析了采矿对地下水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对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警示人
自强水库位于陕南秦巴山地中低山地貌区,水库为镇巴县备用水源地及旅游观光风景区,属小(1型水库。通过对库坝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知,对工程建设及坝线选址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库区内发育逆冲叠瓦小断裂以及岩溶发育可能导致水库渗漏等。库区内无大型活动性断裂构造,构造较为稳定,且库区蓄水范围小,蓄水量不大,不易诱发地震。而拟选坝址位于自强河段,沟谷对称顺直,综合水库坝址区地
假如我们是一批旅游者,迷路只是一段意外的插曲;假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迷路,我们可能要面临非常久远的麻烦。这样的假设似乎有危言耸听的嫌疑,可笔者在现实中的所见所闻,促使自己把这样的问题摆出来,以提醒从事教育的人应把辨清道路和明确方向作为每天的习惯。教育的回头看、左看、右看,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辨别教育的方向,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的教育有一个准确的、根本性的定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最符合实事求是精神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个别教师对其理解的不准确、不到位,就难免出现“走极端”的现象。有些教师为此苦不堪言,甚至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把握新型师生关系的尺度,真正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而不屈,和谐共处    新课程指出: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平等应该
分析秦皇岛市地质灾害现状的主要特征及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通过总结秦皇岛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并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面临的形势,对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出
介绍了水平衡测试的目的意义,并叙述了营口市水平衡测试的具体方案,分析了营口市的供水量、排水率、耗水率和污染物排放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城市节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