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高三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同学们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第一轮的复习是最关键的。这一轮复习是按章节进行踩点复习。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使同学们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高效复习,现针对提高物理高考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性,笔者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研读说明,把握动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每个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考试说明》包括:①命题指导思想;②能力要求;③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与说明;④考试形式;⑤试卷结构;⑥典型题示例。简单概括就是:高考考什么?怎样考?考试范围是什么?考试难度怎样?难题出在什么地方?因此研究《考试说明》对于每位物理老师和每位同学都很重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考点,静下心来分析一遍自己在哪些考点上印象模糊或心里不踏实,哪些能力要求自己暂时没达到,从而对下面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训练中都应对这些考点和要求加强复习和理解。对于Ⅱ级考点在平时复习中要一直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训练加强运用能力,对于和往年考试说明有变化的考点更应引起注意,这很有可能在明年的考卷中给予考察。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物理高考试题有很多是选材于物理教材,因此认真阅读物理教材,不仅对于强化认识物理模型和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提高得分率是很关键的。据调查,高考学生中平时有认真阅读物理书习惯的不足学生总数的30%。课本是知识的源泉,我们的物理知识85%以上来自于课本。高考命题人员在命题时除了拥有《考试说明》外,还拥有的重要材料就是物理教材。物理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科学足迹”、“科学漫步”、“问题与练习”、“做一做”、“STS”及一些插图和例题都能是出题的素材。举两个例子:一、笔者上课时让学生证明加速度公式,很多学生都很茫然不知如何处理,而这个内容恰恰是必修二教材中“做一做”部分花了大量篇幅介绍的内容,教材想让学生掌握“微元法”、“相似三角形法”及加速度的定义式,而学生因为不关注书本而失去了自己感悟物理方法的机会,假设考到这样类型的问题,平时不阅读教材的学生一定会吃亏的。二、人教版必修二上的P21有个插图5.7-4就在2011年安徽高考题第17题中已背景的形式出现。选考部分教材中的插图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更大,特别是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这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有明显的体现。高考出题源于课本是一个基调,很多信息在告诉我们高考命题在向着来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趋势发展,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加强对物理教材的阅读。
三、重视课堂,保证质量
有不少学生对复习课不重视,认为该学的知识已经学过了,听不听无所谓,其实教师对学生的现有整体情况最了解,教师的复习针对性很强,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复习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更为准确。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复习课上认真听讲和思考可以把不了解的或不懂的变成自己的理解,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而言在复习课上认真听讲和思考,相当于又复习一遍且加强了认识和理解。因此每位同学都应在复习课上认真听课,手、脑、耳并用,边听边想边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缺补漏,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四、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高考总复习不是一般的复习,而高考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你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求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由线成网,要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因此在复习中要打破章节内容,建立知识网络。
五、适当训练,强化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的物理题做保证,就不能确保高考题做的顺手。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做题过程中,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具体建议有:1.强化限时闭卷训练。建议平时做作业时要有意识加强限时闭卷训练,高三复习阶段这种训练很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平时作业考试化,考试才能平常化”,到了真正高考时才能发挥出高水平。2.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3.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④注意养成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的良好习惯。4.重视解题的规范化。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脚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具体建议有:①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会和感悟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②在平时解题时严格要求自己。③对于多物体、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如“对AB:“、”A→B:“、”在C点“;④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连等的解题习惯,要一个原理一个式子,高考时是按原理列式给分的,列式层次要清楚,顺序要合理。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阶段乃至各个环节都需要慎密设计,要讲究科学、合理,做到有序、有方,尤其是在一轮复习中。笔者期盼本文的建议能对同学们在摸索和积累考试经验、制定考试策略方面对大家的物理学习有一定的益处。
一、研读说明,把握动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每个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考试说明》包括:①命题指导思想;②能力要求;③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与说明;④考试形式;⑤试卷结构;⑥典型题示例。简单概括就是:高考考什么?怎样考?考试范围是什么?考试难度怎样?难题出在什么地方?因此研究《考试说明》对于每位物理老师和每位同学都很重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考点,静下心来分析一遍自己在哪些考点上印象模糊或心里不踏实,哪些能力要求自己暂时没达到,从而对下面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训练中都应对这些考点和要求加强复习和理解。对于Ⅱ级考点在平时复习中要一直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训练加强运用能力,对于和往年考试说明有变化的考点更应引起注意,这很有可能在明年的考卷中给予考察。
二、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物理高考试题有很多是选材于物理教材,因此认真阅读物理教材,不仅对于强化认识物理模型和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提高得分率是很关键的。据调查,高考学生中平时有认真阅读物理书习惯的不足学生总数的30%。课本是知识的源泉,我们的物理知识85%以上来自于课本。高考命题人员在命题时除了拥有《考试说明》外,还拥有的重要材料就是物理教材。物理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科学足迹”、“科学漫步”、“问题与练习”、“做一做”、“STS”及一些插图和例题都能是出题的素材。举两个例子:一、笔者上课时让学生证明加速度公式,很多学生都很茫然不知如何处理,而这个内容恰恰是必修二教材中“做一做”部分花了大量篇幅介绍的内容,教材想让学生掌握“微元法”、“相似三角形法”及加速度的定义式,而学生因为不关注书本而失去了自己感悟物理方法的机会,假设考到这样类型的问题,平时不阅读教材的学生一定会吃亏的。二、人教版必修二上的P21有个插图5.7-4就在2011年安徽高考题第17题中已背景的形式出现。选考部分教材中的插图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更大,特别是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这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有明显的体现。高考出题源于课本是一个基调,很多信息在告诉我们高考命题在向着来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趋势发展,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加强对物理教材的阅读。
三、重视课堂,保证质量
有不少学生对复习课不重视,认为该学的知识已经学过了,听不听无所谓,其实教师对学生的现有整体情况最了解,教师的复习针对性很强,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复习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更为准确。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复习课上认真听讲和思考可以把不了解的或不懂的变成自己的理解,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而言在复习课上认真听讲和思考,相当于又复习一遍且加强了认识和理解。因此每位同学都应在复习课上认真听课,手、脑、耳并用,边听边想边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缺补漏,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四、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高考总复习不是一般的复习,而高考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你对知识的理解,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求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由点到线,由线成网,要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因此在复习中要打破章节内容,建立知识网络。
五、适当训练,强化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的物理题做保证,就不能确保高考题做的顺手。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做题过程中,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具体建议有:1.强化限时闭卷训练。建议平时做作业时要有意识加强限时闭卷训练,高三复习阶段这种训练很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平时作业考试化,考试才能平常化”,到了真正高考时才能发挥出高水平。2.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3.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④注意养成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的良好习惯。4.重视解题的规范化。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脚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具体建议有:①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会和感悟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②在平时解题时严格要求自己。③对于多物体、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如“对AB:“、”A→B:“、”在C点“;④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连等的解题习惯,要一个原理一个式子,高考时是按原理列式给分的,列式层次要清楚,顺序要合理。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阶段乃至各个环节都需要慎密设计,要讲究科学、合理,做到有序、有方,尤其是在一轮复习中。笔者期盼本文的建议能对同学们在摸索和积累考试经验、制定考试策略方面对大家的物理学习有一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