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效学习,让初中英语教学焕发活力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是当代主流,唯有争取课堂教学创新,利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单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加之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有趣味性,让初中英语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悟生活,利用有效学习,让初中英语教学换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有效教学 初中英文 课堂教学
  引言: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我们常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一整堂课的知识点的灌输,课程中缺乏互动,只重视传统语法的传授而忽略了英语口语实践能力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学生英语成绩的应试教育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英语乐趣的享受;只重视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英语教学中互动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机器人,机械般地为了应试和升学来学习英语,而导致英语学科成为了学生口中枯燥无味的代表。就这样老师与学生的辛苦付出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这也违背了我们学习英语的初衷。而如今先进的教育系统提倡科学有效的教育,这就要求所有初中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使英语教学焕发出活力,让学生们真正爱上英语学科,并将其真正的利用起来。
  一、课堂导入技巧
  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开端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那么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就相当于使课堂离成功更近了一步。同时一个好的导入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是我们的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上正确使用课堂导入技巧是一个促进课堂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笔者于是介绍了一下以下几种导入技巧:
  1.情境导入法
  针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往往会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阅读或写作,若是教师单刀直入难免会让学生感觉突兀,所以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可以利用情境导入法,给学生创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快进入课堂,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2.电影导入法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对于电影的喜爱程度非同一般,那么我们就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一点特征,在课堂前引入电影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教学中老师的工作难度也就减轻了一大半。同时电影最好选用英语原声带,在学生观影的同时注重词汇的积累与口语的表达,对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好处。
  3.漫画导入法
  漫画是我们当代初中生非常热爱的一种题材,如果在课前加入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现在常常有这样一种教学形式,我们抛出一个主题,学生根据主题展开思考并用口语进行观点表达。于是我们把主题改成一幅漫画,这样能很快地抓住学生的眼球,也比以往的主题探讨更加生动有趣。并且以漫画的形式进行展示能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既达到了教学要求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开展活动,注重实践
  马克思哲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实践是认知的来源”,所以要想收获有用的知识实践才是硬道理。并且对于我们最初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掌握英语知识,培养综合英语能力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可见英语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它的教学作用。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个人英语素质。
  1.英语画报设计
  在我们还是小学阶段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以某个主题进行手抄报的绘制,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不过是变成了以英文为表达文字了。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室设置一个英语角,在英语角展示我们学生所绘制的手抄报。而手抄报的主体可以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关,相当于是一个在教学内容之外的一个扩展,例如我们在学习李云迪、桑兰的人物传记文章时可以以他们个人为主题,针对他们的人物故事、个人性格或者优秀品质进行手抄报绘制。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获得额外的补充,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无论是在词汇还是语法、阅读方面,通过绘制手抄报都能有明显提升,另外对学生的美术素养也是一种养成。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
  2.课本剧表演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个人表现能力,喜欢表现自己,若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能够对我们的有效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我们可先引导学生排练课本剧并进行表演。能够通过表演进行展示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它的叙事结构比较好,对于初中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想要抓住一个剧本的精髓,那么对它的仔细推敲是必须的。而在这个仔细推敲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框架结构进行解析,对于学生叙事性或议论性文章的书写都非常有帮助。同时对于台词的背诵与表达能够帮助学生口语的训练,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
  3.举办辩论赛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在思维方面有一个独立思考且严密的逻辑。那么针对这个要求,让学生举办辩论赛是最好不过的了。并且我们表达一个观点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母语表达,而通过英语辩论赛,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变得英式,不需要在中文与英语之间的一个转换,就可以直接用英语脱口而出,让英语成为自己的第二母语,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打下坚实基础。并且通过辩论赛,帮助学生培养听力与口语水平,把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辩论赛上得以实践,同时观点表达的过程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了一个很好的提升。并且辩论赛往往是以一个小组的方式进行,对学生之间的配合也有要求,所以对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都大有裨益。
  以上是笔者针对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浅薄见解,笔者始终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初中英语课堂会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片乐土。
  参考文献
  [1].石慧杰.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J].中学教学参考,2011(03)
  [2].乙丽.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初探 [J].读写算,2011(3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促进初中地理的有效学习,充分发挥地理的教学作用。地理学科是初中基本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地理有效学习不光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对于我们初中地理教师来说,从我们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形式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初中地理有效学习是无比重要,从而使学生能通过课堂获取更多宝贵的知识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排除了所有已知导致流产的原因,连续3次或3次以上反复发生的早期流产,是常见的病理妊娠之一。导致RSA的病因极为复
【摘 要】所谓教学反思,其实质是说教师对教学实践的重新认识,并加以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最早提出教学反思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 Dewey),在其著作中就论述反思性教学问题,随后由美国学者舍恩(D. Schon)提出“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后,经过一线教师的不断演变,形成了现有的教学反思概念。当今教育界,是否经常对教学过程、教学理念等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教师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 
【摘 要】预习是学生们养成自觉学习习惯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学生们若能自觉的做好课后的预习学习,便能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库”,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活动中开展课后预习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的展开课后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完成课后预习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为此,笔者
【摘 要】每个学生对英语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脚步,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的不同,在课堂上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方法逐渐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 差异化教学 策略  差异性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有了更高的更严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准确抓住契机,对我们的高中物理进行有益的调整与改变,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有效学习。教师要做的很多,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针对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学生个人的个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切实的为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培养物理学素养采取有效的措施。  【
【摘 要】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学生成为装知识的“容器”,基本上教师拉着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教参、走进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个